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从狮泉河镇到达札达县的路上,不时会看见狂奔的野驴与拖儿带女的狼群。这是四月,无名的河流尚未完全苏醒,黄褐的草地上却已漾荡着些许的绿意。

直到司机把车停稳,我还是不相信已置身县城。一条随时被大风修理的大街,铺满耀眼的阳光,行人极少,路两旁的柏杨树披灰染未,显然好久没好好淋过雨了。天蓝得让人轻微晕眩,抬头便见惊恐万状的土林悬在县城的南面。几条流浪狗极热情的样子,对下车的每个旅客嗅个不停。宾馆倒还不少,就是价格不低。青海的羊肉泡、重庆小面比比皆是,这其中,有来自我云南故乡的丽江腊排肉,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小小激动。但我喜欢重庆小面的麻辣交加,一阵子汗流颊背,便驱逐长途疲累。会做生意的重庆人,总是在你吃面的时候,规划好你的行程。他们喋喋不休,从吃饭到景点,从购回程票到买纪念品,好像在某个时刻窥见过你的钱包。

札达县城没有出租车,到土林得租车,租车其实也没有正规的租车公司,所以,一些开面馆的四川人早已准备好可以随时出发的交通工具,当然价格就高得有点离谱。我吃面之前,老板就已在弄那辆摩托,结果我吃完了准备出发,那摩托仍然发动得磕磕绊绊,随时有可能像憋不过气的病人。他老婆一边洗碗一边数落,怕我等不及就走,又一次次把我面前的茶杯续满开水。街上行人稀少,偶尔有三三两两的背包客拖着长长的影子找吃找喝,讨价还价的口音五花八门,过程简短,都来到这么边远的阿里,谁都不会再为多十元少十元保持耐心。正在萌芽的白杨让我想到初中时的一篇课文,除了笔直的站姿,我一时无法喜欢。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前往阿里的路上,在土林间穿梭

等四川老板将摩托车弄好,已是下午五点,也好,在札达烈日下,早出来早受罪。摩托车一上路,才知道风里都裹挟着细沙,感觉双眼黏在一起,细沙卡在眼皮之间,一时难以承受,只好让老板骑慢一点,慢下来,又觉得烈日更毒。站在一号观景台,土林起伏着,像从远古狂奔而来的神兽,动与静只是心里的念头。远方是查拉雪山,这时候刚好想到“连绵”一词,雪峰之间并没有深沟显壑,每一峰都直指天穹,怒吼与诘问各具表相。与雪峰相比,土林阵脚很乱,有些如仓皇逃窜的散兵游勇,有些像各自为阵的残兵败将。放眼远观,必然是一场处于胶着状态的战役,厮杀与肉搏的惨烈,往往可以经过怒吼的风平添特效。如果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境,土林就是头戴绿松石胸坠璎珞的藏族的少女,婷婷玉立,有仙女的姿容;土林就是受完人间香火,皈依成佛的恶魔厉鬼。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早就收拾掉土林之上的古冰与荫翳,只有陪它们安坐的天空没有改变。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因摩托车老板弄车耽搁到傍晚,却目睹了土林别样的风采

站在札达土林,总有诸多疑问,不过都被地质学家整出现成的答案了。现代人完全可以按图索骥,把时间往后拉100多万年,就会与那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实现波光潋滟的相逢。也许,那时的大湖或许早成为蛮荒,湖水已把湖底沉积的地层切出豁口,呈现今天土林的模样,毕竟,人类现有的科学水平,断然不能对某些变迁予以精确论证。阅读札达土林,就是对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另一种解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淤泥雕成楼阁,沙砾筑为广厦。经过风的重重盘剥,土林不加修饰的轮廓,层次分明,明暗有序。沧海成为桑田,是上帝的排序,还是自然的调遣?是风的雕功还是雨的砥砺? 想来,每一位到访的人,都会有如此诘问吧。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土林特殊地貌

如果有合适的向导,倒是可以步入土林,身临其境,更能发挥想象力,把土林拟人或拟兽,在静默之中完成与这些拟物的交流。这是一部大自然杰出的著作,详略得当地讲述了高原古地理、古环境的变迁。水流过,便将方圆一百多公里的淤积的泥沙切成土林。与水一样功力的是风,它同样带着雕刀,任何泥沙都经不起风的砍劈。既然有一个林字,那么,这片土林里就有藏族的先民,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总是落下蛛丝马迹。

尽管,我们能见到的,只是衣裳褴褛的壁画,残腿缺臂的佛像,以此就能推断,在月光唤散的夜晚,人类祖先的孤苦无援。带我到土林的重庆老板神秘地告诉我,土林里不仅有野狐,还会听到类似击鼓鸣金的声音。我不相信仙、怪、清、妖之类,但相信有灵,因为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之后,这里确实是水草丰沛,牛羊成群的好地方。雨水不像现在吝啬,征雁每天都在路过,有人的山脉,是得有青龙与朱雀,前者护佑,后者报喜。走在土林里,竟然会物我两忘,倒不是土林含有神性,而是或面目狰狞或拈花一笑的面孔,让我懂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是被风追来逐去的一粒黄沙。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俯瞰土林

札达县城所在地,肯定经过多方考量,而风必然是首先考虑的因素。这一点,我用三天时间体验到了,风只在黄昏的时候略显不安,其它时段,它比一粒沙子安静。好像出了县城,去土林的那个方向,都有风撕心裂肺的嚎叫。象泉河背负着从土林里被风冲落的泥沙,终日浑浊不堪,藏族朋友说了一件怪事,某一年河水突然清澈起来,露出了一河床金灿灿的沙子,差不多整个县城的人都去河里打捞这些金灿灿的沙子,结果生意也没有做了,人们都变得疯狂起来。也只是一夜之后,象泉河水又恢复了浑浊不堪的样子。象泉河里有没有金沙不清楚,但确实是在这条古老的河流流域,人们发现了古象雄时代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择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诸多信息。至今,在象泉河流过的地方,藏族同胞都保留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如果可以,逆时间的河流而上,会在金色余晖中,遇见强盛一时的古格王国的辉煌宫殿和宏伟寺院。从现存的残颓遗址可以想象,当时气象之盛,场面之巨,远非眼前这般光景可比。(文图/许文舟;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眺望土林,并在玛尼石堆上放置一块石头,以此祈福

死寂的土林边缘,是一些村庄。这里是藏族同胞与残酷的大自然斗争的场所,在黄沙漫漫的背景下,努力地让一棵柏杨直起腰身,让一丛红柳活了下来。于是才有了牛粪喂壮的炊烟,香甜的酥油茶,牛羊与烈酒。土林反倒成了村庄的邻居,那里既没有可狩猎的动物,更不会有虫草与雪莲花,但只有一有空闲,村子里的藏族同胞总是喜欢到里面走走。那必然是个云散日朗的吉日,他们一定要带上酥油茶与糌粑,既是敬神也是犒劳亲友,盘桓良久,不舍得离开。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回头望时,土林屹立于这片天地间,经残酷的风吹日晒,竟岿然不动,着实让人惊讶

天上阿里真正的西藏,札达土林的“林”竟深藏其中

到土林,可顺带到旁边的景点看看阿里之辽阔与苍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