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换句话说: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这就是“木桶原理”,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在《红楼梦》贾府里,宁国府就是整个大家族的短板,任凭荣国府怎么努力都无法力挽狂澜。如果贾府能意识到或者善用“木桶原理”抓管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图解“木桶原理”




宁国府的短板多,社会关系、政治联姻比不上荣国府,是短板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用较少的篇幅穿插着描述了宁国府,但就这寥寥数句,已经说明宁国府存在诸多问题。

  • 【一】宁国府在社会上没有过硬关系,儿媳孙媳都不济,朝中也无人,关键时刻起不到帮衬作用,这些都是短板

冷子兴一席话这样说: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代不如一代,很大程度上在说宁国府。

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馀者一概不在心上。

贾敬炼丹痴迷到了什么程度呢?

起初去道观炼丹,后来根本不回家了,和道士们混在一处,追求长生不老。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贾敬


贾敬儿子贾珍自小没有受过父亲的教育,只有坏榜样,虽袭了父亲的官职,并不用坐班,只是吃酒行乐,狐朋狗友,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无人能管。

再看宁国府的香火,贾珍的正妻应该是亡故了,尤氏是贾珍的续弦,尤氏来自一个重组家庭,市井之家,尤老娘带着尤二姐、尤三姐嫁给了尤氏的爹。因家风不正,尤二姐、三姐与贾珍、贾蓉、贾琏之间的故事可谓蜿蜒曲折,柳暗花明又一村。贾珍之子贾蓉娶了养生堂宝抱来的弃婴秦可卿。

从这些婚姻关系来看,宁国府竟没有一房或者一脉和背景强大的家族有联姻,甚至是和家风不正、家境贫寒的人家结为亲家。

这些弊端在秦可卿命丧、凤姐大闹宁国府以及日后贾府被查抄时悉数尽显。

这些都是造成贾府树倒猢狲散的短板之一。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贾珍




  • 【二】宁国府人心涣散,董事长已经彻底不管家业,群龙无首

第一部分讲到作为宁国府的一把手贾敬,家里大小事情竟一概不管,家里想给他祝寿,他都婉言谢绝。可见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哪怕亲情、家族前途。

群龙无首,贾珍并不是个胸有大志的人,况且他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都很一般。

  • 贾珍有多无能?两件事可以看出。
  • 一是省亲别墅施工进展难倒贾珍。

元春娘娘省亲前,贾府盖了省亲别墅,让贾珍和贾琏负责施工监理,待到园子硬件全部盖好,贾政携一群清客来题匾额作对,贾珍作陪。游览到一半,贾政当即询问收尾工程的进展,贾珍答不上来,贾政不太高兴,贾珍赶忙去叫了贾琏来汇报,贾琏拿着随身携带的图纸,汇报了软件装修的进度、分别是什么物件,具体竣工时间,条理清晰分明。贾琏的完美汇报一下子就将贾珍的管理能力高下立现。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贾琏汇报工作进度


  • 二是宁国府丧事让贾珍乱了方寸。

秦可卿命丧天香楼,要举办葬礼,尤氏犯了旧疾,推脱办不了。贾珍只得一个人张罗,忙得晕头转向。

这些事,要是换成贾琏,必能办得妥妥帖帖,风风光光,这贾珍就显得无能了。没有办法,只能哭哭啼啼找王夫人求助,这才有了“凤姐协理宁国府”。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凤姐




  • 【三】主子们没有以德服人,瞧不上奴才,奴才也不愿忠心耿耿

凤姐和宝玉到宁国府就遇见这样一幕,焦大和贾蓉吵架。

焦大说了些什么?

  • ①痛骂贾蓉忘了本。
  • ②宁国府老一辈对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奴才们都礼让三分,现在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 ③我对你们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现在你们却恩将仇报。

焦大堪称服侍过贾府老一辈革命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待遇尚且如此,其余人更不必说,可见宁国府主子们并没有以德服人,下人们根本不服。

秦可卿归天,贾珍忙得焦头烂额,由此可见宁府下人竟无一人可用。

是真的没有人可用?还是没人愿意效劳,大家心知肚明。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焦大


在外人面前,贾蓉觉得丢脸啊,就命令下人将焦大绑起来,扔到马圈里头。

焦大一见这情形,连贾珍都骂了出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全给你们抖搂出来。

焦大的一席话直戳宁国府的痛处,就是说贾珍和秦可卿不清不楚,还外带编排了秦可卿和宝玉。

至于焦大是喝醉了之后胡言乱语泄私愤,还是真有贾珍和儿媳妇的丑事?众说纷纭。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秦可卿




