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是怎么来的?

一夫一妻制,是怎么来的?


记得网上有个段子,一夫一妻制到底是在保护女人,还是在保护男人?

然后很多人调侃说,一个老婆都养不起了,要是两个三个,这不要亲老命了,原来一夫一妻制是保护男人的哈?!

这当然是玩笑话哈,不过一夫一妻制不管是在东方和西方,它们的出现真不是为了保护谁。

咱们中国其实是到了1950年才真正废除了纳妾制,在这之前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这个严格来说,也算一夫一妻,大老婆只能有一个,因为财产继承不能太分散,所以要分嫡出和庶出。

这个一夫一妻背后是财产继承权的考量,是为了家族的长久发展,如果家产最后都是子女均分,那么家族财富就不可能完成积累和延续了。

而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本质上其实是违反经济学的,在过去几千年里,父权下的社会是把女性物化了后,当做财产来算的,既然是财产那么肯定不会有数量限制。

穷人没房子,富人可以几十套房子,这才是正常的发展逻辑。

为什么要出现一夫一妻呢?因为基督教,基督教最早兴起是在最下层的民众中,如何获得这些人的好感,让他们加入进来呢?

那就是宣扬人人平等吧,但是那时候在财富上,在权利上人与人之间无法做到平等,那就在婚姻面前,人人平等吧。

于是基督教会宣称,婚姻乃是一男一女在上帝面前的立约,既然是一起立约,那自然男女平等。

整个罗马,最后一神教基督教战胜了其他多神教,同样的,基督教也把一夫多妻制,改造成了一夫一妻制。

但是那时候因为教义的原因,大家都没把这个当回事,毕竟末日审判马上就要来了,还结什么婚?

而且那时候虽然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其实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们离婚结婚特别随便,随便到什么地步呢?

有一次,一个罗马执政官和一个元老联盟,就跑到人家家里去向他女儿求婚,元老说“啊呀,糟糕,我闺女刚许给别人了”。

这个执政官就说“没关系,没关系,那把你媳妇嫁给我吧!”这个元老欣然同意,并在随后的婚礼上挽着自己的媳妇,亲手把她交给了新丈夫。

一夫一妻真正开始普及,要到11世纪下半叶了,那时候教皇格里高利发现,只要掌握婚姻权,就可以控制世俗的王权哈。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教会规定七等血亲以内的结婚都属于乱L,对这样的婚姻合法性不予承认,但是欧洲王室就那么几家,几轮下来就没办法了,总会遇到近亲结婚的情况。

怎么办呢?给教会权,给教会钱,给教会土地呗,否则人家就否定你的婚姻合法性,进而就否定了你的继承权了。

结婚难,离婚就更难了,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就是不满教会不让他和生不出孩子的凯瑟琳皇后离婚,干脆自己成立了一个英格兰国教,也就是圣公会。

当然王权也不会甘心哈,到了十三世纪以后,教权开始衰落,法国国王第一个拿回了婚姻的控制权。

比起教会掌握婚姻权,政府掌握就好的多,为什么呢?教会的权利来自于上帝,你在上帝这里见证的契约,是说违反就能违反的么?

所以离婚非常难,除非一方死去。

但是政府掌握婚姻权,就可以制定法律,规定婚姻的一些细则,比如离婚的条件。

但是天主教的一夫一妻,并没有在男女两性关系的平等上做出贡献,他们只是利用了婚姻权而已。

真正对这个做出贡献的反而是新教,新教的教义明确了,一个男人可以在其他方面拥有优先权,但是在床上他和妻子是平等的,因为这时候他不是身体的主人,如果男人出轨,就是背叛婚姻。

这时候,在上帝面前,男女终于有了人格的第一次平等。

然后基督教文化下的西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开始了全球化的最大一步——大航海时代,同时也开始把这种一夫一妻制的文化带去了全世界。

这也是我们现在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由来。

所以,一夫一妻制度,并不是那时候社会协作体系延伸出来的,也并不是我们在神话故事里看到的那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最初它只是宗教实现目的方式而已。

而随着王权和教权的博弈,这个工具慢慢的深入人心,从而开始变得理所当然,而两百年前的平权运动,甚至可以说也源于这一个萌芽。

所以,一夫一妻,不是自古有之,按照出现的时间算,也不一定是社会演化的必然。

但是殊途同归,生产力的解放,新的财富分配方式的出现,终究也会回到这一步上,只是时间早晚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