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一位历经变革的思考者


《沉默的大多数》:一位历经变革的思考者

实话实说,王小波,这位传奇作者,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振,我是抱着失望的态度来看书的。

开始确实是有点失望的,作者对于那场历史大变革,给出了立场坚定的厌恶,我知道它是对的,但我看得有点烦。

但看着看着我就释然了,他经历了这样的一生,难以避免地对印象最深的经历刻骨铭心,反复思索,相反是我太刻薄了,才会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期望。

也是因为很快,作者的内容就已经转移到其他方向了,我也得以耐着性子继续看,因此收获颇丰。

尤其是在突破期望以后,我反而有点喜欢他了,尽管还有很多观点相左。

一句话简介

历经沧桑的思考者,娓娓道来。

阅读推荐

这种书,就是我们常说的输出私货了,但我反而很喜欢。

建议和我一样的人,一定要看一看,可以持异议,但也要看看不一样的想法。

书不长,都是一篇篇杂文,由于娓娓道来的慢节奏,读起来是不费力的,如果还是没有欲望,先看看下面我的精选再做决定。

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关于国学的那篇《我看国学》,真的是不谋而合。总有很多人说,XXXX东西都在两千年前的老祖宗的智慧里,我都想呸,那只是为了自己辩护而引用甚至曲解,我一度认为国学大师都是骗子,老祖宗的东西值得看一看,但是没有自己的思考无脑用,能有什么价值。两千年了!时代变了,大人!

最讨厌的就是《椰子树与平等》,看得我生气了!故事是说诸葛亮告诉云南的野人要仁义礼智信加入中华大家庭,野人不干,诸葛亮就把他们的椰子树砍了!从此云南就没有椰子!有没有点常识啊?诸葛亮在东汉时期,有条件去云南吗?宋明清时候那里还是蛮夷之地!砍完椰子就从此两千年不长了?气得我笑出声来,作者也是自诩理科背景的!这里我看到的只有文人的酸,为了自己的观点输出,啥玩意儿都信!批判僵化的封建社会没问题,诸葛亮可是东汉,那是中国还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而且诸葛亮也不是儒家啊!

如果有人说这就是真的,欢迎用证据来打我脸。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资源陷阱,我以后会和大家一起聊聊。

经典节选

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 人可以从环境中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又成为他行动的动力。比方说,冷天烧了暖气觉得舒服,热天放了冷气又觉得舒服,结果他就要把房间恒温到华氏七十度,购买空调机,耗费无数电力;骑车比走路舒服,坐车又比骑车舒服,结果是人人买汽车,消耗无数汽油。由此看来,舒服了还要更舒服,正是西方人掠夺自然的动力。这在控制论上叫做正反馈,社会就相当于一个放大器,人首先有某种待满足的物欲,在欲望推动下采取的行动使欲望满足,得到了乐趣,这都是正常的。乐趣又产生欲望,又反馈回去成了再做这行动的动力,于是越来越凶,成了一种毛病。

(我很同意,如果能换掉几个贬义词换成中性词就好了,这就是人类进步的内因,是我们的财富。)

>> 玩过无线电的人都知道,有时候正反馈讨厌得很,状似抽风:假如话筒和喇叭串了,就会闹出这种毛病,喇叭里的声音又进了话筒,放大数百倍出来再串回去,结果就是要吵死人——行话叫做“自激”。在我们这里看来,西方社会正在自激,舒服了还要更舒服,搅到最后,连什么是舒服都不清不楚,早晚把自己烧掉了完事。这种弊病的根源在于它是个欲望的放大器——它在满足物欲方面能做得很成功,当然也有现代技术在做它的后盾。孟老夫子当年就提出要制止这种自激,提出个好东西,叫做“仁义”。仁者,亲亲也,义者,敬长也,亲亲敬长很快乐,又不毁坏什么,这不是挺好的吗?(见《孟子·离娄上》)

