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一胎,二胎产仔少是什么原因?

用户9997732301270


严格意义上来讲也不是这样子了,我在山东一个规模化养殖场工作的时候刚好调查他的死亡率,而且我也顺便做了一下记录,我给大家来说一下我们场的情况。我们猪场4970头母猪,530头后备母猪(刚引入隔离),然后主要是针对4000多头母猪进行了调查。

仔猪死亡情况

其中我们发现第一胎死亡确实比较多,但是随着胎次的逐渐递增,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好。死亡主要是集中在两日龄之内,我们猪场里面其实只有大白和长白,但是我又找了一些其他的猪场的数据。

下面这个是大北农猪场的生产情况,大北农猪场有超过7胎的母猪,我们场里面基本没有超过7胎的母猪。

①利用过早:第1胎的母猪仔猪死亡率有时比较高主要是因为母猪利用过早,提早的利用使母猪受精以后,合子在体内着床的时候受到的影响比较大。

②母性比较差:第1胎母猪往往它的母性比较差,主要是因为第1胎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照顾仔猪,母猪频繁的起卧很容易将仔猪压死。

‘大家看一下这个问题,其实他产的木乃伊率和他的胎次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上面的数据主要是来源1-7胎的母猪,因为我们很少有超过其他的母猪。

●平均两日内死亡率:大家也可以看一看和所有的死亡率对比,平均两日内死亡率几乎是最高的。也就是说仔猪出生以后,在两日之内死亡比较多,因此大家在两日之内应当多注意。

第1胎死亡率上面平均两日内死亡率,平均八日后死亡率,以及2~8日内死亡率相加到一起的话,你会发现是第1胎和第7胎死亡的较多,第七胎所产的仔猪死亡率增高有可能是母猪体内的抗体不足所导致的,这样导致了仔猪免疫力低下。

建议:因此我们也建议尽量不要使用7胎以上的母猪,而且一般情况下母猪最大的生产性能表现在3-5胎之间。第6胎还没有多大的明显,以后的话他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从上面这些数据上也可以说明,在第1胎和第2胎相比于三胎以后是有一些问题的,在第1胎当中平均的产仔数只有8.98,在第2胎次当中他的产仔数就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10.99,第3胎以后基本上达到了巅峰的水平。

●排卵原因:第1-2胎次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低,排卵的数目比较少。因此在第1~2胎产仔数比较少也是比较正常的。往往在6胎次以后,母猪由于年龄的问题、体内抗体有可能下降等原因造成产仔数下降。

建议:在生产过程当中,能助充尽量助产这样可以减少努责,提高母猪的胎次使用率。

●综合原因:这个原因就比较多了,本来他就是第1~2胎的母猪,如果你在使用劣质的饲料。饲料的价格不足3000元/吨,你像这样的饲料如何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呢?

建议:使用优质的饲料,尤其是在配种之前。我们在养殖当中也有一个术语叫做配种优饲,就是在配种之前提高他们的营养水平,这样可以促进排卵,提高窝产仔猪数。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大家好!我是三农老二,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你说:母猪一胎、二胎产仔少是什么原因,其实母猪一胎、二胎产仔少是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因为母猪产仔的多少和它的年龄胎次是有关系的,母猪的年龄大小及胎次都会影响产崽数的多少,同时也影响产崽成活率的高低。




一般刚怀胎1-2胎的母猪,繁殖能力是比较低的,它们的排卵数少,产仔数少。 3-5胎的母猪繁殖性能是最好的,无论是产崽的数量,还是产崽的成活率,都是很高的。6-7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就会开始下降了,产仔数和幼崽成活率都会下降。


不过现在养猪的技术是越来越先进了,也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母猪的繁殖情况。我听说使用【发情散】就可以使母猪多产仔的。这只是听说哦!本人并没有亲自对母猪使用过该产品,效果怎么样我是一概不知的。我就回答你这吧,希望大家来评论区探讨。


三农老二


品种原因

有些母猪品种本身的繁殖能力低,造成产仔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选育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忽视了繁殖能力,尽量避免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建议选择长白或大白猪。

年龄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怀胎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6~7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并且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发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饲养原因

1、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以免造成母猪的过度肥胖,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

2、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玉米的霉菌毒素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对麸皮的质量不重视及母猪对矿物质的消化力不强造成钙、磷无法吸收、氟含量超标等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管理原因

1、配种前的管理: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性成熟,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体重120公斤左右。

2、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基础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

3、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母猪配种前3~4周、断奶母猪断奶后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4、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妊娠前期每天饲喂2公斤,中期适量每天饲喂2~2.5公斤,后期每天饲喂3~3.5公斤,同时要视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

5、母猪应激过大:如鞭笞、惊吓、斗殴、气候骤变、冷热应激等均能造成胎儿着床数减少。

其它原因

1、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以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2、疫病的影响: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引起产仔数下降,死胎、木乃伊胎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等。





皖南农村小伙


楼主您好,母猪一胎二胎产仔少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让我来理一理,你是不是存在这种问题喔。

1,后备猪的管理,后备猪的饲料营养,有没有使用专用的后备料,因为后备猪生殖系统发育需要专门的营养。

2,适配月龄,后备猪的适配月龄一般是9个月左右,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后备猪的产仔。

