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自从皇太子胤礽因罪被废后,康熙大帝似乎再没有立太子的打算。这可苦了一众皇子,眼瞅着皇阿玛一年一年老去,那皇储之位却始终没有着落。当时还只是和硕雍亲王的胤禛也是如此,可奈何前有三位兄长争先恐后,后有五位弟弟齐头并进,虽然自己实力不俗,却也只能望着那龙椅每日叹气。

谁能想到,这让胤禛茶饭不思的夺嫡困局,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打破呢。

十岁的小弘历自幼聪明可爱,器宇不凡。其五岁就诗,过目不忘的本事更是让他比自己的哥哥弘时更加讨喜。1721年,在雍亲王府康熙大帝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这位皇孙,一见惊喜,当下便令养育宫中,亲自教授弘历书课,甚至还准许其随自己巡幸热河避暑山庄,大有一副不爱皇子爱皇孙的模样。

正是这一场重要的见面,不仅让胤禛在九子夺嫡中占据了优势,第二年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也为弘历以后的皇位之路奠定了基础。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1736年,雍正帝去世,25岁的弘历即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年轻时的乾隆


与父亲不同,他的登基是顺利的,作为雍正的第四子,前面三位兄长病的病,死的死,只留下一个不与序行次,甚至后来被削去宗籍的“废物”哥哥,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再加上其对雍正帝位有功,他的人生,似乎注定有那九五之位的存在。

作为“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乾隆帝的好运气可不止在登基时起到了作用。

他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8岁。作为史上最高危的职业,历朝历代皇帝们的平均寿命低得让人心惊,只有39.2岁。也就是说,把三位处于平均寿命段的皇帝们在世年岁加起来,也只比乾隆多不到三十年。这都得益于他一生健康,无痛无病,当然,不信丹术,不乱磕药,在堆砌88年寿命这件事中也居功至伟。

同时,乾隆帝是在一个非常好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的。经过祖爷爷顺治帝,爷爷康熙帝,皇阿玛雍正帝三代人的努力,这龙椅到乾隆屁股下面时,他坐得那是无比的稳固舒坦。当然偶尔也会有诸如苏四十三、林爽文、准葛儿之类的人闹闹造反,搞搞入侵什么的,却都被乾隆爷大手一挥,顺利平定了。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平定准葛尔之《乌什酋长献城图》

乾隆自己也争气,即位便宣布“宽严相济”的为政之道,实行仁政,宽容开明,将自己优秀的政治才干施展得淋漓尽致。整个清朝社会也因为乾隆的治理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对于民生、农业、文化、经济的重视,使清朝进入了文武兼备、幅员辽阔、社会繁荣、文化发达的“康乾盛世”,强大的“天朝上国”屹立于东方。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很难想象这个词会用到一位君临天下的皇帝身上。在普遍印象中,所谓的皇上,自然是高高在上地坐拥后宫三千佳丽,每天为翻谁的牌子而发着愁。但到了乾隆这儿,那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用来形容他的皇后富察氏却再合适不过了。

富察氏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与乾隆帝年少成婚,生得是姿容窈窕,性格是恭俭孝顺,进能母仪天下,私能岁月静好,难怪乾隆对她“每加敬服,钟爱异常”,甚至称赞她是“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孝贤皇后画像


他对她的爱,以一种“昭告天下”的态度迫不及待,毫不吝啬地表达着。

早在雍正五年,他便与她结为夫妇。婚后的弘历和富察氏相敬如宾,恩爱和睦。

登基后,因自己曾受赐“长春居士”,乾隆将皇后赐居长春宫,以此表达自己心之所向。

她去世后,乾隆哀恸欲绝,亲定谥号“孝贤”,甚至因此性格大变,引起朝廷内外的风波。

在晚年对她的回忆中,他无数次挥笔写下如“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一般的诗句来缅怀。

就连她的家人,也是皇恩不断,享受着超出常制的赐封。

在她活着的时候,乾隆将自己炙热的爱不加掩饰地倾注于她;当她不幸崩于德州舟次,这个一言九鼎的男人依然用尽自己的余生去追念这份真挚的感情。

“宪书登寿八旬七,青邸成婚七十年”八十七岁的乾隆,依然不忘当年青邸成婚的美好。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中年后的乾隆,变得好大喜功,也逐渐迷恋上了奢侈的生活。其曾六下江南,大兴土木,耗用国家的人力物力。为了庆祝皇太后八十寿辰以及自己的八十寿辰,乾隆帝挪用国帑,使“京师巨典繁盛”,其豪华程度甚至引起了众多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们的竞相效仿。

但再高的金山,也总有吃空的一天,作为一个还存有一丝理智的统治者,乾隆自然是不会亲手搜刮民脂民膏来维持自己奢靡的生活的。这时,一个在贪官界大名鼎鼎的人出现了,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人们私下称为“二皇帝”的和珅。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影视剧作品中的乾隆与和珅


和珅比乾隆帝小了近四十岁,对皇上而言,和珅不仅仅是一个维持奢靡的工具。晚年的弘历是孤独的,中宫空虚不设皇后;嫔妃们地位低下,况且自己也不想见到她们;皇子公主们数量不多,住得也远;朝廷中的老伙计们死的死,退的退,新提拔上来的也和自己话不投机。但唯独和珅,能说会道,处事圆滑,既能帮自己办成很多别人办不了的事,关键时刻也能替自己背一背黑锅。

乾隆逐渐对这样一个“工具人”产生了感情,而和珅也膨胀起来。凭着皇上的宠爱和对金钱的需要,和珅大肆敛财,不仅私下接受贿赂,甚至开始公开索贿。有些地方上的官员,每次给皇上进贡时,都会“顺手”给和大人带上一份,久而久之,和珅积累起了数额庞大的家产。

以和珅为榜样,许许多多的官吏也开始贪污受贿,朝廷官场乌烟瘴气,整个清王朝也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乾隆是一个封建制度时期的皇帝,自然有着封建专制统治者的劣根性。

首先便是对权力的迷恋。1795年,乾隆立第十五皇子永琰为皇太子,定第二年归政。嘉庆元年,即1796年,在举行归政大典后,乾隆自封太上皇,并召见属国使臣,意思大概是虽然归政给了皇帝,但大事还是朕说了算。所谓的嘉庆皇帝,不过是名义上的罢了。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十全老人之宝


其次便是其在乾隆中叶以后,土地的高度集中和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民们难以有生存的空间。之前已经说过乾隆晚年穷奢极欲、醉生梦死,但这一切都来自于农民们啼饥号寒、难以为继的生活。当统治者为了私欲至人民于不顾时,其所代表的统治阶级必将走向衰败。因此,乾隆朝末期以后,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

同时闭关锁国政策也使清朝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英国使臣拜见乾隆


我们很难用一句话评述乾隆究竟是好是坏,年轻的他“文武兼治”,社会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但晚年的他,却又亲手把自己所创造的盛世按入衰败的泥潭。

于国,他是一名聪明半生糊涂半生的皇帝;于民,他是一位时而思民,时而利己的统治者;于妻,他是一位不吝热爱的丈夫;于臣,他给予了最大的信任和包容,尽管有时是为了自己。

从“长春居士”到“十全老人”,乾隆拥有皇帝中最长的寿命,也拥有着不低的诗文造诣。韦庆远曾如此评价他道:“乾隆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不同于既往的封建社会了,社会经济结构重大的变化,正在此一时期内加紧酝酿和萌发。”

乾隆这一生,究竟是生得幸运,还是生不逢时,我想,历史会带给各位读者属于自己的答案。


百味|人物·“聪明半生糊涂半生”——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