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广东人,自己小孩已经不会说粤语了,为什么?

邑门三少


这就是推广普通话的副作用。推广普通话不是不好,但太彻底了,也就导致地方方言得不到传承。无论在电视上还是校园内,都强行要求用普通话交流,这太过于限制小孩的语言交流了。从而让父母与小孩的沟通不得不使用普通话,如此一来,方言就面临“绝种”。

今天的广东人不会粤语,那么明天的湖南小孩也会出现不会本地方言。这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爱一个国家你就要爱国家的文化,同理,爱家乡就要爱家乡的风俗人情。而语言就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明显的文化标志!保护方言,传承方言是很有必要的。


痴胶花集团


现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说普通话的了,甚至去市场卖菜,也得讲普通话,粤语很少有机会说。我小孩在幼儿园时候,我曾试图教他说粤语,我甚至说他“广州人不会说广州话会笑死人的”,他却回应我“我是普通人,要说普通话”。


皇家师爷


作为一名广东人,自己小孩已经不会说粤语了,为什么?


先说原因,中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就推行了学说普通话的政策,至于为何如此,史上有先例,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的道理,我想应该是没人不知晓的。

----回答之前,先晒一下我的二甲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 班级 ) 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上述引用文字是所你问询的答案。


不过我还是要说说自己的观点。


至于如今你所言的粤语确实如此,在学说普通话的大方针之下,你的粤语和千万曾经存在过的语言一样,即将被历史的滚滚潮流落在身后。


现如今有人问起来这个问题,我想那人不仅仅是哀叹自己的语言即将消失,还是有所考虑的,至于考虑为何,今天我就为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那些说过本地语言的人不想抛弃的绝大部分原因,还是自小就生活在这种语言氛围中,他们对自己的语言从小就有感情,至于普通话那是在学校学的,和后来与旁人交流才日渐了解的。孩提时代的语言,感情至深,不可名状。

第二,有些人的文化认同感,就以我来说,我经常逛b站,发现一个问题那里的人经常会为以前的粤语电影配音而吵起来,吵架的主要观点就是粤语是原汁原味,其他语言不行,另一方的观点是不懂粤语的人为大多数,说普通话配音更好。至于是非对错我不谈,但是那些说粤语的人的明显会为了粤语和别人吵起来,这就是一种文化认同

第三,这是一种自傲,就像某些大城市的人看不起农村人一样,类似粤语或者其他话语之类的,他们明显有一种骄傲在里面,有点钱了,就想要话语权,这明显是不对的。


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国内某些语言消失是符合历史潮流的,题主不必过度伤心,就像人死一样,某些事情不可逆转。


而另外一些人担忧的事情,我也明白,他们认为粤语作为一种古文化,如果消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文化的传承保留是有损害的。


但是为什么我就经常在b站的弹幕中看见粤语怪呢?为什么不见巴蜀之地的人刷四川话呢?为什么不见江浙上海安徽的江南人士刷吴侬软语呢?为什么不见国内贫困地区的人刷自己的语言呢?


很明显说什么话是不重要的,历史书保留一部分就可以了,所有人能够无障碍的互相通话,才是重中之重!秦始皇焚书之后,很多历史学家说无数的先秦文化瑰宝损失掉了,可是相继而来的是中国千古一帝,始皇帝的宏图伟业,车同轨书同文,难道不比出门带翻译要好吗,我们至今学说普通话全国用一样的语言,难道不是继承始皇帝书同文的灵魂吗?


故有些东西只要保留在历史书中就好了,我们还是顺应潮流。


不知条友们以为如何?欢迎在评论区中指出来你的看法!


自由史话


1.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大。试想一下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那时候绝大多数广东人都是说广东话(除了客家人讲客家话,潮汕人讲潮汕话之外)。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兴起到广东打工,广东本地人的比例和数量还是很大的,更多的情况是外来人口学习广东话。但现在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以普通话为主,广东话的交流环境变得十分有限。

2.国家大力提倡普通话教育,从小灌输孩子们讲普通话。广东地区多了很多外地来的,普通话标准的教师。多方面推动了普通话教学,不免有贬抑广东话现象的出现。孩子们在校时间禁止讲广东话,大大地压缩了广东话交流空间

3.广东话难学难教,孩子们更愿意学习容易且成体系的普通话,粤语教育难以推广

4.粤语文化的式微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广东话的推广


linff444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普通话的推广普及

作为一名80后妈妈,我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开始普及普通话了,想必很多小伙伴们跟我一样,对小学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大门两边的两行大字: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


老师讲课全部使用普通话,跟同学之间交流也全部是普通话。只有回家跟父母或者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天时采用粤语。

上班之后更是不用说了,同事们来自五湖四海,讲粤语也不合适,所以一般也是讲普通话。

2、外地人越来越多

每年过年的时候,整个广州就像个空城一样,马路上没什么人,地铁上没什么人,商场里也没什么人。只看这一点就知道广东的外地人有多少了吧。


外地人的融入势必会让本地文化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语言。不同地域的人需要沟通,就必须使用统一的语言,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自然是首选,虽然我觉得粤语真的好好听。

这种情况造成一部分老人不得不使用普通话了,出去买东西,除非是老街坊,不然大家都使用普通话。我的孩子今年快四岁,很少讲粤语,但是听得懂,跟家里的老人也用普通话沟通,老人家有时候被逼无奈也会说上一两句。

