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會放任努爾哈赤發展,幾十年不採取措施?

蘆葦少女重拾舊夢


什麼就放任,你在這胡說八道什麼呢,不是吳三桂開門,皇太極能進來?皇太極收內蒙就是為了繞內蒙走河西走廊入關中,在進入中原,只不過李自成滅了明朝,吳三桂也就不反抗了。


豬豬豬438


非大明王朝裝聾作啞置之不理,實則遼東經略總兵官李成梁養虎為患造成的自毀前程危機,李成梁乃明中後期的一代明將武藝高強智謀超人,經略遼東幾十年為大明王朝在遼東的代理人,李總兵深知為人處世之道,在遼東拉一派打一派撫剿並舉有効的撐控了女真各部族,初他倚重尼堪外蘭,剿滅了許多弱小部落,努爾哈赤的祖父本為女真首領在一次巡遊中誤中李成梁設下的圈套中而亡,努爾哈赤眼見了這一慘劇,在一次戰役中為李成梁俘獲,李總兵見努爾哈赤氣宇軒昂虎背熊腰有意提撥他作了侍衛隊長,努爾哈赤也在慘烈的撕殺中逐步鉅變,成為李成梁在遼東征閥女真各部的代言人首領,它陰奉陽違假做乖乖貓對李成梁唯命是從,從不頂撞順意,被多次為李成樑上報被封為飛虎將軍,建州衛指揮使從而驚天逆襲尾大不掉,加上李成梁的避護抬愛和重金賄賂使李成梁錯誤的以為女真順服僅撤了在女真的六個要害堅城,自此關外不保自失與賊。時熊挺弼查覺李成梁之失,上報天子查詢失職責任,有過幾年李成梁年九十有五而亡,努爾哈赤隨舉兵造反發部七大恨以十三付遺甲起兵,先是統一了女真各部,進入如狼似虎攻向明王朝的各衛所要衝,經薩爾滸一戰殲滅了大明王朝幾十萬大軍後更是不可一世奪關下塞,風捲殘雲大氣磅礴勢吞山河。自此大明王朝遼東盡失,再也無力迴天,隨後有孫承宗老陳謀國一舉克復了大片領土,但崇禎帝朝令夕改心無旁騖,縱有天神再世亦是不可反轉。李成梁實則中華民族的一大罪人養肥猛虎自掘墳墓的檜子手,,,,,,











94310417小云


明朝建立之初 ,在朱元璋的嚴厲打擊下 ,蒙古 分裂 三部分 :瓦刺 、韃靼、哈兀良。蒙古分裂之後,對東北黑龍江流域的女真族控制力減弱,女真各部不斷活躍,明朝對女真族採取“以夷制夷”的辦法,特別是萬曆初年,張居正改革之際 ,重用李成梁,鎮守遼東,收到了“三十年無戰事”的奇效。

而李成梁鎮守遼東時期,卻導致了努爾哈赤統一女真,迅速崛起。這導致了對李成梁功過是非的爭論。李成梁為何沒能在鎮守遼東期間將努爾哈赤徹底消滅?

李成梁原本是朝鮮人,在高祖李英時遷入明朝,歸化中國。李成梁作戰勇猛,又懂兵法,無奈朝中無人,沒人待見李成梁,就把他安排到了遼東這片苦寒之地。

李成梁卻因禍得福,據《明史》記載,“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儼然成了遼東一派軍閥。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都受到李成梁恩典,被封為建州女真的部落小首領,出任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尤其是祖父覺昌安與李成梁交好。

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作戰勇猛,娶了女真部落酋長王皋的女兒額穆齊為妻,生下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兄弟兩人。在努爾哈赤十歲那年,母親額穆齊病逝,父親塔克世又娶了哈達部落貝勒王臺撫養的族女那拉氏為妻,那拉氏為人尖酸刻薄,不待見兄弟二人。

兄弟二人就跑到了外祖父王皋那裡生活,王皋非常喜歡這兩個外孫,經常教他們讀漢書,練習武藝。

萬曆二年,王皋反叛明朝,張居正命令李成梁率領六萬人馬攻打王皋的古勒城,結果沒有懸念,古勒城被斬首1104人,王皋被殺。

李成梁率軍尋找殘餘,努爾哈赤和弟弟舒爾哈齊被抓,努爾哈赤立馬抱住李成梁的戰馬馬腿,苦苦哀求,李成梁一看,動了惻隱之心,又知道他是覺昌安的孫子,就收留了他們兩人,做了自己的親兵,後來還收為義子。

李成梁為何要收留努爾哈赤?

