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黃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的橋山,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嚮往和參拜的神聖之地。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我們來到這裡,首先見到的是一塊高聳的大石,上書"黃帝陵"三個大字,旁邊表示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過了軒轅橋,我們彎腰垂首一步一步向軒轅廟走去,石階就是這麼建設的,彷彿給人造成一種朝拜的形式。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到了軒轅廟前,六柱撐著一面坡的銀瓦,門梁正中懸掛著一副黑色匾額,上書三個金黃大字——軒轅廟。左右楹柱懸掛著黃底黑色龍圖騰。內柱楹聯:"院內千秋柏,祥雲浮紫閣;亭中誠心人,喜氣繞朱軒。"外柱楹聯:"開天闢地,始祖神聖通四海;人文光輝,千秋永照遍九州。"點出了軒轅廟的景緻、歷史與作用。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進入廟門,迎面撲來一株蒼勁的古柏,樹枝虯龍盤繞,樹根裸露錯節,綠葉如傘似蓋,樹旁立有一碑,上書"黃帝手植柏",還有介紹:"此柏高58尺,下圍31尺,中圍19尺,上圍6尺,為群柏之冠------距今約有五千餘年。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詩云:'七摟八拃半,疙裡疙瘩不上算'。"據說是全國最大的柏樹,被稱為"百樹之王",又有"世界柏樹之父"美譽。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過了"夸父追日"石,就到了"誠心亭",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即原來的過亭,整冠備祭之處,楹聯寫道,"誠朝聖地人文祖,心寄神州兒女情",與門口內柱的楹聯就相應起來了。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廣袤幅員三萬裡,悠長曆史五千年。"到了碑亭,歷代碑刻,更是琳琅滿目,遠的不說,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近的有孫中山的題詞,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蔣介石的題字,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毛澤東的祭文,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鄧小平的題詞。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院內碑廊,也是如此,比比皆是,還有香港、澳門迴歸紀念碑。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特別是"黃帝腳印"石,上面兩隻巨大的足窩,顯示出人類文明開拓者留下的足跡。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又是一個奇特的柏樹展現在眼前,這就是"掛甲柏",又稱"將軍柏"。樹旁石碑介紹:"漢武帝徵朔方還,掛甲於此。"相傳,漢武帝率大軍北征匈奴,班師還途徑橋山黃帝陵,登山行祭祀大禮,隨手將鎧甲掛在這棵柏樹上,從此,留下了斑斑鎧甲的烙印。據說,每逢清明時節,該樹斑痕中還會流出樹汁,結成串串瑩瑩的樹球,像是掛滿珍珠。這樹也有二千多年,是漢武帝謁陵的歷史見證。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到了大殿,門口高懸"人文初祖"匾,左右有聯:"祖功擇百世,宗德潤千秋",殿內供有黃帝神位。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締造者,他開創了古代文明之先河,他教人們伐木築屋,以避風雨,他的妻子嫘祖是養蠶抽絲能手,她教人們桑織製衣,以遮身體,還有探索醫藥為民治病,如中醫的"岐黃術",《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都是他的創造。所以"人文初祖"四個大字,是對他最恰當的評價。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後面新建的祭祀大殿,更是莊嚴雄偉,古樸典雅。浩大的廣場,花崗石鋪就,陳設有"三山五嶽"石,四周有九對青銅牛鼎,左右聳立有三出石闕。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正中大殿左右雙雙立柱撐起,中間也是六柱,兩柱是龍圖騰,四柱是楹聯頌語,橫額懸掛著一條長長的會標,"某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柱與柱之間無牆,上覆巨型覆鬥屋頂,中央有一圓形天光,反映出我國古代"天圓地方"的理念。地面採用青、紅、白、黑、黃五種彩石鋪砌,寓意傳統的"五色土"。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大殿上位依舊佇立著依據漢畫石放大的黃帝石像。每逢清明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在此舉行隆重的祭祀大典,祭奠黃帝。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出了軒轅廟,沿盤山公路以及石階直上橋山之巔,沿途經過全國最大的古柏群,約有八萬兩千多株。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崩,葬橋山"。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橋山,因其形而得名,與黃帝陵建造的位置也有很大關聯。黃帝陵龍珠在頷,正是橋山向南突出,沮水從東、南、西三面環繞之地。站在沮水邊向上仰望,只見山勢拱起,宛如一座橋,故名。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又有龍騰之說。整個橋山面積5800餘畝,山環水抱,古柏參天,宛如一條巨龍盤空而遊,軒轅廟為龍尾,黃陵縣城為左後爪,龍灣為前右爪,鳳嶺為前左爪,盤龍崗即是龍頭,左右龍角柏,樹形奇異,軀幹盤旋,黃帝陵恰在龍口含珠處。總體建築,以陵為中軸線,"左青龍,右白虎",體現出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內涵。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穿過幽深的古柏林,路旁立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石碑,再往前走,就到了黃帝陵。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只見一座四角形祭亭,紅柱翹簷,四角飛揚,內柱楹聯:"中華國脈承龍脈,黃帝英魂壯民魂。"上面橫幅"緬懷始祖軒轅黃帝"。亭中矗立"黃帝陵"墓碑,為郭沫若所書。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亭後即是陵墓,高三米多,周長近五十米,磚砌花牆護轉,四周古柏簇擁。祭亭與墓冢之間還有一碑"橋山龍馭",是明人唐奇的遺墨。傳說,黃帝在此乘龍昇天。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黃帝陵前三十米處,是"漢武帝仙台"。傳說,漢武帝前來祭陵,聽說這裡是黃帝乘龍昇天之處,不由也想自己成仙,就令把土臺加高三級,登臺祈仙。如今倒成了登高縱覽黃帝陵的最佳之處。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炎黃子孫祭奠黃陵的歷史悠久,早在漢武帝之前,秦靈公就開了祭祀黃帝的先河,自漢武帝親率大軍祭典黃帝陵後,更成了國家的大典之一。從此,歷代皇帝都非常重視這一祭祖禮儀。據不完全統計,歷代祭文刻成碑文的就有30多通,僅"御製祝文"就達26通。近代祭文也妥善保存。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特別是自1980年恢復祭陵活動以來,每年清明民族掃墓之時,國家的各級政府官員、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紛紛彙集在黃帝陵前,拜謁追念始祖。"世人皆有祖,中華炎黃孫。歲歲祭黃陵,拳拳念祖心。走遍天涯路,不忘中國根。"


祭奠   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

清明將至,抗疫將勝,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們祖先的中醫藥典,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讓我們不忘中醫先祖——《黃帝內經》,再一次掀起祭典黃帝陵的高潮。"四海同朝聖,中華祖輩情,橋山龍角下,俯首祭黃陵。"

九口2020-3-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