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k*p模型的入門基礎教程

注:本文來自知乎用戶"若有人兮"的原創文章,經授權轉載。歡迎大家關注他。原文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1383396。

最近對k.p模型很感興趣,但是找了很多資料,翻了很多書發現講得都很簡略,沒有什麼實操性。在各種請教別人之後,終於自己重複出來經典的硅的Dresselhaus–Kip–Kittel (DKK) 3帶哈密頓量。鑑於網上對這部分資料介紹較少,現在對想學又苦於找不到資料的同學,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 (歡迎留言討論和批評指正)。

https://pan.baidu.com/s/1iCIjPvzxoEbMsfOBG2v4Nw

本文目標:從零開始以晶體 價帶Γ點三重簡併的Bloch波函數為基,構造出金剛石結構晶體的k.p effective Hamilton。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k.p模型。

(也可以看看https://www.iue.tuwien.ac.at/phd/windbacher/node32.html)

單電子Schr¨odinger equation寫為: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其中H為: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第三項為自旋軌道耦合項,本文先忽略。上面波函數為Bloch形式: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代入化簡得: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其中: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可以看到我們在Γ點,以Bloch函數為基矢,在H(k)中,Hk,p可看作對H的微擾,所以k.p method本質為微擾論。

下面進入正題,對具有diamond結構的晶體,它們在Γ點附近靠近費米麵的能帶長這樣: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該表格如何得到參考:石墨烯Dirac點的群論解釋)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那麼現在我們考慮二階微擾, 有公式: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似乎還是有36個參數,而且形式貌似更復雜了。但是這是由我們研究的問題決定的,當我們不是構造3 bands medel, 繼續擴充我們選擇加入基矢的能帶時,或者體系對稱性比較低時,很多矩陣元可以用這種方法寫成比較簡單的形式。

下面貼一些Mathematica的推導過程:

首先是構造群表示: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然後利用這些表示矩陣約化H(k):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反覆約化,得到最終形式,只剩三個獨立參數(放大看):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對比一下書上的結果,一模一樣,有沒有: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總結一下操作步驟就是:

1. 利用basis function寫出體系所屬群的表示矩陣。

2. 利用選擇定則確定各個矩陣元的形式(k的多項式),設置一系列參數。

3. 利用公式

构造k*p模型的入门基础教程

約化哈密頓量,得到獨立參數。

References:

1. Lok C. Lew Yan Voon · Morten Willatzen, The k·p Method

2. M.S. Dresselhaus G. Dresselhaus A. Jorio, Group Theory-Application to the 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另外推導k.p effective Hamilton時用到的工具:Matlab, Mathematic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