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足球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志,上世纪90年代,意甲被称为小世界杯,意大利人的三中卫体系一度风靡全球,但是,随后442阵型因为他的攻守平衡,而逐渐取代了三中卫,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阵型。但是,自从2004年欧洲杯之后,433这个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淡出了人们视线的阵容开始重新得到重用,并且在几次经过变革之后,逐渐成为了一个主流的阵型,其流行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442阵型。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上赛季,欧冠决赛与欧联杯决赛都是在英格兰球队之间展开的,四支欧洲的顶级球队用的都是433的阵型,这其中除了阿森纳用了一个速度快的中锋与一个前腰打边锋稍显另类之外,其余3家都是用的标准的433阵型,边锋配中锋,我们可以看到433这种阵型的流行程度以及适应性,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个阵型的演变史,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取代422成为当下足球世界中最为流行的阵型的。

433的演变史,核心位置在不断变化

其实433阵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流行了,他是从较为激进的424演变过来的,在当时的一些球队看来,中锋并不是越多越好,反而因为两个边路太过于压上,导致了边锋与边前卫之间空间拉大,导致了这个区域容易被人利用。而中场方面只有2名球员,让一些充满艺术气息的球员。不得不协助防守弥补漏洞,这使得一些技术型的球员的技术能力无法得到最大的释放,这无疑是足球迷的“不幸”。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任何阵型都是希望可以最大的发挥球员的能力与特点,毕竟运用阵型的是人。所以,有人开始尝试拿下了一个前锋,而增加一个中场协助边路的防守,解决边后卫与边锋之间的空间问题,同时也减少了边锋往返跑的距离。从而让一些“经典十号”在这个时候得以有了发挥的空间。

82年的巴西队,那支巴西队是全世界球迷公认巴西史上最优秀的球队之一,球队当时的两个边锋是埃德尔和雷纳托,彼时边锋的作用还是下底传中,这就像是一个减轻了防守任务的边前卫一样,但是,在那支球队中真正的核心并非两个边锋,而是有着“白贝利”支持的济科,一个绝对的“十号选手”。

这种阵型在那个年代开始流行起来,除了巴西队的济科之外,还有阿根廷队的马拉多纳,法国队的普拉蒂尼,前西德队的鲁梅尼格,乌拉圭队的弗朗西斯科利,比利时队的希福。他们都是这个位置上永恒的经典。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边路球员不停的冲击禁区两侧,前方有个中锋压住禁区,中场两个扫荡型的后腰给他们保驾护航,“十号选手”有了从未有过的待遇,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传球才华,展现自己的无敌视野,表达自己的想象力。这一切都得益于这个阵型带来的持球空间与传球空间,这个时代的433是绝对属于“十号选手”的时代。

不过,此后三中卫以及自由人的甚至,让人们逐渐不惧怕这种阵型了,本身那个年代优秀的中锋较少,因此其实边路传中的成功率不高,所以三中卫即便是放弃边路防守问题也不大,毕竟在禁区里是3打1的局面,人数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尤其是清道夫这个角色的出现,更是让433开始在国际足坛绝迹。西雷阿,帕萨雷已经在80年代就已经打出了名堂,而到了90年代,清道夫这个看上去干“脏活累活”的角色更是得到了主角一样的光环,萨莫尔的金球奖就是最好的证明。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正是由于清道夫的出现,让那些“十号”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发挥了,而一旦你的灵魂遭到了限制,这个阵型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相对攻守平衡的442,开始逐渐受到了重视,直到那个充满神奇的年份2004年。

这的确是是一个黑马“味道”很浓的年份,欧洲杯开幕前,波尔图刚刚成为欧冠改制后的第一个非五大联赛的冠军,而希腊队在葡萄牙上演的神话,成了欧洲杯历史唯一能够与北欧童话媲美的奇迹。不过,这不是重点,当时打进欧洲杯四强的球队中,有3支球队采用的是4231的阵型,分别是冠军希腊队,亚军葡萄牙队以及黄金一代的捷克队。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4231其实就是433阵型的雏形,只不过相对而言更加保守一些,对于边路球员的定位还是偏向于辅助,此时的阵容核心从第二个“3”的中间,变成了第一个“3”的中间。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2005-2006赛季的阿森纳,亨利作为单箭头,率领着刚刚卖走维埃拉的年轻的阿森纳创造了队史上最佳的欧冠战绩,尤其是在伯纳乌的那个单骑闯关,让他彻底封神,一人单挑皇马众星,再依靠全队的防守封杀皇马的进攻,433或者说是4231的威力已经出具峥嵘,而在世界杯上,老迈的法国队再度依靠着这个阵型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打进了决赛,亨利在淘汰赛中一剑封喉,让拥有前场“F4”的卫冕冠军巴西队回家。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但是,这样的设置,让箭头前锋在锋线上显得孤立无援,跑动距离也很大,因此此时催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回归双中锋战术,比如切尔西在打了2年的433之后,引进了舍瓦之后,打起了双中锋,德罗巴的进球能力被开发出来,单赛季打进了20个进球,而在之后的2009-2010赛季他更是打进了29个进球,这2个赛季切尔西打得都是双中锋战术,锋线上有人支援之后德罗巴的进球得以被开发,而他在切尔西除了这2个赛季之外,都是单中锋战术,进球最多不过是12个,绝对算不上高效。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而另一种变化是由里杰卡尔德改进的,他在上任之后把小罗移到了边锋的位置之上,让德科顶替了小罗在中间的位置,当然,他给了小罗足够的活动空间,不仅仅是把左边路给他,这让巴萨大获成功。而人们发现,真正让433发挥威力的或许正是边锋内切,从此边路球员成为了战术的核心,左脚踢右路,右脚踢左路成了一种常态,这样的踢法直到现在都是主流,433正是成为了最流行的阵型。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433阵型的演变史,战术核心从中场到中锋再到如今的边锋,不断的变化,边路球员也历史性的从配角逐渐变成了主角。

