鰥、寡、孤、獨怎麼辦,中國古代的社會保障政策都有哪些?

《禮記》中描繪了孔子構想的理想世界——“大同社會”的景象,其中有“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一句。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廢疾者指殘疾和患病的人,孔子認為這些人屬於貧困人口,他們應該得到照顧,使他們“皆有所養”。

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自然災害的頻發,加之以當時的社會結構,底層人民的生活很大部分是“為了活著”而不是“享受生活”。國家以民為本,因此利民、保民在歷朝歷代都是一項重要工作,國家和社會一直朝著孔子設想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而努力著。

而古代時期為這些貧困人口,也有專門的福利制度,一是養老慈幼等匡急振窮政策,二是荒政賑災制度,同時更是推行禮儀教化。

養老制度,對老年人的福利

養老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歷朝歷代都對老年人極為尊重,給予老人優厚的待遇。鰥寡孤獨廢疾,老年人佔了一半,匡急振窮政策養老佔主要部分。

《禮記》中記載:“凡養老,有虞氏從燕禮,夏後民以饗禮。”對鰥寡孤獨廢疾者直接進行物質上的幫助是古代國家最常見的做法,例如在《漢書 文帝紀》中:“年八十以上,賜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三國曹魏時期,“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鰥寡篤癃及貧不能自存者賜谷。”

鰥、寡、孤、獨怎麼辦,中國古代的社會保障政策都有哪些?

《禮記》

在漢代,養老制度的一大創舉是“賜王杖”,《後漢書 禮儀志》:“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但是不是所有七十歲的老年人都可以獲得王杖,獲得王杖更多的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認可,是一種榮譽的象徵,而當權者的這種做法其目的很簡單,一是表達對老年人的尊重,而更多的是讓老年人起垂範鄉里的作用。老年人不僅身份地位崇高,而且在賦稅、法律方面都有優待。

在漢代,存問制度盛行,存問的意思是慰問,多為存問高年、鰥寡廢疾貧苦。《漢書 武帝紀》:“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問鰥寡、廢疾”,甚至到了元代,這種存問制度都有記載。在古代,甚至設有“福利院”,即南朝梁武帝年間設立的孤獨園,對“單老孤稚”進行幫助。

荒政賑災制度

據鄧雲特《中國救荒史》中統計,秦漢時災荒約為375次,魏晉南北朝約為304次,隋唐約為515次,兩宋約為874次,元朝約為513次。

中國古代以農業為本,災荒之年便是屍橫遍野,餓殍滿地,這不僅會造成社會問題,還有可能威脅到政權的穩定,因此救振災民是必要的。而荒政指的是古代在遇到荒年時所採取的救濟賑災措施,《周禮》就列出了十二條在災年防止百姓離散的救濟政策,不僅要散播糧食,減輕租貸,還要寬緩刑罰,免除勞役,簡化喪禮婚禮的流程。

鰥、寡、孤、獨怎麼辦,中國古代的社會保障政策都有哪些?

《周禮》

漢代荒政制度已經較有雛形,一旦發生災荒,首先地方進行上報,然後上級官員派人來預估災情,最後由中央下達救災措施。

救災也要防災,漢代的常平倉是一大創舉,《漢書 食貨志》:“”壽昌遂白令邊郡皆築倉,以谷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谷貴時減賈而糶,名曰常平倉。”糴是指買進糧食,糶是賣出糧食,常平倉的意義在於,豐年平糴,荒年平糶。

豐年時,農民種出的糧食多,糧價就會下降,此時政府收購糧食,一是可以儲存糧食以備荒年,二是可以控制糧價,不會讓農民出現有糧賣不出去的情況。荒年時,農民種出的糧食少,糧食不僅不夠吃,而且價格還會上漲,這時候政府開倉放糧,一是為了賑濟,二也可以穩定糧價,讓糧價下調。

常平倉的設置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重大,對後世影響很深,南宋的大儒朱熹就在常平倉和隋代的義倉基礎上創“社倉法”。社倉和常平倉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管理人員的設定,常平倉完全是官方調控,而社倉民間成分更大。社倉是民辦糧倉,由地方鄉紳和政府共同管理,而社倉不像常平倉,背後有國家的財力支持,社倉的運行主要靠租貸,先進行人員登記,春夏時借米給民,秋收時歸還,但是要給利息,如果遇到荒年,那就不用歸還利息,或者利息減半,等到社倉儲量變多是,就不收利息了。朱熹社倉遍行天下的原因是設於民間,效率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是義倉、社倉,也都是在常平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萬變不離其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貧窮的問題,還是在於書籍教化。神農嘗百草,探究藥理醫人,而我國古代有多種農學、工學之書,研究工農以富民,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天工開物》,“士子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知糧米如何而來;身著絲衣,卻不解蠶絲如何飼育織造”。

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也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明代不僅有《天工開物》,還有一本《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是一部植物圖譜,它展示了我國當時經濟植物分類的概況,更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為宗旨的農學、植物學書籍。

鰥、寡、孤、獨怎麼辦,中國古代的社會保障政策都有哪些?

《天工開物》

不僅在明代,早在秦朝,就體現了當權者對工農業發展的重視,秦始皇“焚詩書,坑術士”之時,都特意留下“醫藥”、農家經典”這類書籍。隨後有西漢的氾勝著《氾勝之書》,北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宋代陳敷著《陳敷農書》,元代王禎著《王禎農書》,明代徐光啟著《農政全書》,都是經典的農學之書。

而禮儀教化,也是重要的一項,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公孫度令行海外,很多士人流寓遼東,教化一方。王烈,邴原、王烈、管寧、國淵、劉政等人都曾為了躲避戰亂而至遼東,這為當時遼東的社會風氣的改變,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處理文盲這一項,我國是一個優良典範。在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我國的成人文盲率高達80%,國家意識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大力推廣識字運動,掃除文盲,在50年後,我們看到了這項措施的重大成果,我國共掃除文盲2. 03億,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壯年文盲降低到5%以下,從目不識丁到人人認字,這是殊為不易,難能可貴的。

管仲有一句話非常著名,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華為總裁任正非央視在面對面採訪中說道:“如果我們農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後,好多都是博士碩士了,這會為國家在新的創新領域去搏擊,爭取國家新的前途和命運。”教育是基礎,知識創造財富,這才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