>> 中国的传统道德,讲究得过了头,一样会导致抽风式的举动。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在这方面也是个放大器。人行忠孝节义,就能得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美名,这种美名刺激你更去行忠孝节义,循环往复,最后你连自己在干什么都搞不清。举例言之,我们讲究孝道,人人都说孝子好。孝子一吃香,然后也能导致正反馈,从而走火入魔:什么郭解埋儿啦,卧冰求鱼啦,谁能说这不是自激现象?再举一例,中国传统道德里要求妇女守身如玉,从一而终,这可是个好道德吧?于是人人盛赞节烈妇女。翻开历史一看,女人为了节烈,割鼻子拉耳朵的都有。鼻子耳朵不比头发指甲,割了长不出来,而且人身上有此零件,必有用处,拿掉了肯定有不便处。若是为“节烈”之名而自杀,肯定是更加不妥的了。此类行为,就像那条抽风的海豚。

(这段有点过度批判了,忠孝仁义本就是社会规则的一种,只是慢慢被淘汰了,但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依然很重要,这也是我们现在应该重视道德教育的原因。只是封建后期,落后了而已,僵化了而已,过度了而已为批判而批判,没啥意思,不考虑历史进程,动不动就中国人中国人的。)

◆ 我看国学

>> 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老先生有时候也鬼头鬼脑,那就是“子见南子”那一回。出来以后就大呼小叫,一口咬定自己没“犯色”。总的来说,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至于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

(我第一次在书上看到这样的,但是很喜欢,因为我一直这样认为)

>> 《孟子》我也看过了,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绅士的作为。至于他的思想,我一点都不赞成。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把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

(说得有点过了吧!)

>> 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就算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因为“文革”里我也背过毛主席语录,所以以为,这个调调我也懂——说是诵经念咒,并不过分。

(非常同意,总有很多人说,XXXX东西都在两千年前的老祖宗的智慧里,我都想呸,那只是为了自己辩护而引用甚至曲解,我一度认为国学大师都是骗子,老祖宗的东西值得看一看,但是没有自己的思考无脑用,能有什么价值。两千年了!时代变了。)

>> 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 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非常同意,考据然后强行解释,做一些无聊的阅读理解,毫无意义。)

◆ 智慧与国学

>> 中国人还认为,求学是痛苦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童不仅要背四书五经,还要挨戒尺板子,仅仅是因为考虑到他们的承受力,才没有动用老虎凳。学习本身很痛苦,必须以更大的痛苦为推动力,和调教牲口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夫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但他老人家是圣人,和我们不一样。再说,也没人敢打他的板子。从书上看,孟子曾从思辨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春秋以后到近代,再没有中国人敢说学习是快乐的了。一切智力的活动都是如此,谁要说动脑子有乐趣,最轻的罪名也是不严肃。

(我还是觉得,学习固然有乐趣,也需要毅力,毕竟有乐趣是极少的情况。)

>> 我们这些人现在就无事可干,只能静待外国物质文明破产,来投靠我们的东方智慧。这话梁任公一九二〇年就说过,现在还有人说。洋鬼子在物质堆里受苦,我们享受天人合一的大快乐,正如在天堂里的人闲着没事拿人间的朋友磕磕牙,我们也有了机会表示自己的善良了。

(这个讽刺很有趣了。)

◆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 由此可见,我姥姥在村里时,四十户人家、一百多条驴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当然,我在村里时,一百多户人家没有驴,也符合经济规律。前者符合省钱的规律,后者符合就业的规律。只有“一百户人家加一百条驴”不符合经济规律,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事可做。于是,驴子就消失了。

(这可不符合经济规律,驴子成本低,节省下来的时间干啥不好呢?)

>> 我认为中国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结果不但是人,连驴和猪都深受其害。假设一切现实生活中的不满意、不方便,都能成为严重的问题,使大家十分关注,恐怕也不至于搞成这个样子,因为我们毕竟是些聪明人。虽然中国人是如此的聪明,但是布罗代尔对十七世纪中国的物质生活(包括北京城里有多少人靠捡破烂为生)做了一番描述之后下结论道:在这一切的背后,“潜在的贫困无处不在”。我们的祖先怎么感觉不出来?我的结论是:大概是觉得那么活着就不坏吧。

(生产力发展会形成制度,制度初期会帮助生产力发展,后期会就是阻碍,这时候就需要变革,没有变革是顺顺利利的,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不是中国特有。)

◆ 人性的逆转

>> 人应该追求智慧,这对西方人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道理;苏格拉底甚至把求知和行善画上了等号。但是中国人却说“难得糊涂”,仿佛是希望自己变得笨一点。

(难得糊涂是这意思?这不是抬杠吗?)

