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孩子玩上家長要遵循的3個原則

孩子們為什麼喜歡玩遊戲?

兒童心理學家科恩認為,這是因為遊戲就是孩子們的語言,就像母語一樣。遊戲是兒童生理成長和精神發育的需要,是造就健全人格的必經途徑。兒童的生活無法不伴隨著遊戲,這是他們想參與社會生活而又力所不及時期的過渡行為。那麼我們在陪孩子玩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呢?

在陪孩子玩上家長要遵循的3個原則

一、從身邊的生活到陌生的內容,不可“偏食”

遊戲並不只是玩玩具,家長需要讓孩子多接觸日常生活中的各類物品,比如傢俱、餐具、廚具等。此外,對於小區生活環境中的樹木、花草、小動物,孩子們同樣會感覺新奇。

比如小區裡在一場大雨過後,可能會有很多蝸牛從路旁的綠化帶爬出來,這時我們就可以帶著孩子耐心的蹲在一旁看著蝸牛慢慢的向前爬,我們也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看不同的動物、馬戲表演,帶他去花鳥市場看八哥、小兔子、倉鼠。帶他外出的時候,選擇不同的交通方式,開車、搭地鐵、坐公交,讓他感受、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去擴大視野,體會現實生活。

在陪孩子玩上家長要遵循的3個原則

二、引導孩子隨時隨地觀察、提問和思考

每個人生活的世界都是豐富多彩的,只是,如果你不善於發現的話,就容易覺得生活貧乏、單調和無聊。同樣的道理,作為父母,如果善於引導孩子從小進行觀察,欣賞周圍的環境,發現細節的美,那麼你就不用擔心孩子的精神生活會變得枯燥。孩子能發現我們平時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卻要引導他去正確認識,解答他的疑問。

在陪孩子玩上家長要遵循的3個原則

三、多些實際生活,少些純玩具遊戲

雖然玩具被公認為兒童的天使,是兒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夥伴,但是過度的提供五花八門的玩具給孩子,尤其是電子玩具,容易剝奪孩子體驗真實生活的機會。

成年人有“玩物喪志”的問題,兒童何嘗沒有“玩物喪志”的危險呢?家長要轉變觀念,真實、有趣、新奇的生活感受要高於玩具中的得到的感受。帶孩子去池塘裡撈蝌蚪肯定比在家裡釣塑料魚有趣,把家裡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扣子拿來串珠要比商場裡幾十元玩一次的串珠有趣,讓孩子幫忙剝豆子更能訓練孩子手指的靈活性。

以上這3個小技巧你都記住了嗎?技巧要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運用才能真正的為我們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