據《清代通史》記載,努爾哈赤經常隨祖父出入李成梁府中,“成梁亦撫之如子,讀書識字,好《三國》,十六歲歸建州。”

也就是說,努爾哈赤和李成梁早就認識,在攻打王皋的軍事行動中,覺昌安又做了嚮導,對明軍有功,自然要對他孫子手下留情。再說,王皋死後,女真族群龍無首,李成梁需要培植自己的潛在代理人,而努爾哈赤正好合適。

努爾哈赤被李成梁收留之後,作戰勇猛,很受李成梁賞識。也就是在這時,努爾哈赤從李成梁那裡學到了騎兵戰術,對以後滿洲八旗的創建大有裨益。

有一天,李成梁的小妾給李成梁洗腳,發現李成梁的腳底板上有三顆黑痣,很是驚訝,李成梁卻很得意:“這三顆黑痣乃富貴之兆,正是因為有了它,我才能當上如此大的官。”

“那咱家小罕腳上有七顆黑痣,那該是怎樣的富貴啊!”小妾若有所思。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成梁剛剛接到朝廷密令,說是皇帝請術士看過,東北方有天子之氣,著李成梁密察,一有消息,立刻逮捕。

李成梁不動聲色,暗中讓人打造囚籠,打算明早押解努爾哈赤回京覆命。

誰知,小妾和努爾哈赤有染,偷走李成梁的令箭,放走了努爾哈赤,然後她自縊身亡。

李成梁緊追不捨,努爾哈赤最終蹲在蘆葦蕩中,躲過了李成梁的追兵,回到了建州女真。

回到建州女真之後,努爾哈赤投靠了王皋的兒子阿臺,也就是自己的舅舅。

阿臺為了給父親報仇,縷縷侵犯明邊,李成梁決定剿滅之,在圖倫城主尼堪外蘭的幫助下,李成梁攻滅了阿臺重新建立的古勒城。


在這場戰鬥中,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父親企圖勸降阿臺,被尼堪外蘭攪黃,引起騷亂,在混亂中,兩人都被李成梁殺死。

逃走的努爾哈赤,派使者質問李成梁,覺昌安和塔克世都忠於明朝,為何被殺死。李成梁一時無語,上報朝廷。

此時的內閣首輔已經不是張居正(病逝),是申時行。他沒有張居正乾剛獨斷的魄力,也沒有雷厲風行的作風,為了維護邊疆的穩定,他草擬了一份折中方案,上報皇帝,希望萬曆批准。

明廷承認殺死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是誤殺,決定賠償努爾哈赤馬三十匹、蜀錦絲綢三匹、敕書三十道。


其中最值錢的是三十道敕書,敕書是明廷發給酋長的一種換信,只有憑藉換信,女真酋長才能到馬市上進行貿易,是部落的生財之道,遼東可以憑藉豐富得物產換錢,壯大自己。

另外,明廷還任命努爾哈赤為建州右都指揮使,具有進京朝貢的特權。憑藉進京朝貢的機會,努爾哈赤對明朝官員大肆賄賂,贏得了京官的好評。

努爾哈赤既做明朝的官,又不斷壯大自己。他先是擊敗了尼堪外蘭,統一了女真各部,又擊敗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從萬曆十一年到萬曆四十五年,努爾哈赤用了三十餘年的時間將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統一到了自己麾下,形成了北自嫩江、南至鴨綠江、東到大海的獨立政權。

李成梁坐視努爾哈赤不斷壯大,既有努爾哈赤狡猾的一面,又有李成梁養寇自重的一面,又有自己戰略誤判的一面。


兩人之間既是相識,又有矛盾,更有某種意義上默契。萬曆四十三年,李成梁逝世,而在他死後的第二年,努爾哈赤立即建立後金,公開反明。那他為何不在李成梁活著的時候反明,是在保全李成梁的名節嗎?


品讀春秋001


明朝對女真的態度

努爾哈赤一統女真之前,女真以一個個部落存在的,明朝對女真部落的方針就是,誰強滅誰、挑撥離間、防止做大。

上圖努爾哈赤

遼東總兵李成梁不知何故放任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等到朝廷知道後努爾哈赤已經統一女真各部落後,大發雷霆,因此李成梁被罷官問責。

上圖李成梁

李成梁走後邊疆問題並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明朝無奈重新啟用李成梁,李成梁一到努爾哈赤果然不在搗亂,九年後李成梁逝世,三年後(守孝?野史記載努爾哈赤是李成梁義子)努爾哈赤發佈“七大恨”對明宣戰。

努爾哈赤根本不足為懼

由於後金的勢力越來越大,明朝修建了關寧錦防線,錦州為先鋒,寧遠為中堅,山海關為後盾,三座城池互相依託,努爾哈赤根本無法威脅到山海關,一但繞道攻打山海關,必將受到剩下兩座城池出兵干擾補給,甚至是圍剿,努爾哈赤根本無法長時間作戰,由於努爾哈赤沒有大炮,因此後金無法攻陷任何城池,亦無法構成任何威脅。

上圖為關寧錦防線

紅夷大炮殺了努爾哈赤也亡了大明

1626年,明朝成功仿製歐洲帆船的艦載炮,此炮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起名“紅夷大炮”,之後運往關寧錦防線。

此後,紅夷大炮在松錦大戰中大顯神威,不僅大敗後金的攻擊,甚至一炮轟死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即位後,由於沒有火炮無法攻城,皇太極不得不借道蒙古,繞過關寧錦防線攻打北京,然而沒有大炮,皇太極的騎兵無法對北京構成任何威脅,只能禍亂周邊白姓,各地勤王援軍到來後,皇太極不得不立刻撤退。

上圖為紅夷大炮

理論上皇太極對明朝依然沒有致命威脅,然而此刻皇太極卻得到一個消息,明朝將領孔有德帶著紅夷大炮和各種工匠前來投奔皇太極,皇太極得知消息後,出京十里迎接孔有德。

有了“紅夷大炮”,皇太極輕易的撕裂了關寧錦防線,之後崇禎被李自成圍困北京,崇禎自縊後,皇太極打出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入關,定都北京後,孔有德被任命為“平南王”,負責消滅南明。

