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HKU

去香港旅行,我多半選擇住港島:先是灣仔的JJ,後是西營盤的華麗。後者距離港大(香港大學/HKU)只有一站地,吃完週記油膩的鹹蛋黃多士,我會心懷(對減肥的)愧疚,一路爬坡去那裡。或在學生會食堂喝杯奶茶,或是索性往裡走一圈,港大不大,很快就能走完,而且每次都會有新收穫。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週記的鹹蛋黃多士雖美味,卻是相當油膩

第一次去港大,是2014年的12月。彼時西港島線還未建成,我從灣仔搭乘小巴到位於半山的港大西閘(西入口)。

不同於內地大學的門禁森嚴,港大給我的第一印象,完全不像是個“大學”。事實上,正兒八經的“門頭”,也是在離開那一刻才看到。可以說,稀裡糊塗的,就進到了黃克競樓。對的,香港的大學,不少建築由社會賢達或商界捐贈,於是你會看到,用對我們而言尚且陌生的姓名來冠名的各棟大樓。

現在去港大,可以搭乘港島線到“香港大學站”。港大位於半山,地鐵站鑿山而建。從港鐵站大堂坐直達梯上到A2出口(正對黃克競樓),需要跨越70m的深度,於是香港大學站也成了香港最深、最大的洞穴式車站。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從這裡直達黃克競樓

港大站面向港大的區域,選擇了與港大百週年校園外牆相匹配的磚紅色,大堂和月臺用到青檸綠色,又與港大的綠色相映襯,因此往往會讓人分不清彼此。如果是工作日上午去港大,你可能會遇到長但井然有序的隊伍,等著依次坐直達梯上樓。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港大標誌性的綠色和港鐵站內香港大學標誌的青檸綠色交相輝映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港鐵站的一大特色,就是對應周圍建築、風俗做相應設計

黃克競樓是這些年我進出港大的首個打卡點。從A2口出,走過人行天橋就算是進入港大的區域了。往下走,有個露天平臺。平臺正對著,就是他們的學生會大樓,而一旁便是學生會餐廳。

餐廳在去年夏天重裝過,對外開放,可以用八達通自助支付或現金。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在裡面點上些東西吃。個人感覺,港大餐廳比中大的要好吃些,而且相比外面的茶餐廳,更便宜。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出得地鐵,從這裡往下走,便是黃克競樓及學生會食堂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去年重裝後的學生會食堂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餐牌,早餐19蚊起

在學生會餐廳歇腳後,可以往裡(西面)走,去看下學生會大樓。其實我不清楚你每次能看到什麼,我也是閒逛,漫無目的。折回後,則是圖書館、中山廣場和建築學院。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學生會大樓。以我對港大的認知,學生會在這裡影響力巨大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再往西,便是港大百週年校園和李兆基會議中心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這片全新區域的戶外景觀做得很漂亮

折返回來,自中山廣場的石階往南(往上)走,會經過蒙國平花園。這是個非常迷你的花園,裡面的楓香樹很茂密,幾乎就把整個花園給蓋住。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中山廣場,這片看上去不大的區域,其實是港大最大的廣場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圖書館,有部分區域是需要刷門禁才能進出的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蒙國平花園

港大的樓,是一棟接一棟的,往往你自己都未必意識到,卻已從這一棟去了那一棟。當你看著蒙國平花園時,就已從邵逸夫樓穿過黃麗松講堂到了邵仁枚樓,之後就是莊月明文化中心。

莊月明文化中心自下往上有單向自動扶梯,我選擇去走本身帶點蜿蜒曲折的樓梯,在每個拐角處看下風景。不必奇怪,港大是建在半山的,好比重慶,你往上走幾層,會發現又是個“平地”。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莊月明文化中心裡蜿蜒曲折的樓梯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上得樓梯,卻被那色彩斑斕的玻璃所吸引

莊月明文化中心和莊月明化學樓的中間,是儀禮堂。我第一次看到這排建築,就喜歡上了。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儀禮堂,回想一下,那裡曾是張愛玲的住處,會感慨時光的飛逝嗎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儀禮堂前的月明泉,記得要拾階而上

那是愛德華式建築,原本為宿舍,有三棟,如今只剩下梅堂和儀禮堂,用作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等。張愛玲寄居港大時,就曾住在這裡,作家龍應臺曾經也在這裡住過。

梅堂和儀禮堂前有個噴泉,名“月明泉”,是李嘉誠為紀念夫人莊月明設立的,我去過兩次,一次下雨,一次晴天,各有各的風情,值得駐足。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很有年代感的建築,絕大多數地方都不對外開放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這裡現在歸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使用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雨中的儀禮堂,變得肅穆了些

從儀禮堂往回走,穿過莊月明化學樓,可以順著車道經過樑銶琚樓抵達陸佑堂,即俗稱的本部大樓。當然,原路返回穿過蒙國平花園和中山廣場,也能抵達。

本部大樓的外部如今已是香港的法定古蹟,它由摩地爵士在1910年捐建,港大創校之初,那是唯一的建築。大樓同樣是愛德華時代的建築,又被稱為古典復興式建築,從Google地圖上看下去,呈田字形格局。大樓中間跳空,可以看到高近9m的棕櫚樹,北面有遮打爵士1930年捐建的鐘樓,是大學裡的標誌性建築。依山而建的兩翼,有紅磚和麻石搭建,還有兩層的巨型愛奧尼柱式及舍利安那式拱窗,加上文藝復興風格的花崗石柱支撐。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本部大樓,香港歷史不長,往往幾十年的建築就會被列為法定古蹟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從圖書館附樓進到本部大樓,先看到了這個標誌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看上去就是有些年紀的建築

記得有一次去,正好遇到考試,走廊裡坐著監考的老師,會提醒遊客小聲,但並不會阻止我們的行進。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長長走廊,值得慢慢來走過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挑空的中庭和標誌性的鐘樓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大樓裡摩地爵士像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本部大樓正門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中山廣場遠眺鐘樓

從本部大樓的北面出來,順著車道往西北方向走,就會回到西閘,搭小巴或港鐵離開。我在那邊坐過往赤柱的雙層巴士,全程經由香港島南面半山上行進(薄扶林道),因此當你坐在右側,港島南面的海景便盡收眼底。這一路會經過香港仔、黃竹坑、海洋公園、深水灣和淺水灣,當然也能遠眺南丫島。反方向呢?那就是自香港島由西往東,路過西環的海味街、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和銅鑼灣,盡覽港島的繁華去處。6月時,我特地去了西環泳攤,回程就搭乘大巴經灣仔回到紅磡,還順道去了理大。

港大不大,但建在半山上的它高低錯落,因此還是有點繞的。記得lily和我說過,她剛到那邊的前半年裡,也總是會走冤枉路。記得多年前逢週六會有學生義務導覽,但現在已停止。如果你打算自己去看一下,可以參考我的行進路線,同時附上Google Map的衛星圖像,也許會有所幫助。

「港島札記」HKU:從本部大樓、儀禮堂到百年校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