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皇帝知多少(上):光武、明帝、章帝&和帝

光武帝劉秀的帶領下,國家重新走向了統一,開啟了東漢王朝。

這一期呢,我們來大致瞭解一下東漢和東漢的皇帝。

一、光武定都

東漢皇帝知多少(上):光武、明帝、章帝&和帝

東漢起自公元25年,終至公元220年,一共存在了195年,比西漢存在的時間(共210年)略短。

有朋友就要問了,既然都是漢朝,為什麼要稱西漢和東漢呢?

這個問題,還真是個問題。

劉邦建立漢朝,最初把國都定在洛陽,是大臣婁敬說服他,長安的戰略地位比洛陽重要,他才將都城遷到了長安。

到了劉秀之時,他又面臨這個問題。

如果是光復漢室,那把都城繼續設在長安是合適的,但經過多年戰火,長安滿目瘡痍,已經不太適合建都,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最終劉秀把都城選在了洛陽。

長安和洛陽,一個在西,一個在東,所以後代史家將這兩段歷史時期分別稱為西漢和東漢,也有人稱為前漢、後漢。

二、漢明帝

東漢皇帝知多少(上):光武、明帝、章帝&和帝

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六十二歲去世,由他的兒子劉莊即位,史稱漢明帝,時年三十歲。

漢明帝十歲讀《春秋》,後又學習《尚書》,從小通習治國方略。

他即位之後推崇儒學,注重刑罰使用,恢復農業生產,在他統治期內,東漢的社會經濟發展穩定。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漢明帝時,命人畫了二十八幅畫像,掛在洛陽的雲臺閣上。

這二十八人,是幫助劉秀統一天下、光復漢室江山功勞最大的二十八人,史稱“雲臺二十八將”,和西漢漢宣帝時“麒麟閣十一功臣”遙相呼應。

同時,遵奉劉秀的要求,鑑於王莽篡權的教訓,漢明帝嚴禁後宮之人干政,公主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個郎官,他都不同意。

也正是因為這樣,漢明帝期間政治比較清明,人口增長迅速。

三、漢章帝

東漢皇帝知多少(上):光武、明帝、章帝&和帝

漢明帝在四十八歲去世,他兒子劉炟(dá)繼位,繼位時十九歲,史稱漢章帝。

漢章帝從小喜歡儒學,為人寬容,待人謙和。

漢章帝知道漢明帝為人比較嚴苛,所以在做皇帝時,他十分注重檢視自己的言行,事事以寬厚為本。

他注意與民休息,減輕刑罰,統治期間,經濟獲得持續發展,特別是他在任時,班超兩次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了與西域的聯繫。

在漢章帝和漢明的連續努力下,東漢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都獲得了較大發展,文化方面也有新的突破。

比如漢明帝時,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佛寺白馬寺,聘請高僧譯經傳教。

漢章帝時,主持了《五經》異同的討論,編有《白虎通義》一書,章帝本人也是個書法名家,擅長草書。

所以,歷史上又將明帝、章帝統治的時期合稱為“明章之治”,這也和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遙相呼應。

四、漢和帝

東漢皇帝知多少(上):光武、明帝、章帝&和帝

章帝在三十三歲去世,他兒子劉肇繼位,繼位時十歲,史稱漢和帝。

章帝的母親是梁貴人,他被竇太后奪去,梁貴人憂鬱而終。

他稱帝時年僅十歲,竇太后是實際的控制人,竇家也多有人在朝中聽命,這改變了東漢初光武帝、漢明帝不許後宮干政的政治格局。

竇太后的哥哥竇憲也成為車騎將軍,出擊北匈奴,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大勝利。

竇憲喜歡炫耀,登燕然山,刻石而還,這和當年的西漢的霍去病大敗匈奴之後,到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大禮也有些像。

不過,竇憲這個人有野心,他想篡奪皇位,被漢和帝發現。

漢和帝那時只有十幾歲而已,但他相當有心計,召集並安排了一批親信,最終將竇憲等人全部給扳倒了。

這一點,和當年漢宣帝剿滅密謀造反的霍禹也有些相似。

清除了竇氏集團,漢和帝奪回了政權,他也是比較有作為的,注意賑濟災民、憐恤孤寡、減輕刑罰。

比如說,漢和帝之前,歷年都要從南海進獻龍眼、荔枝等南方果品,為了運輸這些東西,朝廷每五里、十里都要安排驛站和馬匹,山長水遠,人馬死者屢有。

漢和帝知道此事後,認為此事有失愛民之本,下令禁止接收此類進獻。

漢和帝期間,再次設置西域都護,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犁等地,西域五十餘國重新回到了漢朝統領之下。

據史書記載,東漢到漢和帝時出現人口高峰,達到5000多萬,因為漢和帝第一個年號永元,所以歷史上又把這一段繁榮昌盛的時期稱為“永元之隆”。

還有一件事件,小編覺得必須要說一下。

竇太后死後,梁貴人(漢和帝的親生母親)的姐姐上書,陳述當年梁貴人枉死之事。

大臣們也認為竇家做了這麼多不利於朝廷之事,竇太后不宜和章帝合葬,而且要把她的名號給去掉。

漢和帝下詔說:“竇家做了很多不守法規之事,太后卻經常自己減損。朕以母事之十年,有母子之恩,而且,以下貶上也不合適。”

所以,還是安排竇太后與漢章帝合葬。

因為自己的母親的梁貴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漢和帝追諡梁貴人為恭懷皇后,並重新改葬,葬禮規格按照竇太后。

漢和帝是個有良心的人。

他也有做得不太合適的事,就是在剿滅竇氏時,多借助了宦官的力量,後來一些國家大事,他也和宦官商量,這也開了個不好的頭。

可惜的是,漢和帝很早就去世了,去世時,只有二十七歲。

漢和帝去世後,由出生一百天的兒子繼位,史稱漢殤帝。

這麼小,怎麼當皇帝啊?

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讓我們下期再見。

材料來源:《後漢書·光武帝紀》《後漢書·顯宗孝明帝紀》《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後漢書·孝和帝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