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们对成都的记忆在不断更新

从天府广场到劳动人民文化宫,那些老地标被新建筑所替代

不变的是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


城市在变,情怀不变,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

成都那些地标建筑的前世今生

青年宫电影院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青年宫电影院前身是新明电影院,修建于1924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青年宫电影院。在大多数老成都人心中,春熙路城守街的青年宫电影院,是记忆中最深的纹路。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2014年的冬季,在城守路88号楼下,鳞次栉比的高楼中,93岁“高龄”的青年宫电影院变身“青年V幕”,依旧保存着这座城市的光影印记。昔日电影放映厅被改造成17个小厅,最多一个厅容纳8人,还有咖啡厅、书吧、小剧场,除了观影外,还可以举办影视沙龙、短片拍摄等,不仅仅是影院,现在的“青年V幕”更是一个新型互动体验式文化潮流之地。

天府广场钟楼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位于天府广场的成都电信枢纽大楼修建于1969年,成都人称之为钟楼。1978年,塔钟开始正常运转。作为成都当时最高的建筑,一时间风头无二。“成都第一钟”成为成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在钟楼原址上规划了四川大剧院,建成后的四川大剧院,将集西部精品艺术展演中心、文化创意产品孵化中心、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影音传媒发布中心、文化旅游示范中心、文化艺术藏品鉴拍中心、雕塑艺术创作中心、文化空间共享中心为一体。同时四川大剧院将引进更多优质演出,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刚需”。

劳动人民文化宫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文化宫位于提督街中心,曾是总领全省军务的四川省提督署衙门,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称 “ 中山公园 ” 。1950年扩建为“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老文化宫旧时是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地区的第一所文化宫,配备有电影院、图书馆、灯光剧场。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2008年5月1日一个崭新的文化宫正式对外开放,其外观造型设计新颖、别致,取意岷江的“山、水、船”意象,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与金沙遗址交相辉映,成为成都城市风貌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体现了文化宫亲民、开放、生态的设计理念。

现在的文化宫整体建筑按照功能分区为办公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电影娱乐中心,内部设施集信息化、现代化和传统化于一体,高、中、低档的分类服务涵盖了职工培训、会展、图书阅览、文艺演艺、戏曲表演、电影、健身、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服务项目,能满足广大职工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块石立交桥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五块石立交桥建成于1988年,是成都的“桥一代”,一直在城北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上跨火车北站的铁路股道,除了成灌快铁、宝成铁路,还有多条连接线,平时来往列车频繁。同时,五块石立交桥南端连接二环路、火车北站和城北客运中心,北端连接五块石客运战,以及周边多个大型批发市场,车流量巨大,交通十分繁忙。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改造后的五块石立交桥将上跨二环高架和铁路的高架桥,下穿火车北站和二环路的隧道,这将极大改善目前的交通拥堵,缓解火车北站片区交通压力,实现整体交通优化。

老新华印刷厂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当时位于金牛区的老新华印刷厂是整个西南片区最大的印刷厂,几乎所有四川读书娃儿的教材都是从这里出去的。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在2015年,新华印刷厂北片区棚户区自主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原址已打造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购物、商务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

“这个项目的实施,重点在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同时也为区域的发展释放出更多空间。”据悉,该项目用就近安置和货币终结两种安置方式,片区内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在传统商贸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商务服务业、新兴房地产业以及科技服务业,打造成为百里中轴线上市级商业核心区,成为既有中小学、幼儿园,又有综合体、返迁房,并配有社区服务中心的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崭新社区。

成都跳伞塔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1965年底,跳伞塔在成都市南郊一片农田中首次亮相。它不仅是老南门城外的一处景观,更是成为了成都的地标。那个时候,还有专门的跳伞队,去参加济南的跳伞比赛,为成都赢得荣誉。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1989年,四川省体育馆在这里建成,这座体育馆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614余人,举办大型体育比赛近600场次,各类综合性文艺活动 200余 场次,极大的丰富了市民娱乐、健身生活。

成都世界乐园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位于郫县犀浦的“世界乐园”曾是成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人文景观游乐园,被誉为“中国西部人文旅游景观之最”。这里荟萃世界著名景观108处,大多数景点按1:1原型仿造。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2003年5月5日,在世界乐园原址上成立了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还保留了部分世界乐园的建筑。成都纺专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纺织类高等学校,开办专业41个,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

成都(猛追湾)游乐园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成都游乐园修建于1985年,1986年6月1日正式开放,是当时西南地区屈指可数的大乐园,里面不仅有过山车、摩天轮等游乐设备,还有一个综合的“水上世界”。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目前,原址已在成都游乐园基础上整合改建为成华公园。成华公园以“城市中的田野,都市中的绿肺”为主题,整个园区以银杏、水杉等大型树木为主,在保留原有绿化的同时,新增绿色植物,力求创造自然的现代生态景观。成为一个全开放的城市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

人民商场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人民商场始建于1953年,是盐市口商圈第一批拔地而起的老牌商场中的领军者。提及当年最牛气的人民商场,以及各种热闹非凡的景象,老成都人至今回忆起来还为之津津乐道。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2008年9月,“人民商场”盐市口店的店招改换成“茂业百货”,没有了老旧的玻璃柜台,取而代之的是大理石和玻璃交相辉映的楼群,商场内颜色亮丽、设计时尚,顾客购物体验不断提升。

川音大厦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川音大厦建立于2004年,曾经的它辉煌一时,是成都人民熟悉的一环路标志性18层建筑。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李宇春、何洁、魏晨都在从这儿诞生。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现在这里修建了成都第一个24小时的城市音乐厅,规模在全国综合类剧院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国家大剧院、江苏大剧院,也是目前西部最大的城市音乐厅。

成都沙湾会展中心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BEFORE】

1997年9月,成都沙湾会展中心落成投用,是当时成都人眼里“最洋气的建筑”之一,承办过西博会和糖酒会,让成都人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稀奇。

【AFTER】

成都地标的前世今生

2017年7月,20年的沙湾会展中心最后一次人声鼎沸,这个陪伴了老成都人20年的地方谢幕了。在原址上将打造 “环球mall”沙湾店,建设融汇互动科技、海洋乐园、影视娱乐、餐饮美食、洲际酒店、甲级办公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和文化城市综合体,一个全新的地标性建筑将在此诞生。


每一处地标

浓缩的都是一段成都历史

梳理着成都的文化肌理

承载着成都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潜力

地标记录了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而我们记录这些地标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