結語

如若不是孔有德叛明,後金根本不是威脅,然而袁崇煥不殺孔有德的幹爺爺,孔有德也不會叛變,如果崇禎不殺魏忠賢,袁崇煥根本就不會得到重用。


文舍


總的來說,明朝是想管理遼東的,但長期政策的慣性,很難加強,分化各少數民族部落的失效,又沒有軍事強人來控制局面,導致東北全部喪失。

第一,明朝對遼東的管理是鬆散的,放任自流式的。

明朝曾經設立了管理遼東偏遠地區的奴兒干都司,但很快失去了作用,明政府開始任總當地的部落首領來加強管理,這是一種名義上的管理,當地的部落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表面上服從中央政府即可。

努爾哈赤的先輩就是明朝任命的建州女真的指揮官,而努爾哈赤繼位部落首領後很長時間都表現的很順從,使明政府放鬆了對努爾哈赤的警惕。

第二,明朝政府大多數時候是信任遼東李成梁的。李成梁作為遼東總兵,很有些威望,他是個狠人,從萬曆元年(1573)年開始,李大人,大戰5次,小戰20多次,基本上隔一段時間就打一次,可見,遼東地區的混亂,也表明:遼東地區沒有形成強大的統一的少數民族勢力,李大人分化瓦解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而且幸運的是,李大人每次都能打贏。

為什麼?

他屬下的遼東鐵騎,每人配發三眼火銃,火力明顯比用到佔優。

還有個戰術問題,李成梁打仗喜歡使用陰謀詭計,經常不守約定,對相對淳樸的東北各民族而言,李大人不好對付,不按套路出牌。這一風格後來被努爾哈赤繼承。

這樣的戰爭很快就變了味兒,也經常會出現亂殺無辜,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就死於一場誤殺。

李成梁因此獲得朝廷的信任,之後,他開始會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考慮,東北如果無事,自己以後的軍功何來。所以李大人暗中培養了努爾哈赤,縱容努爾哈赤對周邊部族展開進攻,先是打敗了仇家尼堪外蘭,再是統一了女真部落,然後嚮明朝政府和李大人各種表示忠心。眼見努爾哈赤的部落越來越強大,海西女真和蒙古科爾沁部等九大部落聯合攻打過來,被努爾哈赤打敗。

第三,明朝在李成梁死後,試圖重新加緊對遼東的管理,但局勢發展越來越不利。

萬曆四十六年(1618)正月,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發出戰爭宣告:“今歲,必徵大明國!”努爾哈赤找到七大理由,所謂七大恨。

為了生存在惡劣的環境裡,努爾哈赤變得更加殘暴,奸詐。在他進攻撫順時,表現的酣暢淋漓,進攻前,謊稱是來做生意的,當守將打開大門後,當百姓準備交易時,女真軍隊開始進攻,屠殺手無寸鐵的居民。

明政府大為吃驚,1619年,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明軍集結完畢,兵分四路共計12萬人,號稱活捉努爾哈赤,薩爾滸大戰爆發。

努爾哈赤各個擊破,打敗明軍,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第四,跟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抗日援朝戰爭有關,明萬曆年間(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明政府派戚家軍和遼東鐵騎入朝作戰,努爾哈赤甚至要求隨同作戰,政府拒絕,這場戰事持續到1597年,期間,無暇顧及女真的壯大,為努爾哈赤部的發展提供了外部條件。







馬期門讀歷史


努爾哈赤白手起家,蓬勃發展起來,主要感謝以下這兩個人:李成梁和萬曆皇帝朱翊鈞。

李成梁鎮守遼東時,對女真採取的策略方針就是“扶弱抑強”,但由於自己受到朝廷方面的影響,使得自己被罷了官,然而普天之下除了李成梁又有誰能壓制努爾哈赤的勢力呢?因此努爾哈赤的崛起很大程度在於李成梁的扶持和最後的放縱管不了。

另一位就是有著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他對待明朝政治的態度就是“小病大養、無病也養”,使得明朝內部腐敗不堪,各股勢力的相互傾軋,直到努爾哈赤攻克撫順、開原,遼東戰事日益緊張,長期“病態”的朱翊鈞才反應過來,但此時一切都晚了!

李成梁的“扶弱抑強”

明朝邊界存在著最大問題就是蒙古不斷崛起從而威脅到了明朝,因此為了壓制蒙古族,明朝想到了扶持女真族,從而使得雙方勢力均衡,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李成梁對待女真的一貫手法就是“扶弱抑強”,從王臺、尼堪外蘭再到努爾哈赤,在他們的身後都有過李成梁扶持過的,但李成梁對這個後輩努爾哈赤格外關照,一直默默支持他,從尼堪外蘭被明朝無情拋棄中就可以看出。

努爾哈赤滅了尼堪外蘭之後,聲望倍增,手下實力也逐步增強,經過五年的征戰,努爾哈赤征服了建州五部。

1591年,李成梁被明朝內部多方勢力彈劾被迫罷官,而就是在這年,努爾哈赤揮師東向,攻取鴨綠江路,征服珠舍里路和訥殷路,為他統一女真奠定了基礎!

而此時的明朝也開始了作死的萬曆三大徵,遼東那邊也無人看管,努爾哈赤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統一了女真,打破了各方平衡,有了和明朝叫囂的資本!

