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出一上聯,雲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秀才巧對下聯,無罪釋放

其實古人的精神生活並沒現代人想象中那麼貧乏,那時候的讀書人能玩的花樣也很多,其中最受到大家喜愛的便是對對子。

根據史料記載,對子無處不在。到了後來,甚至成為檢驗一個人文學水平的標準。

縣令出一上聯,雲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秀才巧對下聯,無罪釋放

乾隆年間,杭州有一位姓沈的秀才。說起來這位沈秀才真是命運多舛,年輕時考中了秀才,一時間意氣風發,但進京趕考卻連續三四年都落榜,在無奈之下只能回家鄉幫人寫訴狀為生。

沈秀才雖然仕途不順,但並沒怨天尤人。回杭後,憑藉自己的文化以一個極低的價格幫窮苦百姓寫訴狀,很快,他的名聲便傳到了四里八鄉。

雖然得到了百姓的愛戴,但沈秀才也因此得罪了當地盤剝百姓的富紳集團。

縣令出一上聯,雲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秀才巧對下聯,無罪釋放

富紳們一看,這小子很不識趣啊,於是他們憑空捏造了沈秀才的罪狀,並將其告上公堂。當地縣令是個肯辦事的,他早就聽說了沈秀才在民間的美名,見到富紳們的訴狀,心裡知道這肯定是假的。

但富紳們明顯是有備而來,上頭的證據十分充足。見到沉默不言的沈秀才,縣令突發奇想與其做了個約定,只要沈秀才能夠對出他所出上聯,便將其無罪釋放。

縣令出一上聯,雲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秀才巧對下聯,無罪釋放

思索了一會,縣令給出上聯,“雲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這上聯出得非常有水平,想來才思敏捷的沈秀才思索了半炷香的時間才對出下聯,只見他輕聲說道,“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

此下聯一語雙關,縣令拍案叫絕,於是沈秀才也因此無罪釋放!各位,你們能對出更貼切的下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