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為母校代言,有學校將學生分三類!公民同招下民辦名校暗戰

近日,“國民才女”武亦姝上了初中母校——上海民辦蘭生復旦中學的“招生簡章”,與她一同出現的還有一位是去年從華二考入麻省理工學院的樊悅陽,分別代表文科和理科,而去年該校的招生宣傳中至少有七位校友榜上有名。

武亦姝為母校代言,有學校將學生分三類!公民同招下民辦名校暗戰

另一所滬上名校華育中學更是在今年的“招生簡章”中,首次創造性地提出:對智力優異、學有餘力和需要紮實基礎的三類不同學生,強調因材施教

有專家指出,有滬上民辦初中“一哥”“一姐”之稱招生簡章背後折射的,是今年“公民同招、超額搖號”新政下,民辦名校湧現出招生“暗戰”的一個細節。

武亦姝為母校代言,有學校將學生分三類!公民同招下民辦名校暗戰

蘭生復旦為何會讓武亦姝和樊悅陽“代言”呢?因為背後是清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兩所世界頂尖名校,是優異學生的代表。我們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2001年5月出生的武亦姝,小學就讀於長寧區江蘇路第五小學,初中就讀於蘭生復旦中學,2016年被複旦附中提前錄取。2017年2月7日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中奪冠。2019年6月從復旦附中畢業,她以高考613分的高分(在上海所有考生中居於前77位),加上“全國領軍人才選拔”計劃的優勢,入讀清華大學理科試驗班類(新雅書院)。

考入清華的武亦姝當然成了蘭生復旦最好的“宣傳廣告”。武亦姝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自己從初中六年級開始與詩詞正式結緣。“廣泛閱讀,讀到喜歡的詩詞就反覆讀、反覆背。”天賦固然需要,但後天的勤和初中老師的指導是其成功的秘訣。曠日持久、一點一滴的浸潤和積累,成就了她如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由此可見,初中對這位“詩詞才女”的成長至關重要。

相比武亦姝,另一位同學樊悅陽也毫不遜色,高中就讀華東師大二附中,曾獲“2018年問鼎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一等獎和生物學科最佳獎,他還榮獲了一顆小行星的命名——“樊悅陽星”,2018年10月參加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對話,表現優異,2019年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

武亦姝為母校代言,有學校將學生分三類!公民同招下民辦名校暗戰

當然,武亦姝和樊悅陽僅僅是蘭生復旦優秀校友的兩位代表。該校今年的招生簡章中寫道:創辦於1994年,建校之初根植於復旦附中,具有濃厚的復旦基因。在近幾年的實踐中,“優才教育”成效卓著,近幾年來學校四大名校自主招生預錄取率名列全市第一;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錄取率連續多年達到98%以上的高位穩定,向高一級學校培養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畢業生。

與全國的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一樣,今年起上海的民辦初中推行“公民同招”的舉措,如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招生計劃全部由區教育局組織實施電腦隨機錄取。學校承諾:不提前組織學生報名或變相報名,不舉行任何測試、測評、學科練習、面試或面談,招生錄取不與任何培訓機構掛鉤等。

武亦姝為母校代言,有學校將學生分三類!公民同招下民辦名校暗戰

這些舉措和要求的基本導向就是,民辦學校不能像以往一樣隨意挑生源。眾所周知,生源質量往往是一所學校的基礎,即使是北大這樣的名校去年也曾捲入到招生風波中。但現在生源不能挑了,怎麼辦?

這給一直高度重視招生的民辦初中來說,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學校在今年招生中重點打“優秀學生牌”,應該是想借助這兩位優秀畢業生來吸引五年級的學生,同時也不排除有這樣的信號:條件一般的學生,家長在選擇時,應該懂得“知難而退”,否則即使“搖號進校”,從因材施教角度考慮,對孩子的成長也未必最佳。

武亦姝為母校代言,有學校將學生分三類!公民同招下民辦名校暗戰

在華育中學的招生簡章中,更是首次提出了“三類學生”的新詞:對智力優異、學有餘力和需要紮實基礎的三類不同學生,強調因材施教。

對智力優異學生,著重培養他們學習探究和創造性思維;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著重培養興趣,形成特長;對需要紮實基礎的學生,著重鞏固和紮實基礎。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別提供相應的組合性選修課,在課程上確保全方位的落實。

在民辦學校招生過程中,都會有意無意地提到:不會進行分班教學,但會進行分層,這也是目前政策下民辦學校所能採取的具體舉措,對原來挑慣了學生的民辦名校來說,在搖號隨機的情況下確實也有些無奈,只能委婉地提醒家長:擇校時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

武亦姝為母校代言,有學校將學生分三類!公民同招下民辦名校暗戰

今年小學升初中“公民同招”新政的推行,將有利於優化教育生態,有效緩解擇校問題,有利於教育公平,但另一個方面,在“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這兩大教育理念中,如何迴歸到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今年民辦學校面臨的問題,公辦學校也同樣需要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