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进《美国生活经济学》:从财经视角读懂美国

来源 | 现代出版社

新书信息

华尔街高管,著名财经作家陈思进

继《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后重磅新作

微观透视美国经济生活日常

呈现真实可感的美国现实

陈思进《美国生活经济学》:从财经视角读懂美国

ISBN:978-7-5143-8331-7

2020年3月出版

《美国生活经济学》新鲜出炉: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25491.html

本书是一部入微而全面的解读美国及北美日常经济生活的作品。

作者陈思进,是著名的财经作家、华尔街投行高管,有着在北美留学、工作、生活40年的丰富经历和专业的财经研究及实操经验。

在本书中,他从教育、就业、社保、税收、房市、物价、法律、科技、文化思维、生活娱乐等多个角度,记录了大量的美国(北美)生活日常,并以专业的知识背景,透过微观视角将这些生活中的惯常思维和行为模式,升级和总结为一部日常生活经济学,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区别于媒体视角,真实可触可感的美国。同时,对于广大有意于在美国(北美)留学、投资、移民及进行文化交流的人士来讲,本书更是一部不得不读的、干货满满的实用指南。

目 录

陈思进《美国生活经济学》:从财经视角读懂美国

陈思进《美国生活经济学》:从财经视角读懂美国

陈思进《美国生活经济学》:从财经视角读懂美国

名家推荐

你想赞美美国吗?这是你的自由选择。你想批评美国吗?这是你的自由选择。但,这样的自由需要一个前提:了解美国,懂得美国。否则,这种自由选择的本质,仍然可能是盲从。这本书,当然也不是对美国的包揽无遗的描述,但,以作者自己多年的亲历为基础,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客观的审视,对你进一步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不失为一个可靠的参考,并帮助你逐渐树立起一种比较连接地气的观察角度,比较辩证的思维方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沈敏特

想跟北美有贸易往来,想去北美旅游、探亲、度假、留学、移民北美的人都能从书中得到很多启示。——美联储前高级董事总经理理查德·罗伯茨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看世界的,跟自己的爱人一起携手看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陈思进夫妇正是怀着一起看世界的心态勇敢踏出国门来到北美,他们的经历给跟他们有同样想法的人能带来深刻的启迪。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都很忙。这本书语言精练、实用。书中内容全是人们普遍最想了解的问题,非常值得一看。——北京和光创世文化传媒公司总裁、影视制片人王甦阚

海外二十多年,从打工冒险给毒贩送外卖,到坐在双子大厦里无敌街景的总裁办公室,思进的经历相当传奇有料。他的文笔轻松幽默,又能以理性的思维洞悉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本好看的海外生活指南,也是意味深长的跨文明之旅。——央视《文明之旅》创办人、主编白衫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人们深感压力。很多人开始在思考,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网上曾经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西方国家的人都过着天堂一样的生活。这样的说法让很多年轻人跃跃欲试的渴望真的到北美去看一看,一些在中国赚够了钱的人甚至萌生了想移民北美的想法。那么这里是不是真正的天堂呢?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北美世界。——著名经济学者叶楚华

从一名奋斗在北美的普通中国留学生,到跨国金融公司副总裁,再到畅销书作家,始终没变的是陈思进那种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独特的人生经历再加上历经风雨后的那份清醒,让他不仅对美国,更对中国社会现状有着更独到的认识。——央视《人物》制片人王越

要想到一个地方生活,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经济形式及社会保障制度。这本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作者陈思进根据自己和妻子在北美奋斗二十几年的亲身经历,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北美经济形式、社会保障、税收政策、就业和退休等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并展望了北美未来的发展。书中内容全是人们普遍最想了解的问题,非常值得一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阅读》节目主持人周微

要想跟北美做生意,就需要了解他的税收政策和经济形式,这本书讲述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对于怎样合理避税有很强的实用指导作用。本书对该不该移民?该买房还是租房?该如何给财产避税?进行了全面解答。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十分实用。——德林社创始人、著名财经作家李德林

陈思进以一个加拿大籍华裔国际财经金融专家的角度,为大家打开一扇了解北美的窗户。他从北美人的衣、食、住、行、西方人的性格特点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北美经济形势、社会保障、税收政策、就业和退休等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并展望了北美未来的发展。

陈思进不仅仅是享誉海内外的畅销书作家,还是加拿大籍华裔金融专家和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一个国际金融专家,习惯从人性来看经济,从经济来看人性。他眼里看到的北美世界更具有经济参考价值。他熟悉东西方文化,对于如何做一个在北美的快乐的中国人有着独特的理解。——资深出版策划人,文钻图书品牌创办者 傅兴文

美国的医保状况

陈思进《美国生活经济学》:从财经视角读懂美国

美国是西方唯一无全民医保的国家,仅老人和极低收入的穷人才享有政府提供的健康保险。据美国人口普查局(The U.S.Census Bureau)公布,2009年有16.7%的美国人无任何医疗保险,人们自掏腰包支付的医疗费用包括医生诊断费、手术费和处方费,每年需要2940亿美元,其中740亿美元是由信用卡支付的。根据非营利协会基金组织(Non-profit Commonwealth Fund)提供的数据,已有超过7900万美国人挣扎在无法付清医疗账单的漩涡中。在美国一项涉及五个州的个人破产的调查中显示,2007年因无法承担医疗费用破产的个人占46.2%。高昂的医疗费用,使美国的人均公共医疗开支居世界第三高。

