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後感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活著》讀後感

不知為何,讀餘華寫的《活著》,總是會不由得想起雨果寫的《悲慘世界》。不是說裡面的故事情節有多像,可能是裡面的主人公都是那麼的命途多舛,都是那麼的顛沛流離,都曾是那麼的孤獨和無助。

《活著》裡面有一個場景我記憶特別深刻,福貴天天往妓院跑,他老婆家珍在家煮了各種不同的菜式。福貴在吃到下面的時候發現都是一樣的肉。福貴心裡明白這是妻子給他的一種暗示。女人也和這菜式一樣,外面各不相同,但是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既然福貴能看出來這暗喻,說明福貴還是有悟性的。

有一種生活,在經歷過一次次苦難的時候,總以為現在在經歷的苦難是最大一次最後一次了,殊不知這只是以現在為起點的一個開始。

在福貴賭博傾家蕩產,落魄潦倒的時候,他以為這是給他最大的一次打擊了,接下來他父親死了,他母親病倒了。

福貴在為母親去醫院的路上被抓去當壯丁,九死一生,最終還是活著回來了。可是他母親已經去世了,女兒鳳霞也變成了聾啞人。這無疑又是極大的打擊。

本來想著一家團聚辛勤勞動日子會慢慢好起來,可是妻子家珍又得了軟骨病。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勞動。日子又艱辛了起來。鳳霞更累了,乾的活更多了。但是他們心裡始終還是有著活著的希望。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有慶在早上還是活蹦亂跳的,他血型正好和縣長夫人的血型吻合,在獻血的時候把自己的生命也獻出了。

福貴怕家珍承受不住打擊,一個人頂著痛苦,把有慶給埋了。可是這又怎麼瞞得了家珍呢?有慶是她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家珍的悲慟無可名狀,卻又真實可感。

鳳霞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聽不見外面的聲音,也無法表達內心的想法。本來鳳霞在小時候是那麼聰明可愛的一個姑娘,這場病奪走了她未來的選擇。

鳳霞成了福貴和家珍內心的牽掛。他們怕自己離開人世後留下鳳霞一個人無依無靠,到頭來沒人送終。慶幸的是,他們遇到了偏頭二喜。二喜很喜歡鳳霞,鳳霞也中意二喜。他們在一起了很開心,也很孝順福貴和家珍。

二喜為了娶鳳霞讓福貴一家臉上有光,欠下了債。他想省吃儉用把債還了,但是對鳳霞是真心實意。鳳霞懷孕了。然而在分娩之時,產下一嬰兒大出血死在了醫院。

有慶死後的場景福貴還歷歷在目,這種錐心之痛又來了。家珍最終也承受不住心理和生理的磨難,離開了人間。

福貴只剩下了女婿二喜和外孫苦根。這孩子給了兩個男人希望。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二喜因為工地事故被水泥板給壓死了。

福貴帶著苦根,日子過得極清貧,卻也不失簡單和快樂。他們兩相依為命,苦根聰明還懂事。可是他們的日子太苦了,苦根他太餓了,所以才會被豆子撐死在家中。

福貴買了一頭老牛,一起度餘生。

小說中沒有一絲一毫的主角光環,有的只是一次比一次的悲慘。可是這世界即使有太多的不如意,生活還是要繼續。活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種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