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一座與珠三角地區反差極大的城市,卻是許多廣東人的故鄉

因短視頻的興起,很多人對於廣東人的印象是:揹著裝化肥的編織袋,穿著背心人字拖在路邊小館子吃燒鵝,看上去就是一位樸實的民工,讓人感嘆生活不易。可當這位民工拿出掛在腰上一大串鑰匙時,才知道人家是廣州獵德村、楊箕村的村民,家裡有幾棟樓,化肥袋裡裝滿了收租來的現金。

韶關:一座與珠三角地區反差極大的城市,卻是許多廣東人的故鄉

但實際上,這種現象只是珠三角的一小撮人,廣東還有許多城市,一點沒有“土豪”味兒,比如粵北的韶關市。在廣東人眼裡,廣東以北的省份都是“北方地區”,韶關恰好就是廣東的“北大門”。且韶關與廣東其他城市相比沒什麼存在感,又與韶山市僅一字之差,有些人把兩個地名混淆,會誤認為韶關屬於湖南省。

不僅如此,韶關的其他特徵也跟珠三角的城市相差很遠。首先,廣東海岸線綿長,哪怕不是沿海城市,也是河流、水網交錯,韶關不僅離海邊遠,而且群山環繞,轄區內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韶關:一座與珠三角地區反差極大的城市,卻是許多廣東人的故鄉

其次,廣東省多數城市氣候溫暖溼潤,韶關卻接受著穿越南嶺而來的寒流。每年秋冬之際,在廣州人吃著冰豆沙吹空調,又一次宣告入冬失敗時,韶關卻已是草木變黃脫落,天氣轉涼,有時還偶爾能見到南方豔陽裡的小雪紛飛。

最後是文化和飲食習慣,外地人認為廣東人都說粵語,但韶關只有市區部分人說粵語,客家話才是韶關境內的第一方言。此外,還有瑤族等少數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某些山區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粵北土話,可謂“十里不同音”。另外,粵菜普遍口味清淡,韶關人卻很能吃辣,尤其是最北邊的南雄市,因毗鄰江西省,當地人能吃辣堪稱廣東人辣味上限。

韶關:一座與珠三角地區反差極大的城市,卻是許多廣東人的故鄉

韶關古稱“韶州”,相傳舜帝南巡奏韶樂,把所到之地命名為“韶石山”,隋唐時期以山名作地名,就是韶州的由來。當年所說的韶石山位於今天的韶關北部,屬仁化丹霞山區,“丹霞地貌”就以此地命名,每年大量遊客慕名而來。形容丹霞地貌的“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出自《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因此仁化山區就被稱為中國的“紅石公園”。

韶關:一座與珠三角地區反差極大的城市,卻是許多廣東人的故鄉

群山中的韶關並不封閉,反而憑藉其位於嶺南與外界溝通的“咽喉位置”,而成為一個重要的關口。漢唐時期,還有一條“西京古道”,從韶關西部經湖南宜章通往長安,嶺南佳果均由此經快馬上貢都城。另有堪稱粵北要塞的南雄市,東南西北都有古道通行,無論陸路還是水路皆四通八達。

而且韶關在廣東的地位不僅僅是“關口”那麼簡單,她是無數廣東人遙遠的故鄉。兩漢之後,各個朝代發生戰亂都有大批北方人南遷,嶺南是南下的目的地之一,而韶關就是人們定居嶺南的第一站。唐時期中原文化經韶關輸入嶺南,才使得嶺南科舉文風興盛,人才輩出。

韶關:一座與珠三角地區反差極大的城市,卻是許多廣東人的故鄉

而後宋高宗趙構帶人南逃時,梅關古道上的南雄珠璣巷,成了他們流亡生涯裡的新港灣。儘管好景不長,流民定居於珠璣巷不過一兩百年,又因元軍的長驅直入被迫繼續遷移,但他們四散於珠三角地區,承載著歷史痕跡,融入廣府文化成為其中一部分。

韶關:一座與珠三角地區反差極大的城市,卻是許多廣東人的故鄉

雖然如今珠璣巷已被開發成旅遊景點,但巷子兩側的祖居依然香火不絕,對於今天生活在珠三角一帶的部分廣東人來說,回珠璣巷就能尋到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