二、宁国府不仅短板,还是烂板

  • 【一】 目前当家的贾珍胸无大志,只贪图眼前享乐,毫无建树

贾珍不懂得抓宁国府的管理,他组织狐朋狗友玩乐、为非作歹、赌钱吃酒、彩旗飘飘,已经不能满足于他的欲望。贾珍还是一个荒唐的父亲,完全不懂得教育孩子,他的恣意妄为造成了“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贾蓉邀请贾敬回府过生日

贾珍的肆意妄为造成了三个结果:

  • ①宁国府的下人们四处传主子的闲话,骂街,下人和尤氏以及贾蓉吵架。没有下级服从上级管理的秩序,乱了套。
  • ②对儿子贾蓉不留情面,一点小事大做文章,叫下人啐贾蓉,让儿子下不来台面,造成极坏的影响,让宁国府管理层的形象一损再损。
  • ③贾蓉之妻秦可卿不明不白身亡与贾珍有脱不开的干系,贾蓉却是敢怒不敢言。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贾蓉




  • 【二】主要问题根源都来自宁国府,各种作是烂板,也是贾府被查抄的原因

贾府败落的罪魁祸首和根源正是宁国府。

王熙凤早就点破了宁府的问题:宁国府有脸面的人不服从管束,而无脸面的人也不会上进。

  • ①贾珍和自己儿媳秦可卿不清不楚。
  • ②贾珍父子和尤家两个小姨子厮混。

贾敬炼丹失败,死在道观,在父亲丧葬期间,恰巧尤氏老娘带着尤二姐、三姐来投奔,贾珍和贾蓉垂涎两姐妹的美貌,成日厮混在一处。

  • ③贾珍喜欢年轻男子。

贾珍喜欢年轻男子,年轻到几岁?十五岁以下,养在一处,令人不齿。

因为上述原因,宁国府的肮脏名声早就传到了民间,宁府影响了整个贾府地位一落千丈。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贾琏、贾珍、尤三姐




  • 【三】秦可卿病逝是宁国府衰败的开始

盛大的秦可卿葬礼超规格与亏空

秦可卿的葬礼空前绝后,不仅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巨大,并且时间周期长。

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停灵七七四十九天时发丧,发丧时需要名声好看,还花了一千二百银子为贾蓉捐了龙禁尉。

平日里只有出项,进项少,只有官方收入,连四时祭祀和家塾已无开支,这次葬礼的花销奢靡至极,严重伤了元气,宁国府贾珍势必挪用公款。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秦可卿出殡

  • 秦可卿托梦暴露贾府外强中干
  • 贾家宁府的收入来自贾珍世袭官爵的官方进账;荣府进账有两方面:一是贾赦世袭官爵和贾政员外郎的官方进账,另有皇上对宁国公、荣国公每年的祭赏,还有贾府佃户的租金和年货

    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早就敲响警钟。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如今贾府赫赫扬扬,百年过去,一定要记得乐极生悲这句话。

    ②多搞投资没坏处。趁现在有钱,就在祖宅附近多买些田地和房产,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领导安排专人管理。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即便以后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久。

    ③三年过后,咱们这家里是另一番光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三件事警告贾府切不可只看眼前,不想长久之策,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树倒猢狲散’的俗语。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三、荣国府长板但盛不住水

    【一】背景强大,政治联姻成功

    荣国府这边各方面都强过宁国府。

    贾母出自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和贾府联姻;贾母的儿子娶了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的小姐,即王夫人;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嫁给了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这两代人已经将金陵四大家族全部实现了强强联手。

    贾母的女儿贾敏虽嫁出金陵,但夫婿也是巡盐御史林家,并不比金陵中的逊色,乃朝中重任官职,富甲一方。

    便是贾府中现在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

    王夫人的侄女儿王熙凤嫁了贾赦之子,家族内部也形成稳固的政治体系。

    宝玉衔玉而生,金陵一带没有不知晓的,都称荣国府为贵人之家。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北静王见宝玉