3,品种,有没有引进繁殖性能优良的母猪。

4,精液,配种前有没有用显微镜观察精液的活力密度。

5,排卵期,后备猪有没有定期诱情,发情明不明显。

6,配种,技术员的配种技术过不过关。

7,疾病,有没有对后备猪群进行抽血检测,有没有免疫疫苗

8,怀孕期间管理,怀孕期间有没有针对性的管理,营养饲喂,光照,饮水等等。

9,产后保健,一胎母猪产后有没有做好消炎保健。

10,断奶,哺乳期母猪管理也很重要,整合哺乳期间母猪失重比例不超过30%,断奶时间不宜过早或者过晚,28天左右比较合适。

11,营养监控,营养包括水营养和饲料营养,定期检测水质和饲料的细菌霉菌也很有必要。

以上为本人在一线管理之中遇到的问题,未能概全,欢迎大家补充。



浓农人


一般情况下后备母猪一胎,二胎产仔比成年母猪少产2至3头都是正常的,但如果第三胎还是产得很少就不正常了。一般成年母猪每胎产仔都有9头以上,高产的13头以上。而令到母猪产仔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品种原因,二是公猪的精液质量问题,比如精液太稀,死精多,精子活力不够。三是配种员的经验不足,没有掌握好母猪最佳情期配种。一般母猪断奶后第五天开始发情,第六天为最佳配种情期,不过一般情况从母猪断奶第五天下午开始配第一次,断奶第六天早上配第二次,断奶第六天下午配第三次,这种做法比较完善,母猪产仔一般都比较多,这是我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大家分享!


三农人老李


一、母猪产子率低的三大原因:

母猪产子率低的三大原因

1、母猪产后护理问题,猪场环境差,养殖户没有做好母猪生产的消毒工作,母猪产后生殖道受损,会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排卵。

2、猪瘟,乙脑,蓝耳病会一定程度影响母猪的产仔率。

3、配种操作的问题,后备母猪发情时间较长,经产母猪发情时间较短,如果没有配好,也会影响产仔率。

养殖户发现母猪产仔率低,认为是没做好消炎,往往会给母猪用加倍的消炎药治疗,却忽视了母猪子宫的调理,有的养殖户说,母猪能吃能睡,子宫就没问题,养殖户应该用含有益母生化散的母仔管家拌料,促进子宫恢复,促进发情排卵,就能提高产仔率!

三、母猪的孕激素水平是影响仔猪出生率的关键因素:

母猪的孕激素水平

母猪孕激素水平直接影响母猪的排卵数和受精卵的着床情况,种猪配种的时候,公猪排出精液到母猪的子宫,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四、如何提高母猪的孕激素水平:

如何提高母猪的孕激素水平

养殖户需要用含大豆异黄酮的母仔管家拌料,喂一个发情周期,就可以提高母猪的孕激素水平!

五、怎样才能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1、保证母猪是健康状态,经常有养殖户说母猪采食量正常,但是产仔率低,说明母猪处于亚健康状态,养殖户要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疫苗程序要完善。

2、给母猪饲喂母仔管家,母猪产后孕激素不稳定,子宫炎症多发,益母生化散可以恢复受损的子宫,平衡孕激素,促进母猪发情,从而达到提高产仔率的效果。


杨一诺


对于养猪场来说,母猪的产仔多少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养殖户都希望母猪产仔多一些,总是想各种各样的办法用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那么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为什么母猪产仔数少,母猪产仔少的原因有哪些?

  一、配种季节

  1~4月配种的母猪窝产仔数相对较多,6~9月配种的母猪窝产仔数较少。窝产仔猪数量就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建议猪场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尽量使猪场内的小气候能满足猪的需求。

  二、品种原因

  产仔数的多少与不同品种的繁殖能力分不开,如:皮特兰、杜洛克等,本身繁殖能力就不强,想要提高产仔数也就非常困难,养猪朋友们在选育种猪时,不能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忽视了繁殖能力,尽量避免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

  三、饲料搭配

  1.要配合营养饲料

  有的猪友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以免造成母猪的过度肥胖,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有些饲料公司也认为母猪的饲料不重要,做配方不认真,不全价,偷工减料,造成养猪者加不加添加剂效果不明显,造成思想误区。

  2.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

  玉米的黄曲霉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对麸皮的质量不重视,母猪对矿物质的消化力不强,造成钙、磷无法吸收,氟含量超标,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四、年龄的影响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怀胎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较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6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并且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产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五、猪场管理

  1.后备母猪配种体重过低及月龄太小,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体成熟,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

  2.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基本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

  3.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要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4.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建议妊娠前期每天饲喂1.5-2公斤,中期适量每天饲喂2-2.5公斤,后期每天饲喂3-3.5公斤,同时要视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

  六、其它原因

  疫病的影响,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引起产仔数下降,死胎、木乃伊胎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脑、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和猪流感等。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减少的原因复杂,症状相互重合,不做血清学检查很难判断。

  以上是关于“为什么母猪产仔数少,母猪产仔少的原因有哪些?”的介绍,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野毒的感染。减少外引种猪的地区,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地区就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少引种次数,不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定期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仔数的减少。引种时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村里的城市


这是母猪初产正常的生理情况,因为初产母猪,卵巢还没有完全成熟,产卵量少,加上初次发情,主人也难于撑握发情周期,不是早了,就是晚了,配种时间没有准确性,所以,初产和二产仔猪数量都较少,以后会慢慢增加。但是平常要管理好,


友好为人99


初产母猪,体型小,排卵少,配种早,一般初产母猪第一胎怀仔较少,初产母猪应在发情第三三次以上才能配种,要掌握母猪配种的最佳时机,才能让母猪多怀仔。


899399505225


1.饲养管理(营养不良,配种因素)

2.自身原因(发情不明显,排卵少)

3.疾病因素(炎症,公猪精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