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姓在历史上是怎么来的呢?现如今人口排名第几啊?

老衲法号是道济


冯氏可谓源远流长,从我家族祠堂正厅的长联,我们叫顶樑对联,就能看出来。



“始肇毕高公,历秦汉唐宋以及明清,族序宗谱千百年流传成周一脉;祖居始平郡,卜吴燕楚越而入闽粤,文章事业十五国谁先冯氏三元”。长联的内容告诉我们,冯姓远祖毕高公始于周代,毕高公是周文王的儿子。陕西始平郡是冯姓的发祥之地,冯氏子孙辗转吴燕楚越,元朝时在福建宁化县石壁定居,然后再来到广东开枝散叶。联中“冯氏三元”指的就是连中三元(乡试中解元,礼部会试取第一,殿试第一名状元)的宋人冯京。



据我家族谱记载,我们祖源地是陕西兴平县,堂号为始平堂。先祖沿海一路南下到福建宁化县石壁,再经广东梅县后在惠州定居至今,绵绵瓜瓞一千多年。



可以说,人类史是一部血泪史,特别是我们这个封建的国度和我们客家人。像我先祖自从福建进入广东梅县后,先后三次来到惠州谋生,都没有成功定居下来,据说是因为争夺资源同本地人融合不了,经常发生战乱,政府出于无奈,就用行政手段安排回梅县山区居住,来来回回,三起三落。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在惠州安居乐业下来至今。一路走来,先祖想尽千方百计,筚路蓝缕,呕心沥血,都是为了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经久不衰,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至此,我怀感恩之心,对先祖感到由衷的敬仰。先祖传统美德值得我们赞美和学习。


FFP68241816


冯姓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姓氏,经过了长久的传承,它宗族的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分布范围也非常地广。那这样一个古老的姓氏,是如何起源的呢?



源于姬姓说

在我国的原始社会,母系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像姚、嬴、姬等等姓氏,都是带有“女”字偏旁,而相传“冯”姓就是由“姬”姓发展而来。

周武王立朝之后,分封家族子弟和有功之臣到各地。周成王时,就把自己的弟弟姬虞分封到了今山西一带,建立起了晋国。而“姬”姓的一支也追随姬虞来到此地。



后来因为这一支受到晋国国君的赏识,赐予魏地。到了周威烈王时,魏家正式被封为诸侯,而魏家的一支旁系迁封到了今河南一带的冯城。

在周朝时期,姓氏由地名而起的例子非常多,所以这一支就以地名重新改性为“冯”,也就是正宗冯氏。

源于归夷族

在尧帝时期,有一氏族为归夷族,由于当时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中归姓一支向东迁徙,在山东一带定居。

时至夏朝,这一支的首领带领部族迁往陕西,在冯地建立起了冯夷国,尊夏朝为宗主国,受到其庇护。商代夏后,又尊商为宗主。直到商朝灭亡,冯夷国内部发生分裂,彼此之间冲突不断。



为了制约此地,郑公封大夫简子到冯地,世人称之为冯简子。

源于少数民族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拓跋部曾设立一官爵为“冯羿侯”。

由于那个历史时期民族融合十分显著,不少少数民族放弃了原有的姓氏,改用汉人姓氏并在中原长期定居。

当北魏灭亡后,他的分支就有一部分人留在了中原,并且以其先祖官爵“冯羿侯”为姓,改为了“冯”姓。

现如今“冯”姓人口众多,在全国分布范围广阔。

在《百家姓》中,“冯”的排名占第九位,如果以人口计算,应当是全国第二十七位的姓氏,总人口数八百多万。



由于发祥地在河南,又经过多次的迁徙,“冯”姓在我国的鲁、豫、冀、粤、苏等地分布密度较大,尤其是河南、山东等地最多。


历史红尘


我的老家在安徽省定远县,解放前碰到喜事都要打灯笼,灯笼上写大树堂三字,祖先从山西洪洞县迁过来,至今长相与附近农民不一样,一看就知是西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