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對曹氏女為何不敢明媒正娶?

楊軍鳴


啥叫不敢明媒正娶曹氏女?

這在小混混時期的劉邦,也沒有啥敢不敢的事。

關鍵是人家願意嫁嗎?

劉邦庶長子劉肥,生母曹氏,史書上寥寥一筆,也沒有講詳細,只說她姓曹,至於她是哪兒人,何時與劉邦相識,不得而知。

而且,劉肥成年被封齊地後,也沒見著他有接回生母奉養的記錄。我們可以推測,待到劉邦得天下的時候,曹氏已不在人世了。

至於她在生時,為什麼給劉邦兒子也生了,卻還沒被劉邦娶回家,只能說明,劉邦娶不起。

劉邦未起事時,在家不事生產,在外好交朋友。家裡劉太公罵他不如哥哥老實種田。在外,他是長期身上無錢,喝個酒也要靠蹭。去赴個宴也要空口上錢百萬才得入席。

這樣一個在世人眼中看上去不靠譜的中年人,誰敢嫁他?也許哪天曹氏把持不住與他做了回露水夫妻也就罷了,賠了這一生,還是算了。

當時呂太公看中這個無賴的時候,呂夫人還埋怨他哩:說是個女兒看個好的,怎麼看中這個三無青年了?

所以說,劉邦在當時,遠不如後頭風光,他其實是娶不起妻的,呂雉嫁給他,純屬呂太公的風險投資,當時是貼本嫁女的。


錢多多讀文史


曹氏,生卒年不詳,是劉邦當亭長時的"外婦" ,即劉邦的外室,現在的話叫“同居女友”,沒有名份,她是劉邦的大皇子劉肥的生母,從史書上記載劉邦早年的情況來判斷,她應該是劉邦的同鄉,屬豐沛人 ;劉邦在於呂雉成婚之前,曹氏便與劉邦同居了,以劉邦的個性判斷,儘管沒明媒正娶,但他絕不會為避人耳目而偷偷摸摸地搞幽會,很多時候,劉邦是不要臉的主,所以,儘管沒有辦結婚登記手續,但二人形成了“事實婚姻”,是光天化日之下的“事實夫妻”關係,與劉邦有患難與共的生活經歷,對劉邦是真的有感情;後來為劉邦生下了長子劉肥,劉邦兵敗彭城後,應該 和呂雉、劉老太公一起被項羽抓到軍中,作為要挾劉邦的人質之一(史無原話,依史記推斷),楚漢議和後被釋放回歸 。




劉邦對曹氏女為何不敢明媒正娶?

1.劉邦沒錢辦婚禮。劉邦家景並不富裕,早年好吃懶做,不事稼穡,不務正業,又有一幫狐朋狗友,只有喝酒吹牛的本事,他的親爹劉老太公就看不起他,斥之其為無賴,這樣的潑皮破落戶,手頭拮据,沒錢辦婚禮。從他後來對劉老太公說的一句話“某業所就,熟與仲多”來推斷,結婚對他是奢侈的事。


2.曹氏女怕嫉妒心強的呂雉。而曹氏在劉邦建立西漢前就去世了,想信劉邦與呂雉結合後,在呂老太公的幫助下,經濟狀態會有所好轉,但曹氏是聰明的人,與呂雉有過接觸,懂得呂雉是醋罈子,再補辦結婚手續,顯然,呂雉會給顏色看!

3.曹氏女不要名份。戰亂年代,紅顏薄命!何況其貌不揚的曹氏女,她這一輩子,與劉邦生活了一段時間,有了一個兒子,她也心滿意足了,她的全部精力放在兒子劉肥身上,不要名份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劉邦的膽量非一般人能比,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他的心裡還有“丈夫當如此也”的忌憚,秦始皇剛死,他馬上就加入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行列。三年滅秦,四年擊夢,七年時間問鼎中原。古往今來,能與劉邦比肩的英雄豪傑鳳毛麟角。

劉邦的成功,與他的膽識有莫大的關係。沛縣起兵,群龍無首,就連蕭何、曹參那樣威望頗高的人都顯得畏手畏腳,只有劉邦願意當那個振臂一呼的“出頭鳥”。呂公請客,劉邦心身無分文,但他還是憑著一句“賀錢萬”的豪氣得到呂公的另眼相待,最終還抱得美人(呂雉)歸。所以,就沒有劉邦不敢做的事情,說他不敢娶一個女人,著實管中窺豹了。

曹氏是一個命苦的且幸福的女人,苦的是前半生沒有享過福,甚至比呂雉遭的罪還要多。但是,她後半生過的絕對讓人羨慕,儘管沒有得到劉邦的“明媒正娶”,但是他有一個天下最富的兒子——劉肥。劉肥就是劉邦的長子,劉邦在山東定陶稱帝后,馬上把齊王韓信貶往下邳做了楚王,而將坐擁73座城池的齊國給了兒子劉肥。這樣一來,有兒子孝順就夠了,還爭什麼名分,弄不好再遭到呂后的算計,那就得不償失了。