因此,对于几年前奥巴马的医保计划遭众议院废除,可以说是有人悲来有人喜。

当年我留学美国期间,有一个同学生病,经医生诊断需要动个小手术,费用“不高”,1万美元而已。可这笔钱对我们当年的穷学生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结果,那位同学回国治疗,连机票外加医疗费,只用了1500美元。

但我另一个同学的男朋友,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开始觉得身体不适,以为是“偶感风寒”,自己随便吃了些国内带的药;待感觉越来越不舒服时,因苦于没有医疗保险不“敢”去就医,以致病情越拖越重,一直拖到准备结婚的前一晚时却突然失聪了。赶紧送进医院一查,原来他得了白血病。医生告诉他,如果发现得早,他是能够治愈的。可惜送医太晚,结果他命丧异国他乡。

当这一悲痛的消息传开之后,朋友中有人感叹:假如事情发生在英国,结局不至这么悲惨。据那个朋友称,英国实行全民医保,医保计划不但针对本国公民,也包括留学生和居留在英国的人,不论年龄、性别、种族、性倾向和宗教信仰,看病都不需花钱(金融危机后,英国的健保法律可能有所改变),89%的处方药可免费索取(尤其对老人、孩子和孕妇),即便未达到免费索取的标准,再贵的药只需缴纳7.20英镑即可领取。

因此,不少美国人希望美国能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在克林顿执政期间,曾想推广全民健保,为此克林顿还专程到加拿大取经,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其实,我的同学中不少人移民加拿大,为的就是加拿大的医保计划。

陈思进《美国生活经济学》:从财经视角读懂美国

不过,任何事物都是有人忧有人喜。在美国,也并非所有人都赞成全民医保。虽然推行全民医保是奥巴马竞选时向美国人民许下的诺言,这也是他当上总统的原因之一。但他签署的医改方案一直备受争议,就在众议院通过废除医改法的议案时,反对奥巴马医改方案的浪潮也随之掀起。

就美国现有的医保体系来说,曾被称为“这个国家所做的最好的事物之一”。美国政府1965年创建医保体系,当时是每6个就业的美国人支付一个医疗保险受益人。可如今,由于社会老龄化,变成了4个就业的美国人支付一名医疗保险受益人,特别是当前“婴儿潮”已陆续进入退休阶段,医保体系的前景也越发暗淡。

由于美国的医保体系饱受诟病,在现有医疗体系下,已有数千万民众无医疗保险。但奥巴马和民主党人推动的医疗保险改革,会使医疗费用变得更高,导致联邦赤字进一步膨胀,终将不堪负荷。奥巴马政府所承诺的在目前基础上对医疗保险再追加34万亿美元的投入,相当于再发动30场伊拉克战争。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美国医保体系的缺陷也日益显现。据专家称,美国现行医疗保险体系是对年轻一代的掠夺。当今天的青少年步入退休年龄之前,美国现行的医保体系注定将分崩离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国当前的医保体系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

如此,美国连现有的医疗体系都难以维系,更何况全民医保了。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实际上好多国家的全民医保均已无以为继。

既然在美国无法享受全民医保,那大多数人的医疗保险主要还是依靠企业和雇员共同负担的商业医疗保险。有数据显示,美国人均拥有6~7张保险单,保险已经深入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2014年起,奥巴马医改法案规定,所有美国人都必须购买医保,企业主必须为雇员提供保险,否则将被罚款。政府则主要通过拨款资助、税务优惠等方式,对医疗资源实施补贴和调配。这种医改法案,强制性地把医保覆盖到全美国3200多万目前没有医保的人,从而实现美国政府全民医保的目标。但美国各地的小企业由于必须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他们一般要雇用保险经纪人来代理这项服务,而美国市场的医疗服务业内部非常不透明,基本是保险公司说了算。

在美国,保险经纪必须经过考试获得执照,一般被分成两类:一类是代表投保人的保险经纪人(Insurance broker),一般与保险公司没有合同协议,仅与保险“运营商”以直接的方式进行商业交易。这种通过经纪人获得的保险,对投保人来说是极其有益的(与那些从保险代理人那儿获得的相比)。

另一类是走传统的保险经纪路线——独立保险(销售)代理人(Independent insurance agents),通常出售各种保险和金融产品,包括财产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残疾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财产保险代理人销售保护个人和企业的保险单,覆盖车祸、火灾、盗窃、风暴等;对于企业来说,也涵盖职工工伤赔偿保险、产品责任索赔,以及医疗事故索赔。

独立保险代理人通常代表多家保险公司或保险“运营商”,出售最适合并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他们都训练有素,通晓知识渊博的保险市场和保险法的复杂性。他们的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提醒客户注意有关自身的特殊需求、适当的保险数额,以及保险的覆盖范围。

通常情况下,独立保险代理人与保险中介机构挂钩,中介获得来自多个保险供应商的报价,传递给他们的独立代理人,并允许独立保险代理人审查通过的报价,提供最佳的保险单选项给他们的客户,然后收取佣金。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客户第一年购买1000美元的人寿保险,代理人很可能赚取600美元,年底另有1200美元的奖金,不包括在未来几年保持保单的奖励,如旅行和佣金等。

2013年,健康保险业资深人士鲁迪-加西亚(Rudy Garcia)成了独立保险经纪人,并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加西亚保险顾问公司,以准备迎接美国新的医改法案。他大约有40家小企业客户,大部分公司员工都少于50人,专注于帮助客户应对平价医疗法案的复杂规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