    • 【二】格局大,广交朋友,广撒种广收粮
    • 荣国府的外交成功

    前一节说到宝玉衔玉而生,连北静王都要专门将宝玉见上一见。

    北静王何许人也?因祖上与贾府有世交之谊,故从未以异姓相见,更不以王位自居。

    秦可卿出丧,他看在荣府的面子上特设路祭,在路旁高搭彩棚,哀悼吊唁。

    再者贾政自幼受贾母的影响,喜欢读书交朋友,忙于朝中之事,江湖上又结交了一些清客,可谓广结人脉。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贾政和众清客在一起


    • 荣国府不光结交朝中人士和江湖人士,和下人们的关系也比较好。

    贾母自不必说,从不摆架子,无论是下人们、清虚观小道士、刘姥姥,都善待众生,是个三观很正的一家之长。

    无心插柳柳成荫,和市井刘姥姥成了好友,谁成想竟成了贾府的救命恩人,正所谓佛曰: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赖大一家转正,新修了园子,宴请贾母一家欢聚,一个外管家已经财力物力雄厚,可见以前没少受荣国府庇佑,且懂得感恩说明荣府对赖大家也不赖。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贾母和赖嬷嬷


    • 荣国府一房广结善缘,朋友多,关键时刻都成了宝贵生机。

    贾府当时被查抄就立刻有人来救。

    西平王、北静王都来力保,虽家产尽收,但过一段时日返还了一部分,还恢复了贾政的官职。人免了死罪,只是被送去流放。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北静王和西平王携手讨论如何解救贾府

    北静王爷道:“政老,方才老赵在这里的时候番役呈禀有禁用之物并重利欠票,我们也难掩过。这禁用之物原办进贵妃用的,我们声明也无碍;独是借券,想个什么法儿才好。如今政老且带司员实在将赦老家产呈出也就了事,切不可再有隐匿,自干罪戾。”贾政答应道:“犯官再不敢。但犯官祖父遗产并未分过,惟各人所住的房屋有的东西便为己有。”两王便说:“这也无妨。惟将赦老那一边所有的交出就是了。”

    这一段已经说明问题,朝中有人好办事,保全了荣府,一是祸端实在宁。二是贾政这边的确有过硬的关系。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北静王和西平王前来解救




    • 【三】荣国府虽然有诸多问题,但总体相对团结,目标一致

    荣国府一家之主为贾母,实际上,荣宁两府关键时刻还是听贾母的号令,在被抄之后体现得特别明显。

    • 荣国府董事会成员均为得力干将,也舍得放手用人。

    贾政虽不管家事,关键时刻必听贾母,出席会议商量对策,是个执行力相当强的董事会成员。王夫人虽不管琐事,但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威严不容小觑。

    • 荣国府一级对一级负责,管理体制相对健全。

    贾琏、凤姐,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强强联手,大小事务办得顺利妥当。

    李纨之前也是得力干将,只不过丈夫早逝后,一心教育贾兰,渐渐隐退。但在凤姐抱恙之时重出江湖。探春虽是贾政妾室赵姨娘所出,但是拜了王夫人为嫡母,也委以重任。宝钗作为王夫人外甥女和未来儿媳,作为协理。三人强强联手,荣国府管理人才辈出。

    • 不仅如此,下人们也毫不逊色。

    贾母学院里人才辈出:元春、宝玉、探春、鸳鸯、袭人、紫鹃、晴雯都出自这里,基本都做了各院的首席大丫鬟,是各院领导的得力干将。


    荣府也有自身的问题,但是好过宁府太多。

    元春省亲和建造大观园的亏空;荣府贾琏,贾赦的问题,王熙凤放高利贷私吞的问题。


    宁国府是贾府的管理短板,善用“木桶原理”或许能避免树倒猢狲散

    官府抄贾府



    综上:奈何天认为,贾府的树倒猢狲散探春一针见血:“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宁府的短板和烂板是造成贾府树倒猢狲散的最本质原因。贾府被抄是政治原因,虽然元气大伤,但根基还在,是若一家人补齐短板,精诚团结,势必可以渡过难关,更何况贾母已经倾囊相授,只是大家并未觉醒,最终还是没办法光复前景,贾府大厦倾覆。


    by 原创作品,若发现有人抄袭、洗稿,立刻举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