萬曆皇帝不上朝

萬曆十年是大明王朝中興的十年,但在張居正去世,朱翊鈞掌權後,明朝又開始走了下坡路。萬曆皇帝為了擺脫張居正、李太后等人前期的影響和控制,採取了非凡的手段,摧毀了前十年辛辛苦苦打下的基礎,開始居功驕傲,怠於政事,變得消極安於享受,開始小病大養、無病也養,從此朝臣再也沒見過皇帝。

而朝內的多方勢力也開始了相互傾軋,政局動盪,朝中人開始彈劾李成梁:貪汙、私自任命提拔自己的親人、擁兵自重等原因。李成梁被迫罷官,而此時努爾哈赤正如日中天,沒了壓制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結語:放縱努爾哈赤的崛起是多方面的,但無論如何,就算沒了努爾哈赤,女真也會崛起,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在萬曆的治理下早已腐敗不堪,積病已久!


淡墨青史


簡答:說到這段歷史,我很痛心!明朝不是亡於崇禎,更和崇禎殺不殺魏忠賢關係不大,明朝亡於萬曆失察,亡於李成梁等遼東將領集團養寇自重。

正文:眾所周知,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後金,開始成為明朝邊關的第一外患,並最終在李自成農民軍配合下,取代明朝。

很多人好奇努爾哈赤如何崛起的,崛起過程中明朝為什麼沒有任何大的作為,直至努爾哈赤消滅葉赫部,完成女真統一,才開始有所作為。

詳細研究努爾哈赤的生平,和明萬曆的生平,以及遼東大將李成梁的生平,這三者人生時間段幾乎重合。

努爾哈赤崛起於李成梁、萬曆之手,兩人是明朝的實際掘墓人

萬曆之後短短24年,明亡,努爾哈赤的後金入主中原。

萬曆之前的遼東形勢

洪武 四年 (1370),明朝置“遼東衛得利贏城

”,洪武是朱元璋的年號,說明明朝在太祖朱元璋手裡接手元朝對於遼東的管理,並且設置遼東都司這樣的軍事管理機構。

永樂大帝朱棣繼承皇位以後,遷都北京,正式開始了明朝“天子守國門”的開端,遼東自然被朱棣重點經營,控制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女真各部這時期實質上分散為大大小小百餘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酋長,也有在自己部落建立的城池,酋長兼任城主,接受明朝的統一管理

,在明朝對外征戰中,接受明朝的徵召,隨明軍出戰。

明朝在遼東地區的管理屬於軍事佔領管理,和內地的府州不一樣,遼東管轄以軍事區劃為標準,在各個衛所之上,設立都司築城,分別是瀋陽、錦州、遼陽、義州,這些城市名字在今天依然存在。

明朝對於遼東的女真部落統治高潮在永樂年間,無論是建州女真,還是海西女真、野人女真,都臣服於明朝,

有強大的軍事衛所佔領,同時有親近明朝的女真代言人,例如阿哈出。

遼東女真各部分散,被明朝有意打壓強者,扶持弱者,防止女真的統一。同時面對遼東蒙古的騷擾,明朝在遼東建立邊牆,類似於長城那樣的防禦體系,萬曆年間的李成梁就是因為打擊蒙古部落而崛起。

遼東的這種安全態勢,從朱元璋的洪武年間建立,到永樂年間不斷強化,到萬曆之前的嘉靖等時期,一直保持對女真的強力控制,女真各部落事實上是明朝的附庸,聯繫緊密。

萬曆年間努爾哈赤崛起,明朝李成梁方面無所作為

努爾哈赤1559年出生,他的祖先世代都是女真部落的小酋長,而不是普通的女真百姓,起兵之初的“十三甲冑”,也是他世代的遺傳資本,也是他統一女真各部的資本。

澄清一個誤解,很多人以為努爾哈赤剛開始的十三副鎧甲幾十個兵很弱小,實際上在當時分散的女真各部,一個城主的兵力也就幾十,類似於日本戰國時代,所以並不弱,他才能吞併其他城池。

李成梁畫像

努爾哈赤就是這樣一個一個城池,逐步擴大自己的地盤,先後攻打尼堪外蘭、甲版城、巴爾達城,努爾哈赤就這樣在十三鎧甲的基礎上發展勢力,而李成梁因為誤殺努爾哈赤父親、祖父,對努爾哈赤的吞併其他女真部落的行為視若無睹。

之後隨著李成梁在遼東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努爾哈赤緊跟李成梁的步伐,一邊向李成梁表示忠心,一邊藉助強大的明朝力量,消滅其他部落,壯大自身。

《清史稿》:“太祖及弟舒爾哈齊沒於兵間,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

有一種說法是努爾哈赤做過李成梁的書童,是李成梁的養子,李成梁的妻子也很喜愛努爾哈赤,當然這段歷史清朝統治者肯定不會讓他流傳,姑且作為一種說法。

李成梁鎮守遼東過程中,不僅對於努爾哈赤的不斷壯大視而不見,甚至有養寇自重的嫌疑,目的是確保自身在遼東軍事體系中的不二地位

,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成梁有借努爾哈赤的女真兵,佔領朝鮮,當朝鮮遼東兩地王的嫌疑。

