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这首小诗,将山村女子的活泼可爱,写得呼之欲出,妙趣横生

王建(768年至835年),中唐诗人,他的一生经历颇丰,但可以划分三个阶段:788年左右开始游学,797年从戎,开始军旅生涯,813年开始为官。不同的阶段,接触了社会不同层次的人,因而他的作品更加贴近现实。

王建自幼家境清苦,度过了一个不知读书为何物的快乐童年,到了大一些时候的少年,他还是非常淘气,俗话说顽皮的孩子都聪明,这时的王建,开始在文学上表现出超出同龄孩子的很大变化,17岁时他认识了一生的挚友张籍,开始了同窗十年的学习。

王建对寄情山水非常向往,但家境原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愿望,三十岁时王建从军,这期间让他对战争的残酷有了认识,良好的文学功底,他随即写出了很多关于军旅题材的作品。

王建的这首小诗,将山村女子的活泼可爱,写得呼之欲出,妙趣横生

直到813年,王建45岁才开始为官,做了个县丞,他的官职令他“终日忧衣食”,晚年生活也是非常拮据。为官期间,他深入百姓中间,体会他们的苦与乐,获取了大量平民百姓的生活素材,他的作品贴近现实,主人公都是普通的百姓。今天我们一起分享的这首《雨过山村》就是这个阶段创作的。

雨过山村

唐代: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王建的这首小诗,将山村女子的活泼可爱,写得呼之欲出,妙趣横生

《雨过山村》这首四句小诗,是他去山村游玩时所写,格调非常清新有趣,真实自然,反映了山村百姓生活的一角,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也只有对百姓的疾苦有深入了解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诗中的“竹溪”指小溪旁边长着翠竹。诗人走到小山村时,雨下了起来,隐隐约约的传来鸡鸣声,诗人想,大概就是山村这一两户人家的。小溪两侧生长着青翠的竹子,木板桥年代已久的原因,已经有些歪歪斜斜了。

诗人用了“雨里”“鸡鸣”“竹溪”“板桥”四组简单而用常见的词,就把一个小山村如诗如画的美丽和幽静,真实和自然的表现了出来,满是浓郁的生活气息。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这两句中的“村姑”是指农家的媳妇和婆婆,也有称为姑嫂。“相唤”,就是互相呼唤。“浴蚕”是指将蚕放在盐水中,选出的最好的蚕。“中庭”指庭院中间。

诗人看到非常有趣的一幕,村姑和少妇两个女子互相呼唤对方,我们一起去浴蚕吧,不要闲着看院子中间的栀子花了。这种场景只有深入到他们中间,才能写出这样贴近生活并栩栩如生的诗句吧。


王建的这首小诗,将山村女子的活泼可爱,写得呼之欲出,妙趣横生

王建的《雨过山村》宛若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前两句写景,诗人随意几笔,便勾画出山村的自然之美,后两句写人,把两个女子活泼可爱的样子,写得呼之欲出,妙趣横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