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關頭,企業主被不起訴 重慶:精準服務助力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

近日,重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企業陸續復工復產。

  2月27日,重慶市檢察院出臺《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服務保障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明確12條護企舉措。連日來,重慶市檢察機關按照該市檢察院部署,靶向發力,精準服務,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

  2月19日,重慶主城的江北區打響了復工復產的“發令槍”。為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企業產生的影響,江北區檢察院迅速組建了一支志願服務隊,在江北區委統一指揮下參與服務全區企業復工復產。

  “目前,已有35家企業、261家個體工商戶、農貿市場經營戶復工復產,核准2638名職工上崗。”協助郭家沱街道片區的隊員朱國偉介紹。

  距離主城區100餘公里外的大足區,雙橋工業園區、郵亭工業園區“上足了發條”,10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也投入復工大潮。

  2月7日,大足區檢察院組建了一支50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組,立足檢察職能,收集案件線索,瞭解企業的法律糾紛,解答法律疑問。

  在助力74家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該院共收集到25個問題,如市內外人員復工、防疫物資保障、垃圾處理、天然氣管道鋪設等,及時彙總給工業園區管委會,使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截至目前,大足區兩個工業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已達95%。

  在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檢察官們也奔波在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第一線。

  “什麼時候復產的?現在生產經營怎麼樣?貧困戶們都開始復工沒?”3月18日,酉陽縣檢察院檢察長廖萬超對一家涉案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回訪。

  “2月下旬開始復工,工人基本上是本地人,150餘名員工中的45名建卡貧困戶員工基本都已經到崗復工,還有20多個員工回了老家,疫情結束後就會回來。影響是有的,但目前網絡銷售量還可以。”該企業法定代表人黃某回答說。

  “希望你認識到之前自身行為的違法性,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要牢記堅守法律底線。”廖萬超為黃某解讀了目前國家針對疫情期間服務民營企業的各種幫扶政策,鼓勵其依法依規開展經營。

  原來,2017年之前,黃某在一家企業分公司擔任負責人,因企業經營狀況不善收入銳減,便想到了利用職務便利,採取虛開發票報銷的方式,侵佔公司資金。2019年3月,黃某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同年4月,公安機關以涉嫌職務侵佔罪將該案移送酉陽縣檢察院審查起訴。

  承辦檢察官許韻在審查起訴時發現,黃某於2017年從原公司辭職後創立新公司,並於2019年4月退還了全部贓款。公司現有員工150人左右,是酉陽縣板溪工業園區招商引資企業,並在就近村落招收了45名建卡貧困戶員工,在生產中還給與貧困戶們住宿、伙食等方面的優先補助,為當地的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較大貢獻。黃某作為企業法定代表人,一旦被判處刑罰,企業的生產經營必定會陷入困境,企業職工特別是貧困戶職工們的生計頓時會沒有著落。

  為避免“辦了案子,垮了廠子”,在審查起訴階段,許韻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工作,走訪涉案公司和稅務機關,瞭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近年來的納稅情況,聽取了工商聯的意見,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園區管委會負責人參加公開聽證,在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後,酉陽縣檢察院於今年2月19日依法對黃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