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葉片紅是土壤中缺磷還是有病,有什麼方法使其恢復正常顏色?

東東89264


磷是植物體內核酸,蛋白質和酶等多種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磷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還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如果前期缺磷後期彌補其對玉米生長也是大受影響的。後期缺磷會導致玉米棒短小,呈彎曲形,過早出現禿尖,大多籽粒不飽滿。



玉米苗期葉片紫紅是典型的缺磷症狀,玉米苗期缺磷有兩種,一種是假缺磷,一種是真缺磷。這兩種缺磷情況在實際生產中均有發生。

假性缺磷:是指我們在播種前,旋地起壟時已經施入底肥或者與種子一起播下的口肥。其中就包括部分磷肥。這部分磷肥,通常按照種植戶對玉米產量要求來說,是完全可以滿足玉米整個生育期對磷肥的需求。



那麼為什麼玉米苗期還會缺磷導致葉片發紫紅呢?

原因:

.受氣候影響,比如春玉米,播種的早,在4月25日左右播種,氣溫低且乾旱,以及受除草劑影響。導致幼苗生長緩慢,根系發育較弱,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較低。因此也就造成了玉米苗期假缺磷的現象,這種情況,隨著氣候條件轉變,玉米下扎土壤里根吸收到磷肥時,其症狀也就自然改觀。

真缺磷:這種情況包括,1.土壤缺磷,比如紫色土壤,黃色土壤。即便我們施用過一定數量的磷肥,但是仍然滿足不了玉米生長對磷肥的需要。這種缺磷狀況多表現在玉米生長中後期。此時期補施肥料效果不大。



2.人為因素,其是指在實際生產中,沒有施用底肥,造成的缺磷症狀。這情況即便我們苗期補磷,其對玉米長勢,也會大受影響。這種情況我們可選擇溝施磷肥,及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兩種方法一同施用,效果可能會好一些。

您關心的就是我關注的,神農願與您一起探討交流,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關注謝謝。


神農35


如果玉米苗期葉片發紅可能是缺磷,也可能是缺鎂,但表現症狀有所差異,具體來了解一下。


一,缺磷

磷能促進植株體內可溶性糖類的儲存,因而能增強玉米這種高稈作物的抗旱,抗倒伏能力。

玉米磷素稍缺時,植株表現為矮化,嚴重缺磷時,葉片早起發紫或變紅,葉片尖端枯死並變暗褐色。缺磷現象在幼苗期表現最明顯,如果此時缺磷,後期的玉米果穗彎曲,粒行不整齊,禿頂嚴重,反之,磷素供應充足時,在苗期能促進根系發育,使根系早生快發,提高玉米的質量和產量。


二,缺鎂

鎂對光合作用有重要的作用,又是許多酶的活化劑,有利於促進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和呼吸作用。

缺鎂在玉米的幼苗期症狀明顯,上部葉片發黃,甚至在葉脈間出現黃白相間的條紋,老葉片尖端和邊緣呈紫紅色。

三,玉米對養分的要求及施肥

玉米的生育期短,生長髮育快,需肥較多,對氮磷鉀的吸收最多,其吸收量是氮大於鉀,鉀大於磷,且隨產量的提高,需肥量也明顯增加。

玉米在不同的生育期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總趨勢為,苗期生長量小,吸收量也少,進入穗期隨生長量的增加,吸收量也增多加快,到開花達到最高峰,開花至灌漿有機養分集中向籽粒輸送,吸收量仍然較多,以後養分的吸收逐漸減少。

另外,春,夏玉米各生育期對氮磷鉀的吸收總趨勢有所不同,中,低產田玉米以小喇叭口期至籽粒形成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最集中,開花至成熟期需要量也很大。

因此,種植制度不同,產量水平不同,在供肥量,肥料的分配比例和施肥時間也應有所區別,各有側重。

因此,我們在種植玉米時,一定要考慮玉米自身生長髮育特點及需肥規律,又要注意氣候,土壤,地力及肥料本身的條件,做到合理用肥,經濟用肥。

玉米的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合理配比,"三肥"底施,應促控結合,既要搭好身架,又要防止徒長,確保株壯,隨大,粒重,高產,不倒伏。


努力就好


目前春播玉米早的進入拔節抽雄階段了,晚的正處於苗期階段。

近期不少地方農戶反映諮詢玉米苗葉片乃至莖稈發紅發紫的問題。

經過詢問分析,原來都是低溫惹得禍。

玉米苗期最適溫度是多少?

玉米是喜溫作物,氣溫低於12℃時影響發芽,最適發芽溼度25~35℃。

土表溫度穩定在10~12℃是播種的最好時期,苗期溫度過低、過高對玉米生長都不利。

玉米苗期葉片乃至莖稈是怎樣出現發紅發紫症狀的?

玉米苗期根系尚不發達,紮根淺,低溫影響及田間溼度較大時,隨著土表溫度降低,會影響根系的正常機能代謝。

根系吸磷向地上部分輸送能力下降,葉片蛋白合成受阻,糖含量增加,形成了更多花青素,就會出現苗色發黃、下部葉片發紫發紅,嚴重的莖稈發紅及生長緩慢等缺磷現象。

對於玉米苗期葉片乃至莖稈是怎樣出現發紅發紫症狀,該怎樣預防?

低溫前可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過磷酸鈣溶液預防,對於土壤本身缺磷地區要注意重施磷肥預防。

發生後,及時加強管理,隨溫度回升,可慢慢恢復正常。

也可以及時葉面噴施1%過磷酸鈣溶液或0.2%~0.3%溶液+400~600倍液美洲星或海藻酸或氨基酸葉面肥。

能加快恢復並利於根系發達,生長健壯、葉片嫩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