當時大明朝廷關於李成梁的爭議已經不能停止,言官對李成梁的彈劾沒有停止,謊報軍功,巡按陳登雲、許守恩甚至得到了他殺降冒功的鐵證,就是把一些平民百姓俘虜殺掉,充作自己的戰績。

萬曆幾十年不上朝,作為一國之君,尤其是明朝強大的監察制度,錦衣衛、東廠西廠肯定得到過李成梁晚年各種不作為的情報,神宗不可能不知情,但並沒有換帥等行為,努爾哈赤的勢力進一步擴大。

建國大金,明朝進入滅亡到倒計時

公元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一代名將李成梁逝世,前期功名無數,張居正去世之後奢靡不堪,包庇努爾哈赤崛起,養寇自重終成大明掘墓者,明神宗萬曆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公元1616年,李成梁去世一年後,努爾哈赤建國大金,正式宣告了後金的羽翼豐滿,脫離明朝的管束成為明朝的最大敵手。撫順丟失之後,明神宗才發覺努爾哈赤的可怕,但為時已晚,

大明朝進入滅亡倒計時,28年後崇禎皇帝朱由檢煤山上吊,大明朝亡。


白楊說史


明朝雖然最終是被農民軍所攻滅,但後金的崛起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明朝為何會放任努爾哈赤發展,而沒有將其扼殺於萌芽狀態中呢?事實上,明末遼東局勢的持續惡化,源頭其實是明朝經營遼東策略的全面失敗,明朝對遼東掌控力極為有限,再加上國內局勢牽扯了大量精力,等明廷認識到遼東巨大威脅時,已經為時已晚。

△努爾哈赤影視形象

明朝經略遼東的失敗,使得後金崛起成為可能

明初時期,為了牽制並對北元形成包圍態勢,明朝開始加強對遼東的經營,並設立了奴兒干都司。為了鞏固對遼東的控制,改變當地漢人較少的局面,洪武、永樂兩朝曾多次向遼東遷徙百姓,然而由於當地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影響,少有百姓能夠紮根於此,效果甚微。

遼東雖然被納入了大明管轄,但由於當地少數民族比例實在過大,因此明廷在此實行的仍然是“以夷制夷”的策略,朝廷不僅沒有在此設立管理民政的各級官府,而且遼東官員主要由少數民族擔任,且實行軍管制度,這位明朝中後期遼東局勢的惡化埋下了伏筆。

到了仁宣年間,在歷經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伐後,草原霸主韃靼已經衰弱,瓦剌雖然崛起,卻忙於和韃靼爭奪草原統治權而無暇南顧,邊境地區的安定,再加上連年征戰使得朝廷急需休養生息,因此明廷在這一時期開始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開始實行戰略收縮。

△奴兒干都司西側屏障盡失

對於經略遼東局勢來講,明宣宗時期的戰略收縮堪稱致命。一方面,由於朵顏三衛(兀良哈三衛)的時叛時附,使得奴兒干都司西部屏障盡失,甚至從西邊對奴兒干都司造成了威脅。與此同時,朵顏三衛的不斷南遷,一步步蠶食大寧牧區,並最終在正統初年駐牧於明薊遼邊外的瀟河、老哈河一帶,繼而從東北方向對明廷邊境造成了威脅。

另一方面,宣德五年(1430年)時,右都督薛祿建議朝廷在永寧衛的團山、鵰鶚、赤城、雲州、獨石等地修築城堡、防禦敵軍。而在堡壘城堡完成後,他又建議將邊境防務集中於開平一帶,進而放棄開平的前沿戍區。結果,事實證明這是個嚴重的戰略錯誤,戰略上的收縮使得明廷對遼東的控制越來越弱,且為此後明朝在遼東的全面被動埋下了伏筆。

△開平衛所在位置

如上所述,明朝雖然一度將奴兒干都司納入了統治,但實際控制力極弱,再加上明宣宗以來的戰略收縮,導致明中期以後朝廷已經逐步喪失了對遼東的掌控,這給努爾哈赤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努爾哈赤崛起之時,明朝採用了錯誤的羈縻政策

明朝時期,女真人便一直居住在遼東地區,主要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孩子呢(或稱東海女真)三部,其中建州女真距離明朝最近,受到中原地區影響的原因,成為了女真三部中最大的一支,而建州女真又分為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三部,合稱“建州三衛”。

△女真三大部

努爾哈赤的六世祖蒙哥帖木兒曾為建州左衛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蒙哥帖木兒因教授明都指揮僉事裴俊,被阿速江等衛“野人女真”殺死,建州部被迫南遷併入建州衛,而隨著與明朝政府交往的逐漸密切,建州部開始迅速興盛。

萬曆十四年(1586年),努爾哈赤被明政府襲封為指揮使,而此時的“建州三衛”早已瓦解,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併征服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開始逐步統一女真各部,同時建立了八旗制度。到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時,努爾哈赤已經開始在內部自稱國王,遷都至赫圖阿拉,並開始逐步創造獨立的文字。

那麼,明廷為何對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做法無動於衷呢?其實根源還是在於明廷對遼東局勢判斷的錯誤。前文說過,明廷對遼東根本無法實行有效的直接統治,再加上遼東局勢過於混亂,以及明朝自身內憂外患的牽制,導致明朝依舊採取“以夷制夷”的戰略,採取了錯誤的羈縻政策,反而助推了努爾哈赤的崛起。

