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西港的湖北人:辛酸苦累,但現在不能回國


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其實是我來了之後,才聽到的這句話:“沒有夢想,何必西港”。


可是也來的不湊巧,9月來到西港一家地產公司工作,那時正值西港的雨季,公司派了一輛車來接我,那時的路破爛又泥濘,顛簸了一個多小時兩個小時才到公司,一路上地上的坑坑窪窪和馬路邊的各種垃圾構成了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


留在西港的湖北人:辛酸苦累,但現在不能回國

西港街頭


後來慢慢增加了對這裡的瞭解,看自己和別人樓盤的項目信息,跟著同事踩盤,有時候踩著高跟鞋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泥巴地裡,不能理解為什麼公司選在這裡開發項目。


但是聽別人說,以前這裡的樓盤是賣的特別好的,818之後,一切都改變了,幾十萬人撤離了西港,逃往菲律賓,迪拜等其他地方。然後我就去查了什麼是818,也從網絡上了解到了他們嘴裡的之前的遍地菠菜以及“全是中國人”的西港。


誰來這兒工作不是賺錢的?可惜來得不逢時,經歷了一波中國人大撤退後的西港,在同事口中變得有些冷清,網絡上對這個城市的評價也越來越負面化,幾個知道我在這裡工作的好友時不時給我轉有幾個中國人又被綁架了,哪裡的樓盤老闆又跑路了的文章鏈接。


在和同事的聊天之中,感受到了大家業績不好的些許失落,但又是年底,各種修路,國內投資以及2020年初開發石油的消息一陣陣傳來,讓人不免得對明年的業績有一絲期望。


因為剛剛來,過年沒能回家,國內疫情爆發,一開始是12月底聽到了一些消息,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發現SARS,緊接著1月23日就封了城。儘管中央政府動作很快,湖北,尤其是武漢,成了重災區。而我這個湖北人,也暗自慶幸自己今年沒有回家。


公司也有湖北的老鄉同事,直到現在還沒能回來。一開始大家都沒放在心上的一則小新聞,居然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演變成了全球性大爆發的病毒。


年前摩拳擦掌說年後要做出業績的雄心壯志,也隨著病毒在國內的擴散慢慢熄滅。客戶都沒辦法來,看房團全部取消,就連之前交了押金和首付的客戶也說要推遲後面的付款。


春節之後,我們也四下去打聽了還有哪些樓盤有開門,開著的本就沒幾家,像我們這樣還在動工的企業更是隻有兩三家了。


留在西港的湖北人:辛酸苦累,但現在不能回國

西港修路場景


可是,如果沒有進賬,我們的公司又能撐多久呢?公司關了售樓部,大家每天就坐在公司裡,不能出門,也沒啥要事可幹。


之前說病毒怕熱,柬埔寨不會出問題,現在已經連續十幾天有新增病例,病毒在全球爆發,歐美國家每天新增數量以萬例為單位,當初最危險的祖國現在成了反而最安全的地方。


當家裡為了安全考慮催促著我快回家時,國內新下來的國際航班一週一條的飛行禁令讓回家的機票翻幾倍的漲高,原先幾千往返,現在變成了20000人民幣單程。單程不說,不能直飛回家,落地就地自費隔離14天。起步就要準備4、5萬,那麼基本上在西港工作的這幾個月薪水就全搭進去了。一開始就說了,大家來打工,就是為了賺錢嘛,一趟機票半年白做了,那來這裡的意義在哪裡呢?


再者,現在國外回去的人,可能都要揹負罵名,什麼“祖國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第一名”,這樣子的言論放自己身上真的不知道怎麼承受。何況作為湖北人,現在就好像過街老鼠。


我身邊一個朋友,以前是醫生,武漢封城那天收到指令,隨時準備著被調去武漢幫忙,最開始到武漢那陣子什麼都還沒準備好,很多救援物資都沒有辦法為他們提供,醫療人員也都不夠,他一天就睡幾個小時,高負荷運轉,終於在戰鬥了兩個月之後,英雄一般凱旋歸家。後來呢,湖北也解放了,他從黃梅去江西被堵在路口不讓過去,前不久的英雄現在被當做病毒攜帶者一樣對待。


歧視並不止這一例。前不久聽說西港飛深圳的兩名湖北籍人士,在深圳機場被剪了登機牌,有綠碼有護照,就因為是湖北人,被拒絕登機。


還有湖北人持綠碼到了廣州,一家五口被鄰居堵著不讓出門,被社區強行要求去酒店自費隔離,大家都是外出務工人員啊,兩個月沒有工作已經花銷了不少,現在再去自費隔離,哪裡來住酒店的錢呢?


有時候,坐在公司看著網上的新聞,覺得那些“隔離疫情,不隔離愛”都是屁話。說到底,病毒會消失,但偏見不會。


最近又看到一則新聞,金邊飛國內的飛機被拒接,深夜又返航柬埔寨。一名女士自己丟下了在西港的工廠,放棄了所有。“西港三年,一場疫情一場夢”,有時候我們在外漂泊的辛酸苦累,不在西港是沒辦法理解的吧。


現在這樣子的我們,又能撐多久呢?(作者: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