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首都北京的224家合法妓院被封后,青樓文化從此消失!

北京在民國初年,娼妓業勝過以往任何朝代。據1917年的統計,北京註冊妓院達391家,妓女3500人,如果再加上各種暗娼,估計總數在7000人以上。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即當時的北京)平均每250名婦女中,就有1人是妓女,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解放初的妓女改造工作,一直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多年前,蘇童有一部小說《紅粉》寫的就是這一段往事,還被拍成了電影,其實真實的“紅粉”故事,比電影還要曲折。筆者日前來到位於北京東交民巷的警察博物館,在發現了這些珍貴的老照片和史料,揭開了那些塵封的往事。

61年前,首都北京的224家合法妓院被封后,青樓文化從此消失!

其實,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衚衕裡,還分佈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衚衕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八大胡同曾是賽金花“重張豔幟”之處,但也出了小鳳仙那樣真正的義妓,演繹了一段美人救英雄的佳話。

61年前,首都北京的224家合法妓院被封后,青樓文化從此消失!

11月22日的凌晨五點多,北京224家妓院被封,1268多名妓女一夜消失。從此,北京的青樓行業就此歇業。從北京開始,全國的禁娼運動開始進行,各大城市都開始了妓女改造行動,從此在中國存在了3000多年的“青樓文化”徹底從歷史上消失。那麼那些妓女後來去哪了呢?

61年前,首都北京的224家合法妓院被封后,青樓文化從此消失!

她們從妓院出來後,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和改造,在一千多名學員中,總計出院的人數為1077人。其餘學員大都沒有家,自願留在教養院學習做工。政府為她們買了82臺電機,包括織布機、織襪機等,併為她們開辦了新生棉織廠。對於那些要求出院返鄉的人員,教養院非常慎重。另外在這一過程中,還有很多滯留中國的外國妓女。她們大多數是俄羅斯和日本女人。對於這個特殊群體,中國政府一視同仁,不惜代價治療她們的性病,教她們學技術,培養她們自食其力的能力,使她們產生了對新生活的渴望和勇氣。據當時的一位妓女回憶:她們這些姐妹中有很多白俄女人,她們都參加了人民政府舉辦的學習班。政府一邊給她們治病,一邊組織她們學習。治好病的姐妹,有家人的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

在改造之後,這些學員也終於能夠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她們像普通人一樣走入了社會,開始了新的生活。其中,有505個學員結了婚,374個學員回到家鄉參加了生產勞動,21人參加了中央防疫隊,甚至還有13人考上了藝術院校,成功進入而來學校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