一方面,明朝最先在建州女真扶持明顯傾向於明廷的尼堪外蘭,尼堪外蘭曾幫助明朝邊軍做了很多事,其中便包括殺死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努爾哈赤曾嚮明廷索要殺父仇人尼堪外蘭,明廷自然不會將人交出。結果,尼堪外蘭在努爾哈赤的復仇中竟然屢戰屢敗,結果明廷發現努爾哈赤其實才是比尼堪外蘭更加合適的扶持對象,於是便無情的拋棄了尼堪外蘭,甚至為了向努爾哈赤示好,任由其入境殺死尼堪外蘭。努爾哈赤雖然與明朝邊軍有血海深仇(殺死其父祖的直接兇手是李成梁),但他也明白此時根本不是明廷的對手,因此表現的極為恭順,例如萬曆十六年(1588年)時主動擒獲並交出了襲擊柴河堡的賊寇克五十。然而,明廷卻沒想到,自己此舉乃是放棄了一條“忠犬”,進而扶持了一頭“餓狼”。

另一方面,明廷根本沒有意識到,努爾哈赤的崛起竟然能夠使得遼東局勢惡化到後來的地步,因而依然以扶持海西女真哈達部牽制建州女真的策略為主,即使在哈達部領袖王臺死後,哈達部陷入內亂,進而被葉赫部趁機奪取海西女真大權的情況下,仍然沒有放棄這一既定策略,竟然繼續扶持哈達部領袖王臺的子孫,然而此舉顯然是徒勞無功,而葉赫部統治的海西女真,則最終在於建州女真的爭霸中敗北,進而被努爾哈赤所降伏。

於是,明朝這一錯誤決策的結果就是,一步步坐視了建州女真的崛起,繼而統一女真各部,並最終在強大起來之後,開始反咬明朝。

直到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正式稱汗建國,並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以“七大恨”為由起兵反明,且先後攻掠多地,明廷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而由於長期以來對遼東的疏於防範,明廷只能倉促從各地抽調軍隊出征,結果卻遭遇了“薩爾滸之戰”的失敗,就此喪失了在遼東的主動權,再也無力壓制努爾哈赤的崛起。


香茗史館


努爾哈赤從一個小部落酋長逐漸壯大,這也與明朝經營遼東策略的全面失敗是密切相關的。由於明朝對遼東的控制薄弱,再加上處理國內局勢分散了大量精力,當明朝意識到努爾哈赤崛起,遼東地區對明朝統治的威脅,那時候也已經晚了。我們現在就分析,明朝為什麼會放縱努爾哈赤的發展,幾十年都不採取措施。

明朝經營遼東全面失敗

明朝初年,當時朝廷為了牽制北元的力量,對北元形成一種包圍的態勢,對遼東地區的經營方式上,主要是設置管理遼東一帶的奴兒干都司。由於當時遼東生存條件的惡劣,很少中原老百姓能夠在此紮根,明朝採取移民政策,漢化遼東的效果也是非常微小的。

在遼東那一方面來,當時雖然歸明朝管轄,卻是少數民族佔據的比例大,明朝朝廷實施“以夷制夷”的政策。明朝在這裡沒有設立中原一樣管理各地方民政事務的各級官府,遼東官員也主要由少數民族來擔任,實施是軍管制度,這也為明朝中後期遼東一帶局勢的惡化鋪設了隱患。

在明朝仁宣年間,蒙古族在經歷明成祖五次北伐之後,草原上的霸主韃靼已經流落衰落的跡象。瓦剌雖然迅速崛起,卻由於忙著與韃靼爭搶草原的統治權沒有精力南顧,明朝邊境地區由此也出現穩定的跡象。而且,明朝經歷了連年征戰之後,也需要休養生息。這一時期,明朝朝廷由戰略進攻轉為傳略防禦,實施戰略收縮的政策。

對於遼東局勢來說,明宣宗的戰略收縮政策使非常致命的。一方面,朵顏三衛(兀良哈三衛)時而叛亂與時而依附,造成奴兒干都司西部一帶的屏障都全部丟失,甚至在西邊對奴兒干都司也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同時,朵顏三衛不斷南遷的過程中,逐漸吞噬了大寧牧區,在正統初年最終佔領明薊遼邊外的瀟河、老哈河這一地帶,在東北方向威脅著明朝邊境的統治。

宣德五年(1430)年,明朝的右都督薛祿,向朝廷建議在永寧衛的鵰鶚、團山、獨石、雲州等地修建防禦敵軍的城堡。在城堡修建完成之後,薛祿又建議把邊境防務都集中在開平一帶,從而放棄對開平一帶的前沿戍區。經後來實踐經驗充分證明,這是一戰略方針的嚴重錯誤,採取收縮的戰略造成明朝朝廷對遼東一帶控制力的薄弱,這也為明朝後期在遼東一帶被動局面製造了隱患。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明宣宗之後的戰略收縮政策,也造成中後期朝廷逐漸失去了對遼東一帶的控制,為努爾哈赤的迅速崛起製造了良機。

