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我安静的听,雪落下的声音......都说雪落无声,其实啊,雪落的声音尽在心中

乱云度,狂澜起,看少年,怒马鲜衣

古代的纨绔子弟能纨绔成什么样子?首先要凡事定是极其张扬,讲求排面,住的屋宇必是雕梁画栋般的绮美,还要有美丽的,赏心悦目的婢子服饰。还不够,还得有娈童。所谓娈童者,供权贵人家玩乐的男子。衣着华丽,山珍海味,陈词小曲,古董文玩,花鸟虫鱼,华灯佳节,市井里的烟火气,更是喜欢得紧。

张岱就是这么一个人。万历二十五年,张岱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外曾祖是当时的广西巡抚,官从二品,祖父张汝霖是有名的江南才子,父亲张耀芳乃右长史,这可是给妥妥的官N代啊!所以,以上纨绔子弟行为大赏就是张岱少年的写照。

诗云: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女各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借顾二叔表现一下纨绔子弟


少年张岱,并不是只有纨绔。书香门第,世代为官,他从小受了祖父、父亲的文化熏陶,年幼时便到处游历,接触了很多新鲜景色,风土人情,再加上天资聪颖,六岁之时,便有了“神童”之誉。八岁时,张岱随祖父到杭州,在钱塘江边遇到了游览的陈继儒,继儒指着《李白捕鲸图》道:“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张岱立即对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陈继儒盛赞张岱,彼此结为好友,以”小友“称张岱。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太白捕鲸图


此时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张岱幼年博览群书,家人对他也是寄予厚望,渐渐地,张岱开始对自己的繁华家世有了思考,警醒自己立大志。幼年读书好古文,尤好古史。此时的他,萌发了编撰一部史书的想法。十六岁,作《南镇祁梦》,通过向祁神问梦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这是他自我意识的觉醒。

大梦寤,事雕虫,抚掌感慨,撰书救世

明代有大兴文字狱,再加上明代的高度君主集权制,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在文字中捕风捉影的大有人在。而张岱身处的时代又是明朝末年,此时的社会已经有所动荡。他有用世之志,早年读得“自古史贵一人成,四传《春秋》辅以行”,欲成一家之史。

母亲陶宜逝世,在居丧期间,深感明末士气低落,他开始收集材料,为古今能人义士作传。此时的张岱涉猎正史野史,为义士侠徒颊赤耳热,眦裂发指,抚掌感慨。崇祯元年,著成《古今义烈传》,记录了四百多位

“卑至奴隶,琐及犬马”的义烈人士。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张岱《古今义烈传》


年近四十时,他参加了科举考试的乡试。从小张岱就放荡不羁,从未习过八股文,考试落了榜,心情郁闷。受挫后他心灰意冷,放弃了入仕的念头。过上了一段寄情山水的悠闲日子。正是在这段日子中,佳作迭出,也是在这治愈的过程中,一心向佛,研习茶道。

走过的路化作了诗:“疏影横斜,元婴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著书《陶庵梦忆》,收集世间美景,细腻心事。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月夜寒凉,与客通宵宴饮,客散,东方鱼肚白,他偏偏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酣睡与十里荷花


独一人而知天下有雪,烟火最深处是孤独

张岱放荡不羁,游山玩水,虽然他深入最热闹的市井,书写世间最美丽的山河,但是他也是一个心怀天下,忧国于江湖之间的人。万历年间,时局动荡,终究是明朝换了清。而张家人仕明几十载,张岱虽然考科不第,曾说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的他,不愿再参加科举,同时更是不愿意再仕清。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山间生活


时局的更迭让他从锦衣玉食变得穷困起来,没有了精致的生活。清人的习俗于我汉族是有不同的,得了政权,就下令全国剃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张岱面对此情,愤然入山,从此山间明月,林间松风。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张岱品茶,因为不愿剃发,画像便以头巾遮头


张岱的生活跨越了两个朝代,早年研读诗书,他深知明中叶以后朝廷中宦官擅权,奸臣当道的弊病,科举不第,他无法改变。他知道明史编撰体例不善,佳作尚无。他便开始修撰史书。

二十七年贫苦,终于著成了上启洪武,下至天启的史学著作《石匮书》,从明亡的教训出发,关注着明末军事斗争形式和胜败的原因。

效仿陶渊明,预先写下《自为墓志铭》。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写下墓志铭时,他的大部分著作已经完成,这一则墓志铭是他经历了沧桑巨变之后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张岱在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后,写下了自己的

“七不可解”——“贵贱紊”“贫富舛”“文武错”“尊卑溷”“宽猛背”“缓急谬”“智愚杂”。在深深的矛盾中,他是孤独的。

崇祯五年的雪,甚是美丽。雾凇沆砀,身披裘,手用火。小奴驾舟,向湖心亭。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小舟一芥,人二三粒。西湖的一场雪,在张岱的文中,下了四百多年。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前往湖心亭


前半生风流,后半生风骨。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中痴公子,让雪下了四百年

孤山不孤,断桥不断,西湖的雪,在心中下了四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