效率与功利足球的兴起,让433大受欢迎

我们通过上面的内容,从战术核心的角度了解了433的战术演变,那么一度消失了近20年的433阵型是如何被拾起来的呢?我们在探究这个原因的时候,不得不提到两个词语——效率与功利足球。

其实,这2个词是一个意思,因为追求效率所以才有了更加功利的踢法,比赛的节奏尽管更快了,进球尽管更多了,但是比赛的内容却更好了,过多的进攻回合数无法弥补比赛内容的缺失,估计现在很多球迷会觉得即便是一场5-6球的对攻大战,都不如当年尤文“1-0”式的胜利来得精彩,比赛的精彩程度其实与进球数不能完全对等。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博斯曼法案后,中小俱乐部无法对抗来自于四大联赛的顶级豪门对于自家球星的吸引力。波尔图之前,最后一个非五大联赛的欧冠冠军是阿贾克斯,在夺冠之后阿贾克斯就被瓜分殆尽,这是豪门球队第一次尝到了“博斯曼法案”的甜头。强弱对比更加明显的情况下,让2种现象几乎绝迹——以弱胜强与经典逆转。实力上的差距,让豪门球队一旦取得了领先,就很容易掌控局势,尤文图斯甚至把这种1-0式的胜利发挥到了极致。

弱小的球队无法从硬实力上对抗豪门,只能在战术上多下功夫,“大巴车”战术应运而生,而这种战术的鼻祖正是穆里尼奥与他的波尔图。相对于当年的另一支黑马摩纳哥,波尔图在攻击线上几乎没有明星。摩纳哥当时攻击线有莫伦特斯以及久利,罗滕这样的明星球员,而波尔图的精英则都在中后场,卡瓦略,费雷拉,蒂亚戈,马尼切,德科大概是唯一一个攻击型的明星球员了,但是稳固了中后场的波尔图,却最终笑到了最后,这是功利足球第一次胜利。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不过,彼时的穆里尼奥还没有用433阵型,他钟爱的是442,而且波尔图的比赛节奏也不是很快,毕竟攻击线上实力有限,所以他不敢打得太过快速,只能等待对手犯错。而欧洲杯上我们说过,四强中有三家用了4231的阵型,这或许给了穆里尼奥启示,虽然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穆里尼奥是从当年的欧洲杯后得到的启发,但是,就是在那一年,他去了切尔西,然后打起了433的阵型。

其实,捷克与葡萄牙采用433(或者叫做4231)阵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毕竟,他们在攻击线上虽然明星众多,但是防线上却星光暗淡,我们完全可以用头重脚轻来形容这两支球队。捷克当时拥有内德维德,波博斯基以及罗西基的前卫线组合,锋线上有扬科勒,巴罗什,可是有谁还记得当时捷克的主力中卫是谁呢?同样的,葡萄牙拥有C罗跟菲戈两个顶级边翼以及锋线上的保莱塔,但是后防线上虽然是波尔图的欧冠冠军组合,但是毕竟还都是一群没有五大联赛经验的球员。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因此,相对紧凑的433阵型,让他们的防守在人数与空间上占据了优势。不过,仍有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希腊,还是葡萄牙以及捷克,边路在绝对速度上还不是很快,对于边路选手的开发还不是很足,更重要的是,他们依然把中锋当成第一终结点,穆里尼奥开始对于这种战术做出了改进。