明朝錯誤的“以夷制夷”的策略,促使努爾哈赤的崛起

  • 明朝時候的女真族

明朝時候,女真族居住範圍就是遼東地區,分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東海女真)這三大部落。離明朝最近的部落就是建州女真,受著中原文化影響也最深,成為女真三大部落中最強大一支。其中,建州女真又劃分為建州衛、建州右位、建州左邊這三個部落,合統稱為“建州三衛”。努爾哈赤的六世祖蒙哥帖木兒,也曾經擔任建州左衛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蒙哥帖木兒由於與明朝都指揮僉事裴俊交往密切,就被“野人女真”的阿速江等衛殺死。之後,建州部只能朝南遷,與建州衛合併。之後,建州衛與明朝政府密切交往過程中,也逐漸發展和壯大起來。

  • 努爾哈赤的家仇

1618年,努爾哈赤起兵反抗明朝,就公開宣言對明朝有七大恨。其中,第一恨就是明朝軍隊害死了他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為了報家仇與明朝勢不兩立。在努爾哈赤祖父和父親的死亡過程中,尼堪外蘭扮演著重要角色。

尼堪外蘭乃是女真人,也是為圖倫城的城主。在1583年,他告訴明朝的李成梁將領,古勒城主阿太和夏吉城主阿亥有著謀反的企圖。李成梁聽到消息之後,就與遼陽副將迅速保衛夏吉城和古勒城這兩個城市。隨後,遼陽副將很快就把夏吉城攻克了,把阿亥給處死,之後揮師而去古勒城,和李成梁兩面匯合。

(古勒城的遺址)

在古勒城,李成梁遭遇到了女真人的頑強抵抗。於是,就下令尼堪外蘭在城牆外奉勸投降。在城下他喊話,只要有人把阿太殺掉,然後開城投降,明朝就任命他做這個城的城主。結果,一個士兵就把阿太給殺掉了,投降明朝。可是,明軍在攻城之後,卻在城中大開殺戒。正好,覺昌安的孫女(長子禮敦的女兒)是阿太的妻子,覺昌安和塔克世就來古勒城營救他,可是,尼堪外蘭卻在明軍面前挑破離間,讓明軍把覺昌安和塔克世兩個人殺掉之後。

當努爾哈赤看到祖父與父親死了之後,就親自到明軍質問,明朝官吏也覺得理虧,出於愧疚,就賞賜努爾哈赤三十匹馬,讓他世襲父親的職位。萬曆十四年(1586年),努爾哈赤被大明政府世襲封為指揮使。這時候,“建州三衛”已經瓦解了,努爾哈赤就抓住機會,以祖父和父親遺留下的十三副遺甲,連續征服和兼併海西女真與野人女真,把女真各個部落統一為一體,建立了八旗制度。

  • 努爾哈赤的崛起

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部落,逐漸強大的過程中,明朝廷為什麼都是無動於衷,根源還在於對遼東局勢的錯誤判斷。如上面所說的,明朝朝廷對遼東一帶沒有直接有效的控制,再加上遼東軍事的混亂,以及國家內憂外患的環境,造成明朝政府採取“以夷制夷”的管理方針,採取了錯誤的羈縻政策,這也推動了努爾哈赤的迅速崛起。

如明朝在扶持建州女真的時候,依靠歸降於明朝廷的尼堪外蘭。尼堪外蘭幫助明朝邊境部隊做了很多實際好事,包括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當努爾哈赤嚮明朝廷提交出殺父的仇人尼堪外蘭的時候,明朝廷自然也不會把人交出來。反而將尼堪外蘭的地位提升了一個檔次,使其在建州女真當中迅速崛起,成為了明朝統治者在建州女真當中的設置的“走狗型人物”,任明朝統治者所使喚。如此一來,便從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努爾哈赤報仇的決心。當時,尼堪外蘭是明朝統治者設置在建州女真的“己方勢力”,就想借助尼堪外蘭的崛起來制約其他建州女真部落的目的。

努爾哈赤雖然知道與明朝邊軍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殺死父親和祖父的直接兇手就是明朝大將李成梁),卻也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知道自己不是明軍的對手,也是很恭順地服從。當努爾哈赤在統一建州女真部落過程中,還屢次討好明朝政府,達到迷惑明朝統治者的假象。如在公元1588(萬曆十六)年,女真族的“賊寇”克五十偷偷襲擊了明朝政府在開源地區的柴河堡,造成了明軍慘重的損失。這時候,努爾哈赤正處在統一女真部落的收尾階段,自然擔當起保衛明朝邊境地位安全的“重任”,主動抓捕賊寇克五十,交給明朝政府,還把克五十搶劫一切物質財產都歸還給明朝政府。在《明神總實錄》中記載:

“努爾哈赤在團結周邊勢力的戰略上由“團結葉赫親,以哈達為事”後改為“棄葉赫,婚哈達””

之後,在明朝政府對哈達部大力支持的時候,努爾哈赤也把服從於哈達,間接也維護了大明帝國在遼東的統治策略,密切與明朝廷的關係。所以,從各種跡象來表明,在努爾哈赤崛起的過程中,各方面是很配合明政府的。他的所作所為,也就符合了古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製造各種假象迷惑明朝政府,也方便藉助明朝政府的勢力統一建州女真各個部落。

