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古路不是指古时候留下的路,是指汉源县大渡河边悬崖峭壁上的一个彝族村落——古路村。关于古路村名字的来历,有一说是“咕噜”是石头滚下山的声音,“咕噜”便成了古路。这里因地势雄峻险要、地貌表象奇异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四面八方的驴行者、探险者关注,其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响。近年来,山里人在这里打造起了的“云端上的乡村旅游”,很有影响。吾等工作生活在汉源的人,都想去一睹胜景,那年春天,我们借一机会终得如愿。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从县城出发,沿省道306线,车行一个半小时,我们来到成昆铁路汉源段叫"一线天"的地方沿山路而上。“一线天”光听这名字,就觉得这里很不一般。雄浑的大山如刀砍斧削般锋刃绝壁,人在山中无形地会感受到山的“挤压”。山高路险,不免让人望而却步,但一想到“无限风光在险峰”,觉得还是应该“任性”一把。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这里是大渡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部份,也是大渡河上汉源境内的第二座大电站——深溪沟电站的所在地。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新修整过的山路,虽然仍然陡窄,不过比过去好多了,险处安装有护栏,路中间铸有人工马蹄坑,不远处还建有休息亭。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走了小一会儿,府视脚下,已对峡谷山路的险峻小有感觉。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不过离我们的目的地还远着呢,还得加油上行,我没有两位仁兄脚力好,已开始落在后面了。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沿岩匡路不停地前行,并不停地回视,把奇峰异景尽量装入脑中。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上了第一个台地,摆个姿势,留个影,小息片刻,准备再次奋力上行。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行进中再次府视山下,麻也,这下倒真的看到了什么叫“险”、感觉到什么叫“震撼”了。然从山上下来的小伙子们,健步如飞,如履平地,令我们羡慕不已。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哈哈,到了“天台山”,真的还是假的哦,这叫“天台山”的地方也太多了,也不知是哪位秀才涂鸦留下的墨宝。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走过一段又一段“之”字路,经过两个多小时行程,我们来到了古路村二组,这里有了彝族人家,看到了金黄的菜花、雪白的梨花,花飞蝶舞;看到了一株气势非凡的大树,问住在这里的彝族同胞,说是叫“水红”,这悬崖边的“水红”,为峡谷美景增色不少。此时山下梨花已调谢,芳非几尽;而山上梨花正盛开,春意正浓。彝族同胞见到我们很是热情,还请我们到他家中拿出山里的香核桃招待我们。主人告诉我们,儿子出门打工去了,家中只剩他和半瘫的老婆在家。主要收成靠种玉米和核桃。确如主人所述,在我们上行的路上,陡坡地里有不少新栽的核桃树。

到了这里,透过春天洁净的空气,远处近处大山的雄姿尽显。

到了这里,离我们的目的地——古路村小已经不远了。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再看山下,已难见谷底了。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在彝族同胞的指点下,我们顺山而行,再经过半小时较为平缓的泥路行程,已能看见我们此行的目地古路村三组的人家户了。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到目的地了,想不到这里还有小卖部,让人不自觉的找到了一些过去年月的感觉。不过我们还在寻找我们最终的目的地——古路村小。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哦,终于找到了。只是村小经过教育资源整合,学生们搬到山下读书去了,昔日的书声琅琅已成为历史。这村小被称之为“天梯上的学校”,过去,学校的老师、学生、志愿者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诸媒体,感动了很多人。

据住在这里的村民讲,这里有十几户人家,年轻的几乎都到新疆或内蒙打工去了,小孩子们到山下寄宿制学校上学去了。留下的都年龄大的老人。说话间正见几个青年人背着行囊远赴他乡,说是到新疆去“挣大钱”。走出大山,到山外去,这或许正是山里人的希望。

记住这个对我们来说一个不平凡的日子——2015年3月26日,我们从海拔700余米的“一线天”大桥开始上行,爬上了海拔1400余米的天梯之上、悬崖之上的村庄——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到了目的地了,已是午后一时许,早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席地而坐,取出自带的干粮,可谓吃得津津有味,肚子饿了,什么食品都可以说是美味佳肴了。

休息够了,山上的景色观赏得也差不多了,风土人情也大致了解到了,到了下山的时候了。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上山难,下山也不易。不过还是比上山快了许多。我们走走停停,比上山时更有闲情欣赏奇山异景。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山间铃响马帮来,这队马帮只到第一台地,运送的是一些日用货品。赶马的小伙子说今天上下已跑了五趟,还有两趟才收工。

那年春天,我们爬上了古路村


下过这节岩框路就到谷底了,从而结束这次古路行的山路行程。

回头望望身后的大山,高,实在是高,还真有点不敢相信,这么高的山,平时不善户外运动的自己居然还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了。

古路行,是名符其实的劳其筋骨之行,更是一次心灵震撼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