3、粤语主流媒体越来越少

我小时候打开电视,几乎都是讲粤语的。官方新闻拼单、动画片、各种电视剧,都是讲粤语。对于我来说,讲粤语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可是现在打开电视,很难找到讲粤语的频道额,手机上各种音乐播放app,粤语歌曲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少了,至于原因,就不再多说了。

学语言本身就需要环境,周围越来越弱的粤语环境,也是造成孩子不会讲粤语的原因之一。


瓜妈育儿


不只是在广东,两广地区都有类似的现象。我认为,[撒花]首先,义务教育一直在用普通话进行教授,很多小孩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长,小孩在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时都会用到普通话。[玫瑰]其次,在两广地区,很多家长本身普通话讲得并不是很标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会有意或无意地选择用普通话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讲普通话,而不会讲本土的小语种。[不看]最后,个别人会认为,小孩能讲好普通话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体现。还有极少部分人会认为,本土小语种比较土,不时髦。所以在大环境下,小孩更倾向于讲普通话而忽略了当地的语言。这种现象是近几年来很多地方的一个共性现象。


mci斜阳草树


这也是个大环境吧,我大女儿,二女儿都会说双语,粤语和国语,唯独三女儿现在很头疼,只会说普通话,才三岁,因为她姐姐跟她说普通话,我两夫妻对她说粤语,现在弄得她双语都能听懂,却只说国语[捂脸][捂脸]可见前几年国家推行普及普通话做的有多么的成功。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吧,毕竟大势如此,学好普通话也是好事,粤语能听懂就好,以后长大了也会慢慢捡回来的,毕竟这是自己的母语,身边都是本地人,无需担心。都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嘛,起码现在的孩子比我那时候强多了,我要到初中的时候才能够流利的使用普通话,即便如此,还是很容易分辨出我是哪里人


起点小说狂


现在学校教育的全是普通话,根本不会教粤语,只能回家家长自己教,我女儿三岁半,才上幼儿园半年,也已经是满口普通话了,回家我们根本不跟她说普通话,所以我女儿现在就是粤语夹带普通话的,有些话她不懂用粤语表达,只能说普通话了


盧小妞


其实对广东人蛮有好感的,但一提到方言问题,就觉得在中国讲方言的区域里边唯独就广东人最矫情,一会儿杞人忧天的担心粤语会消失,甚至还有人说什么粤语不是汉语方言的一种(讲这种话的真特么该死,狗蛋的想闹独立是吧?)。那么多讲方言地区的都没有广东人这般聒噪,历朝历代无数的语言不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一个个这么哭天抢地的干嘛?即便某一天粤语真的消失,但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依然会存在,中华文明依然会继续传承。因此,你担心个毛哇!


在自由的道路上前行


我是叶随枫飘,很荣幸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地道的80后广东人,我蛮幸运自己会讲粤语。虽然家乡话不是讲粤语,但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以前在家里看的电视剧电影都是港片,从那时开始,粤语(我们说的白话)就成为了我们要学的第三语言(第一语言是普通话,第二语言是本土客家话)。

因为觉得会讲粤语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走遍广州还没有语言沟通障碍。

为了融合广州的语言环境,我记得当时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开始学讲粤语,只要自己肯开口讲,很多人都慢慢讲的很溜了。

但是,现在发现00后、10后都普遍讲普通话了,连家长也是一边粤语跟别人聊天,一边画风一转,就是用普通话跟小孩说话。

我家侄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了,但是一句粤语都不会。

我曾问过她:你会讲粤语吗?

她说:不会。粤语是什么?

我很惊讶又好奇:粤语就是广州话了。你们同学都没有讲粤语。

她不以为然:他们都讲普通话,没人讲粤语。

我挺感慨的,想当初我们是拼命看港片学粤语,现在的小孩连粤语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

那为什么现在的小孩都已经不会说粤语了?我觉得有以下两个方面可以参考:

1、经济的开放发展,语言文化也被同化了。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各地的人们交流越来越频繁,同时,广东作为一个大的人才输入省,越来越多的人来广东发展,在相互适应各自语言的过程中,普通话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也更加适用。

外来人员流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本土人士,在生活中,普通话也被慢慢广泛使用了。比如去菜市场买个菜,如果菜贩不会讲一点普通话,交易过程中也是很困难的,促进了普通话的生活化。

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把普通话列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大环境的影响下,如今在农村,普通话也慢慢在普及。

2、粤语的局限性以及粤语文化的宣传。

粤语有一种耐人寻味的魅力,独特的音调、有趣的词汇都让粤语非常生动悦耳,而且还自带幽默感,随便都能说出诙谐的金句:

唔理搭船定搭车,出街最紧要担遮

着鞋唔着袜,大方兼老实

作为广东人,觉得粤语非常亲切。但是使用的范围比较地域化,有局限性:

它的语言用词并不适合我们文化的统一性传播,对于不会粤语的人,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因为就算去拆解也会很吃力,而且还没法完全意会。

在文化大统一的环境下,这种局限性会越来越明显。同时,年轻人的交流圈也更加灵活,不在被限制在一个地域环境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也是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就是说地方政府在宣传本土文化的力度不够,导致本土语言被慢慢弱化。

当然,保护本土文化也是一种措施,在大力宣传的同时,也可以融合其他文化,才能让整个文化圈子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时代在进步,新一代的孩子也会随着文化浪潮而越来越进步。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可以多点跟孩子讲自己本土语言文化,多渠道的去接触本土语言,让他们知道:原来,我还能用自己的本土语言去表达更多的东西。

综合化的运用,会让我们的语言文化更加的多姿多彩。

我是叶随枫飘,点击我的头像,一起探讨更多的广东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