在公元1586(萬曆十四)年,尼堪外蘭在躲避努爾哈赤的追殺過程中,曾逃竄進明朝的國境,明政府卻縱容努爾哈赤帶兵攻入境內,把尼堪外蘭殺死。因為,明朝廷知道努爾哈赤的忠心與強大,是比尼堪外蘭更合適的扶持力量,無情拋棄了尼堪外蘭。可是,明朝廷也沒想到,這一舉動是放棄了尼堪外蘭這一條“忠犬”,扶持了努爾哈赤這一條“餓狼”。同時,也沒意識到,努爾哈赤的崛起使遼東一帶成為後來明朝邊境最大的威脅。

  • 明朝管理女真部落策略的失誤

之後,明朝廷依然採取以扶持海西女真哈達部進而牽制建州女真部落的策略。在哈達部的領袖王臺死了之後,哈達部就陷入一種內亂之中。之後,葉赫部就抓住機會奪取海西女真部落的大權。明朝廷愚昧在於,沒有放棄原有的管理女真部落的策略,依然繼續扶持哈達部的領袖王臺子孫,這一種策略是毫無實效的。最後,葉赫部統治的海西女真,最終在與建州女真的爭霸中敗北,投向於努爾哈赤,使努爾哈赤最終統一了各個女真部落。在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努爾哈赤自封國王,遷都在赫圖阿拉,逐漸創造了女真族的獨立文字。

我們可以看到,明朝廷決策的錯誤,就在於一步步坐視了努爾哈赤領導的建州女真部落的崛起。當看著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個部落之後,實力強大卻又反咬明朝。在1681年,努爾哈赤發佈了對明朝的七大恨,起兵攻打明朝,其中第一大恨就是殺祖父和父親之仇。之後,努爾哈赤多次攻掠城池,明朝廷才意識問題的嚴重所在。由於長期以來,明朝對遼東一帶管理鬆散,朝廷只能倉促從各地調離軍隊出征,結果就是“薩爾滸之戰”的時候,喪失了對遼東一帶的控制權,無力壓制努爾哈赤的崛起。

明朝的國內原因

明朝的國內原因,也是努爾哈赤能夠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在努爾哈赤崛起過程中,明朝正處在“內憂外患”之中。在公元1582年,一代名臣張居正不幸去世,大明帝國本來經過張首輔的妙手回春又再次陷入“膏肓”之中。由於政治體系的腐敗和頻繁降臨的天災,再加上蒙古勢力的入侵,使大明帝國疲憊不堪,無暇顧及遼東一帶努爾哈赤的崛起。

在當時明朝看來,努爾哈赤的崛起,也沒有強大到能威脅遼東一帶邊境國土安全。當時朝廷依然採取“以夷制夷”的戰略。尤其是扶持哈達部的領袖王臺死了之後,哈達部又重新陷入一種內亂之中,葉赫部的首領就抓緊機會代替了哈達部,成為掌握海西女真部落大權的贏家。這一個局勢的變化,沒有引起明朝遼東統治者的高度警覺,也沒有調整相應的管理遼東策略。依然把“賭注”壓在原有哈達部的領袖後代——王臺的子孫身上,希望藉助他們制約女真其他部落的崛起。但是,這一個策略是行不通的。努爾哈赤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的“忠順”,也麻痺了明朝統治者的眼睛。在一系列因素綜合在一起,最終結果就是明朝政府眼睜睜看著努爾哈赤的強大,反過來攻打明朝。

可以看到,由於大明帝國大廈的即將傾倒,使得對遼東一帶失去了控制。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部落和強大,與明朝統治者對遼東局勢判斷失誤是密切相關的,也與努爾哈赤迷惑大明王朝也是有關係的。


七彩飛揚


每當看到明朝末年的歷史,由於放任關外東北的努爾哈赤建州女真坐大,導致後來滿清能夠殺進中原,就哀嘆為什麼明朝的人不明智一點,在他萌芽的狀態就把努爾哈赤給扼殺掉,這樣明朝就不會有那麼大的邊疆隱患。

只能說是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們卻很難進行合理的操作,因為在努爾哈赤還沒有壯大的時候,他表現得非常恭順的。由於山海關之外,東北來自蒙古地帶,都是遊牧民族的地盤,明朝對這些地方並沒有直接掌控的能力。即使明朝強大的時候,也只能夠進行間接的管理,也就是扶持一個代理人,這個代理人完全聽明朝的號令。

當然控制東北最好的方法就是滿清末年移民的方法,但是在明朝的時候這個條件明顯還不成熟。因為明朝也向關外移民過,但是東北苦寒地帶生活非常的艱苦,並且關外遊牧民族非常的多,在那裡生活也相當的不安全。明朝後期,李成梁主持東北邊疆的軍務的時候,他就扶持了努爾哈赤作為他的代理人,而努爾哈赤在李成梁在世的時候表現的再恭順不過了。而且事實上在李成梁死的時候,努爾哈赤還沒有達到完全失控的地步。

事實上即使努爾哈赤開始舉起反旗自立的時候,那個時候努爾哈赤的勢力比起明朝的實力來講還是差了老遠,如果明朝本身應對不出現問題的話,努爾哈赤也蹦達不了多高。只不過明朝後期,官僚階級腐朽,在李成梁死後主持關外軍務的人又非常的糊塗,結果和努爾哈赤打仗屢戰屢敗,導致努爾哈赤一步步做大。而明朝後期結構連續更替了幾個皇帝,對明朝的政局也是一個巨大的影響。就是因為在這些條件下,所以導致了最後努爾哈赤的滿清坐大。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