>> 中国人以为,人的主要情感是亲亲敬长,就不重视这种问题。这两种想法哪种更对?当然是前者。现在还有人说,西方人纲常败坏,过着痛苦的生活——这种说法是昧良心的。西方生活我见过,东方的生活我也见过。西方人儿女可能会吸毒,婚姻可能会破裂,总不会早上吃两片白薯干,中午吃两片白薯干,晚上再吃两片白薯干,就去挑一天担子,推一天的重车!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

(哲学家只是喉舌,指望他们带动社会进步,苏格拉底也没做到啊!看过《理性乐观派》的就明白,技术爆发,驱动力不是政府,不是专利保护,不是科学家,更不是哲学家了,很可能是底层的一点点技术改进,珍妮机蒸汽机,都是这样)

>> 在七十年代,发生了这样一回事:河里发大水,冲走了一根国家的电线杆。有位知青下水去追,电杆没捞上来,人也淹死了。这位知青受到表彰,成了革命烈士。这件事引起了一点小小的困惑:我们知青的一条命,到底抵不抵得上一根木头?结果是困惑的人惨遭批判,结论是:国家的一根稻草落下水也要去追。至于说知青的命比不上一根稻草,人家也没这么说。他们只说,算计自己的命值点什么,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崇高。坦白地说,我就是困惑者之一。现在有种说法,以为民族的和传统的就是崇高 的。我知道它的论据:因为反民族和反传统的人很不崇高。但这种论点吓不倒我。

(这个故事在书里出现了三四次,可见作者怨念极深。)

◆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 法国人在《马赛曲》里唱道:不自由毋宁死。这话有人是不同意的。不信你就找本辜鸿铭的书来看看,里面大谈所谓良民宗教,简直就是在高唱:若自由毋宁死。《独立宣言》里说:我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话是讲给英国皇上听的,表明了平民的尊严。这话孟夫子一定反对,他说过: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又简直是宣布说,平民不该有自己的尊严。总而言之,个人的体面与尊严、平等、自由等等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没有的,有的全是些相反的东西。

(一直谈尊严、平等、自由什么的,我是无感,辜鸿铭也没那么不堪。)

◆ 椰子树与平等

>> 野史是不能当真的,但云南现在确实没有椰子,而过去是有的。所以这些椰树可能是诸葛亮砍的。假如这不是耍野蛮,就该有种道义上的解释。我觉得诸葛亮砍椰树时,可能是这么想的:人人理应生来平等,但现在不平等了,四川不长椰树,那里的人要靠农耕为生;云南长满了椰树,这里的人就活得很舒服。让四川也长满椰树,这是一种达到公平的方法,但是限于自然条件,很难做到。所以,必须把云南的椰树砍掉,这样才公平。假如有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可以拉平:一种是向上拉平,这是最好的,但实行起来有困难;比如,有些人生来四肢健全,有些人则生有残疾,一种平等之道是把所有的残疾人都治成正常人,这可不容易做到。另一种是向下拉平,要把所有的正常人都变成残疾人就很容易,只消用铁棍一敲,一声惨叫,这就变过来了。诸葛先生采取的是向下拉平之道,结果就害得我吃不上椰子。在云南时,我觉得嘴淡时就啃几个木瓜。木瓜淡而无味,假如没熟透,啃后满嘴都是麻的。但我没有抱怨木瓜树。这种树内地也是不长的,假如它的果子太好吃,诸葛先生也会把它砍光啦。

(看得我生气了!故事是说诸葛亮告诉云南的野人要仁义礼智信,野人不干,诸葛亮就把他们的椰子树砍了!有没有点常识啊?诸葛亮在东汉时期,有条件去云南吗?宋明清时候那里还是蛮夷之地!砍完椰子就从此两千年不长了?气得我笑出声来,作者也是自诩理科背景的!这里我看到的只有文酸。)

◆ 有与无

>> 现在可以说到我自己。我从小就想写小说,最后在将近四十岁时,终于开始写作——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因为这个缘故,我的生活看似平淡,但也不能说是“无”。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人在年轻时,心气总是很高的,最后总要向现实投降。我刚刚过了四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年龄上给自己做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我总觉得,我这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可能战斗者就是这样吧!感动自己?)

