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消失”50天的李子柒,终于更新视频了,这次呈现的是中国的一门传统工艺,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是我们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李子柒将这门工艺展现出来,再一次赢得一片喝彩。

正如一位网友说的那样:蓝印花布,看到的是手艺,勾起的是记忆,感受的是传承,体会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完美诠释!

看到蓝印花布,我突然想起一个地方来。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似水年华——乌镇。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过去的乌镇,是江南水乡,是黄磊和刘若英主演的电视剧《似水年华》拍摄地,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是蓝印花布的生产地之一。

近年来,世界互联网大会选在了乌镇召开,《奔跑吧兄弟》也在这里取景拍摄,乌镇戏剧节更是成了黄磊愿花一辈子去做的事儿。

我去乌镇的时候还是10多年前,那时候,主要的景区只有东栅,西栅景区还在开发。

如今,10多年过去了,乌镇的桥,乌镇的蓝印花布和茅盾故居,以及黄磊和刘若英的《似水年华》,就像一幅幅精彩纷呈的画面,印记在了我的脑海里。


1.似水年华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你来了,我来了,我知道你会来,我知道你知道”——《似水年华》

知道乌镇,是因为黄磊和刘若英的电视剧《似水年华》,也是因为看了《似水年华》,让我生出一定要来乌镇的想法。

《似水年华》讲述的是由黄磊主演的文和由刘若英主演的英之间隔山隔水的爱情故事。

在乌镇,有一个的图书馆叫东山书院,书院里有一个老馆长齐叔,守着内心的秘密,耗尽一生光阴守在这里。

黄磊扮演的管理员文,是北大硕士毕业的高材生,因为感情挫败,或者因为内心对故乡的那份眷恋,也选择回到故乡与齐叔做伴,终日整理馆藏的大量古籍。

古镇里还有一位二十岁的少女默默,就如她的名一样,默默地爱着文。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但是,一次盛大的时装外景拍摄打破了乌镇往日的宁静,来自台湾的时装设计师英,在书库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面,与文不期而遇。

从此开始了一场隔着山和水的爱情故事。


其实,《似水年华》的故事非常平淡,正如人民网评的那样:


《似水年华》可以用一个“淡”字来形容,语言平淡、故事平淡、人物平淡、爱情平淡、节奏平淡。

但我偏偏就喜欢上了,加上有乌镇这样一个古旧、幽静的古镇加持,便觉得那里可能是世界上最适合抒情的地方


2.乌镇的桥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说起江南水乡,脑海里就会涌向一个词,小桥流水,桥是江南古镇不可或缺的,乌镇也不例外。

乌镇现在的桥有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据说,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

印象最深的桥是逢源双桥,逢源双桥位于东栅景区入口不远,旁边便是财神湾畔。之所以叫逢源双桥,顾名思义,就是有两个入口,走到这里,导游一定会告诉你,这桥有“左升官,右发财”的说法,大家可根据自己心中所求选择。

对了,这桥也是《似水年华》中男女主角经常出现的地方。


3.宏源泰染坊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

李子柒的视频里面,从一颗蓼蓝种子到两次收割打靛、起缸、染布、做蓝印花布 、蜡染,直到后面的做成成品,真的耗时耗力。

就拿制作蓝泥来说吧,要将布染成蓝色,需要把蓼蓝收割后加清⽔浸泡出颜⾊,再进行打靛过滤成“靛青”,(即靛蓝,就是我们平时喊的蓝泥)

李子柒说,视频里差不多用了60来斤草,最后才做成那两罐蓝泥,三斤不到。


乌镇的宏源泰染坊,就是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

据悉,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东栅。

在宏源泰染坊,游客们可以看到传统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也可以在边上的店铺中买到蓝印花布的成品。

记忆中,边上还有一家蓝印花布原料作坊,有人在纺纱线、织棉布什么的。

最震撼的还是当我站在挂满蓝印花布的架上下,风一吹,靛蓝的花布随风飘扬,那场景,一辈子都忘不了。


4.茅盾故居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1981年3月14日,病中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先生致信作协书记处: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说起茅盾文学奖,就不得不说文学巨匠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子夜》《春蚕》《夜读偶记》等。

茅盾故居就坐落在乌镇的东栅景区内。


一转眼10多年过去了,里面的陈列早已经忘记,我只能根据网上搜的内容给你们介绍了:


茅盾故居是嘉兴市迄今唯一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约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故居包括卧室、书房、餐厅等建筑,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当时在这里还闹过一个笑话:

我当时跟着一个旅行团在这里参观,因为看得太过入迷,导游一行人走了我都不知道,后来还是导游回过头来找我,才跟上队伍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关于乌镇最深的印象就这些了。

詹宏志《读书与旅行》一书的书封上有这样一段话:

一生志在做一个永远的前行者,述说玩味世界的惊喜,永远徜徉在书中,走在路上,每当回忆起曾走过的一个美好地点时,可以骄傲地说出,我来过,我看过,我了解。


乌镇,我来过,我看过,我了解过。


谢谢您的阅读!

李子柒消失50天后回归,出境的蓝印花布让我仿佛回到了水乡乌镇


注:图片源自网络、部分内容参考360百科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本号点击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