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壓鵲寨山兼談碑刻

總想去寨山,但時時留下遺憾。今天,秋高氣爽,初晴的陽光讓人倍感溫暖,去寨山遊,這下我夙願可嚐了。

寨山(當地人的叫法),位於臺兒莊西南十餘里的蘇魯交界處,山不甚高,海拔僅221.3米。《嶧縣誌》雲:“寨山,縣東南六十里,形圓如釜而覆,有壁壘,井臼遺址,亦昔人避兵處也。”

遊壓鵲寨山兼談碑刻

遠看寨山,是一座獨孤的山,幾棵松樹傲立在巖縫之中。登高遠眺,山下田塊如織,碎石路徑蜿蜒,附近村莊的草房、瓦房如一束棋子分佈在山野各處。

回首俯瞰山澗間,秋草蓬蓬,幾團白雲似的羊群飄逸在上面,山雀自由鳴飛於石樓上空,肥大的蝗蟲在草叢中棲曬。秋,給無名的山草染上了一層蒼勁的色彩,春天時的碧綠變成赫紅色,帶著深沉渾厚,準備著越冬,期待著春天的到來。


遊壓鵲寨山兼談碑刻


寨山並不出名,它是沉默的。其實,山陽處的碧霞宮、前後中樓古建築卻讓人嚮往,摩崖地震石刻更使探古者紛至沓來。有的拍照留影,有的睜大兩目去識讀石刻文字,嬉戲於自然,總要留下或帶走一點什麼。我遊寨山,目的是體會昔日的勝景,拾遺散亂的先民文化。

碧霞宮總面積約1200平方米,前面建有山門,分前後兩進院落,山門及前樓已無任何痕跡,中間是兩層石樓,全用巨石砌成,現尚存一層,為拱洞式過廊,上嵌“碧霞宮”三個陰刻線字門額,立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仲秋。中樓前尚存三塊碑石,其中兩塊刻跡不能識認,一塊字跡清晰。

我還是極有興致地墨拓一紙並抄文。“重修前後中樓並靈宮殿記”。碑高172釐米,寬75釐米,厚20釐米,碑上首書“大清”陰文楷書,立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月上浣,首事張培三、王德源等10人,主持青松、監工人張紛、石工張兆富、王兆清,還有捐資166人的名字。此碑沒有記載重修的具體內容,卻給後人提供了寨山建有前後中樓、靈宮殿的史料。現在能看到的只有中樓、後樓,至於靈官殿在何位置,已不得而知。

遊壓鵲寨山兼談碑刻


山門內平放著一塊碑石,大部分刻字模糊不清。碑高135釐米,寬60釐米,厚80釐米。碑首陰刻“大清”二字,碑由朱執信撰文,立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曆二月十五(寨山廟會時間)。可識讀字如下:“山東□州,大清國□□直隸淮口府邳州吳家相居住。□香火,勒千載之碑石,□志不朽,伏願風調雨順,室家康寧,千倉萬箱,子孫繩□是□民□□福也(以下不能識讀)。”碑左下刻首任、住持僧及徒弟姓名等。此碑內容大意是附近鄉民,經常來奶奶行宮進香、許願,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子孫福康。

另一碑石立於廊門東側,受風雨的剝蝕,刻字的浮淺等因素影響,碑陽一字難識。


遊壓鵲寨山兼談碑刻


進入碧霞宮內,見亂石滿地,在牆角處有一長方形石,翻過來細看,十幾行陰刻楷書,清晰映目,忙展紙上石墨拓。此碑高40釐米,寬80釐米,厚12釐米,右上角殘,字跡完整。碑原文:“梁武帝壓鵲寨山臥碑記,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創造奶奶行宮,修後洞與前山門,期年而成。範莊會首張朝賓、朱德路等十六家。”以下均為各村莊名稱及人名。碑左刻:“創開山石匠方蘭州、劉萬良,裡府石匠韓從德新建,萬曆歲次乙巳季春立。”此碑文,提供了許多難得的史料。

首先是此山山名,我們常說的寨山,全名應為壓鵲寨山。至於為什麼叫壓鵲寨?抑或是鴉鵲寨之訛,當年山上樹木蔥蘢,鴉鵲雲集,故云。其次糾正了山寨始建於明代的傳說,應定為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年),時間上溯了一千餘年。《南史.梁武帝記》:“梁高祖武帝,諱衍,字叔達,小字練兒,蘭陵中都里人,姓蕭氏,於齊同承淮陰,”如果現在的梁王城村是當時梁武帝之駐城與歷史相符,梁武帝簫衍建壓鵲寨就無可爭議了。三是碑記雲:“後樓洞為奶奶行宮”,而拱門上方鑲嵌的石牌額是碧霞宮,這兩個名稱應該以碧霞宮為主,奶奶行宮是鄉民的通俗稱呼,宮內供奉的應該是,東嶽大帝之長女碧霞元君。

後樓應為僧侶居室,因年久失修,頂石無存,青苔漫渙,牆體怪石張牙裂口,一片淒涼。

後院西側,山林陡峭,壁上有陰刻地震碑記,因石體有水,很難上紙,草拓一幅,文字辯識如下:“山間明月。雷亨坤題。康熙八年秋。辛丑年雷訓重摹。戊申季夏,山東同時地震,房屋倒塌,壓死人民不可勝數。較之嘉靖壓死王槐野、韓苑洛、馬伯循之變更甚焉。大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戌時地震。丙午舉人雷亨坤書,本山主持道士慄教成勒石。”石刻的右下方,後人又增部分內容:“萬里飛航放眼界,□□□□□□□,空仙屋□□李□。同治八年(1869年)三月□日,鳳陽山人,中秋望□,鄒廷謹、壬懷勒石。”

過眼望去碧霞宮亂石堆積,當年香菸繚繞,鐘聲嗡鳴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那深凹的水井已填滿碎石,蒼枯的石屋、靜立的碑碣,經受著風吹雨打的洗禮,展示著歷史的滄桑。這真是“壓鵲寨中風雨急,碧霞宮上明月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