◆ 拒绝恭维

>> 现在我提起这些事情,绝不是想说这些朴实的人们有什么不对,而是试图说明,人经不起恭维。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东西南北,撒起癔症来。我猜越是生活了无趣味,又看不到希望的人,就越会竖起耳朵来听这种于己有利的说法。

(这倒是很对,适用于所有人类。)

◆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 照此看来,我外甥决心选择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以此净化灵魂,达到艺术的高峰,该是正确的了。但我偏说他不正确,因为他是我外甥,我对我姐姐总要有个交待。因此我说: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万;玛瑞·凯瑞也没在南方的种植园里收过棉花;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因为我外甥是个聪明孩子,他马上就想到了,虽然开掘出艺术的源泉,却不是自己的,这不合算——虽然我自己并不真这么想,但我把外甥说服了。他同意好好念书,毕业以后不搞摇滚,进公司去挣大钱。

(作者说自己不这样想,其实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 我看“老三届”

>> 他向我坦白说,对自己的这个残疾,他一直没有平常心:我在娘胎里没做过坏事,怎么就这样被生了下来?后来大夫告诉他说,这种病有六百万分之一的发生几率,换言之,他中了个一比六百万的大彩。我老师就此恢复了平常心。他说:所谓造化弄人,不过如此而已,这个彩我认了。他老人家在学术上有极大的成就,客观地说,和残疾是有一点关系的:因为别人玩时他总在用功。但我没听他说过:谢天谢地,我得了这种病!总而言之,在这件事上他是真正地有了平常心。顺便说一句,他从没有坐着轮椅上台“讲用”。我觉得这样较好。对残疾人的最大尊重,就是不把他当残疾人。

>> 现在来谈谈那种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也可以变坏事的说法。它来源于伟人,在伟人的头脑里是好的,但到了寻常人的头脑里就不起好作用,有时弄得人好赖不知、香臭不知。对我来说,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这个逻辑很够用。人生在世,会遇到一些好事,还会遇上些坏事。好事我承受得起,坏事也承受得住。就这样坦荡荡做个寻常人也不坏。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我也写过,没必要感谢苦难,只需要感谢自己。)

◆ 我为什么要写作

>> 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回答道:“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我喜欢这个答案,因为里面包含着幽默感——明明是自己想要登山,偏说是山在那里使他心里痒痒。

(我为什么要写?因为我心里痒痒!)

◆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 让我们回到关于“明辨是非”问题上去。“明辨是非”并非毫无必要,但是如果以为学会了“明辨是非”就有了什么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学会了把世上一切事物分成好的和坏的以后,对世界的了解还是非常非常可怜的。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切是如何发生、如何变化的。这些知识会冲击我们过去形成的是非标准,这时我们就面临一个重大抉择,是接受事实,还是坚持旧有的价值观念?事实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却成了接触世界与了解世界的障碍,结果是终生停留在只会“明辨是非”的水平上。可以这样说,接受了一个伦理的体系不过达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水平,而接受一个真理的体系就难得多,人们毕生都在学习科学,接触社会。人们知道得越多,明辨是非就越困难。

(敢说自己能明辨是非的,大概没见过几种是非。)

◆ 点评

点评:★★★★☆ 杂文集,很多认可,很多异议,也有很多不以为然。

私货时间

看待任何人的想法都不能脱离其人生经历,王小波是这样,辜鸿铭也是这样,我也是这样。

如果今人能比古人高一点,也是因为站在了肩膀上。

保持谦卑!

继续努力!


完!

我们意见可以不统一,但我们仍然需要交流。

这是揉揉人人的第5篇读书总结,继续加油!

欢迎大家看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希望大家点赞转发,希望大家能够留下意见,不方便的话可以私信,希望大家点个关注,关注“揉揉人人”公众微信号,有什么想法请一定要和我多多交流。

不胜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