在切尔西两连冠期间,德罗巴的进球数不多,第一个赛季10球,第二个赛季12球,这绝对不是适应性的问题,以德罗巴的能力,不可能两个赛季打出这样的数据,这只能说是战术的倾斜性问题。毕竟,虽然2006-2007赛季切尔西打得不好,但是舍瓦的加入,让德罗巴在锋线上有了支援,进球数也就水涨船高了。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当然,这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要讨论的是,穆里尼奥在433方面取得的成功,他成功的把效率加入到了足球元素中,不再在中场做出任何的过渡。切尔西的阵容中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十号球员”,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打法,拿球之后,快速的把球打到边路去找罗本与达夫(乔科尔),利用德罗巴在禁区内的牵制作用,不再让边锋进行下底传中,而是更多的尝试内切直接攻击球门,禁区外围还有埃辛与兰帕德这样的远射高手,防守稳健,进攻简洁,穆里尼奥的433大获成功。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赛场上,巴萨也在里杰卡尔德的手下迎来了爆发。原本小罗的引进是为了顶替他的老大哥里瓦尔多的,但是里杰卡尔德并没有让小罗出现在前腰的位置上面,而是打了左边锋,与相对灵活的埃托奥频频换位,冲击禁区,小罗获得了更高的战术地位,巴西人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但是,显然穆里尼奥的战术更加受到广泛的青睐,毕竟小罗那样的天才太少了,但是类似于埃辛,德罗巴那样的黑又硬似乎比较容易找到,尽管成色肯定不足,但是,穆里尼奥的这种战术,更容易让弱队发挥。从此之后,弱队“摆大巴”,收缩防守,前面摆上一个速度快的边锋,一个能冲顶的中锋就够了,中场根本不需要技术含量,中场甚至是中后卫就专门练习一个技能就行了——长传找自家的中锋或者是边锋。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这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世界足坛的主流打法,这种打法在2010年世界杯上发挥到了极致,比赛充斥着1-0,就连荷兰这样的技术流代表,也像功利足球妥协,把范德法特放到板凳上,而选择了德容这样的“屠夫”,结果他们取得了比2年前更好的成绩,也是世界杯历史的最佳战绩,433的内核变成了防守反击,内容变得更加简洁明了。

瓜迪奥拉引发433内核质变

而在2009年宇宙巴萨的成功,让人们见识了“Tiki-Taka”的成功,也更加加剧了人们对于433的钟爱。但是,当时所有的球队面对巴萨的时候,依然是老一套的摆大巴,但是这似乎不怎么有效。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这基于两方面。第一,巴萨强大的控球优势本身就让对手反击的数量得到了减少;第二,就是瓜迪奥拉采取高位区域防守,压迫对手在由守转攻的时候难以传出高质量的长传球,甚至会自己失误。因此,从数量与质量上都极大的压制了对手的进攻。低位防守反击的战术,似乎难以对抗传控足球。

不过,这期间,两个英格兰老帅弗格森与温格似乎比较大胆,他们都曾经在与巴萨的对抗中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前场紧逼战术,曼联在2011年的欧冠决赛头10分钟抢的巴萨找不着北,但是随后他们放弃了;而随后一个赛季的欧冠淘汰赛,阿森纳主场2-1战胜巴萨的比赛,被称作是地球保卫战,与巴萨抢控球权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但是没有得到推广,直到一个德国人的出现——克洛普。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克洛普依然是迄今为止战胜瓜迪奥拉次数最多的教练,而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喜欢高位压迫。他的433压迫性极强,以前的433中锋也会压迫对手,但是那只是骚扰性的,目的不是为了截下皮球,而是给己方布防提供必要的时间,而克洛普的目的则变成了高压逼抢,目的就是为了截下皮球。

同样是433,同样是高位防守,瓜迪奥拉与克洛普又有不同,瓜迪奥拉的高压防守讲究的是锋线与中场线的紧逼,而后腰与中卫并不参与,因此,他会在中场与后卫线之间留下大片的空当,因此本赛季屡屡出现曼城被打反击的情况;而克洛普采取的三条线整体前压的策略,所以三条线距离保持的很好,被对手打反击的概率相对较低。

而如今克洛普的这种前压式的高位防守已经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因此也催生了中后卫的变革,如今除了意甲之外,基本上传球王都被中卫所占据,而作为最先推广这一打法的德国人,自然是先驱者,看看德甲的场均传球榜吧!除了拜仁的蒂亚戈全都是中卫(本赛季阿拉巴已经成了中卫了),433阵型的内核从低位防守演变成高位防守,又从中场前的紧逼,变成了三条线整体的紧逼,不知道未来433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深度分析:433的演变历史

总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不败的阵型,永远无敌的打法,有的只是此消彼长,各领风骚,433如今虽然仍是大家信奉的主流打法,但是三中卫在意甲大行其道,而本赛季最被看好的利物浦在欧冠中吃到的两场败仗——那不勒斯与马竞,全部都是用442的传统阵型击败了红军的433,未来433还能风光多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