劉邦沒有明媒正娶曹氏的原因

一、劉邦沒有這個想法。曹氏雖不是劉邦的第一個女人,但她是第一個為劉邦生孩子的女人。那時候的劉邦朝三暮四,混吃混喝,他與曹氏在一起充其量算是搭夥過日子。而曹氏可能是一個有過婚配的女人,所以也不去在乎什麼名分,與劉邦能排解寂寞足矣。既然雙方都是遊戲人生的態度,那麼婚姻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形式。所以,劉邦從來就沒有想過娶曹氏。

二,曹氏錯過了時機。後來,劉邦交了好運,呂公打算將女兒呂雉嫁給他為妻。呂家雖從山東單父縣避難於豐邑的外來戶,但呂雉也算是一個大家閨秀。如此一來,劉邦算是高攀了,所以必須要明媒正娶,風光一回。不為別的,只為臉上有光。既然劉邦有了明媒正娶的老婆,當然不可能再娶曹氏為妻了,如果曹氏想加入劉邦的家庭,只能屈從一個“妾”的身份了,這是天性潑辣的曹氏不能接受的。


三、劉邦忽略了曹氏。劉邦一生中最不缺的就是女人,起義之前,混跡街坊鄰里,起義後,每到一個地方,有女人就是家。所以,劉邦忙得了連發妻呂雉都不聞不問,那還有功夫去關心一個外婦。時間一晃而過,當劉邦稱帝后,歲月讓一個女人垂垂老矣,也讓她豁達睿智,心如止水,她連踏入後宮那個是非之地的心情都沒有,只希望平平淡淡渡過餘生。縱觀劉邦去世後那些妃嬪們的悲慘下場,而被劉邦忽略了的女人,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曹氏是劉邦在少年時期就結識的婚外姘婦,在劉邦娶呂雉之前,曹氏就和劉邦生活在一起,而且還為劉邦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既然如此,劉邦對曹氏女為何一直沒有明媒正娶給她個名分呢?

史記上對曹氏女,只簡單的記載了一句話:

《漢書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齊倬惠王肥, 其母高祖微時外婦也。”

從記載上可見曹氏是劉邦沒發跡的時候就和劉邦在一起的,那時候劉邦還是類似地痞無賴的角色,整天混跡於市井,有時間就和曹氏廝混。

當時的曹氏是個寡婦,沒了丈夫,古代的女子地位很低,劉邦雖然對她有情,可是也沒有勇氣去娶一位寡婦。

畢竟劉邦生性放浪灑脫習慣了,與其把姘婦娶回家,還不如維持親密關係來得更灑脫,可能劉邦壓根就沒想娶曹氏,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況且當時的劉邦遊手好閒,窮的叮噹響,並沒有能獨立養活曹氏的能力。

後來的劉邦娶了呂雉,呂雉是地主家的千金小姐,嫁給劉邦是明媒正娶,劉邦有了正房妻子以後,才稍微日子過得富裕點,為了不讓呂雉難過,也很少去招惹曹氏,儘量撇清關係。

劉邦和呂雉的婚後很幸福,呂雉也把劉邦家裡照料的井井有條,是個合格的妻子,那時候不娶曹氏,已經是劉邦擔心和呂雉會鬧僵。

劉邦發跡後,在他成了漢王以後,身邊就已經鶯鶯燕燕,當時劉邦的最愛是貌美如花的戚夫人,哪裡還記得曹氏,在劉邦當上皇帝后,更是三宮六院,美女如雲,心裡面再也沒有了曹氏的角落,因此曹氏一直也沒能進入劉邦的後宮。

綜上所述,不論是劉邦發跡前還是發跡後,曹氏都像一朵卑微的小花,毫不起眼,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即使曾經愛她的男人已經成為了坐擁天下的九五之尊,可憐的曹氏一直沒能有一個名分,終究只算劉邦年輕時期的情人罷了。你們認為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小聰歷史客棧


劉邦並不是不敢把曹氏女子明媒正娶,納為自己的妻妾,實際上是劉邦不屑於迎娶曹氏女子。

事件回顧:

劉邦作為歷史上第一個推翻前朝統治,建立自己政權的華夏帝王,自然有著他的過人之處,無論是在智商和情商上,都遠超同仁。

我們有理由相信,劉邦手下的三大謀士和七大戰將全不是無緣無故的投靠劉邦,並且為他馬首是瞻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心計,如果沒有一定的能耐和本事,不可能擁有如此大的勢力和權力。

而根據整個漢帝國的歷史記錄,不難發現,劉邦在發達之前一共有兩個女人和他發生過關係,分別是呂氏和曹氏,至於呂氏我們就不用過多介紹,她是整個漢帝國掌握軍權的皇后,也是最為風光的皇后,我們一般稱她為呂后。

只不過微妙的是,呂后並不是為劉邦生下第一個子嗣的女人,曹氏才是為劉邦生下第1個孩子的女人,那個孩子叫做劉肥。劉邦在與曹氏相好或者同歡之時,劉邦的地位還是一文不值的狀態,自身的身份地位也沒有飛黃騰達或者說一步登天,而這個時間段下的劉邦所欣賞的女子或者所能夠碰得到的女子必然是極其一般的。

齊悼惠王劉肥者,高祖長庶男也

對此我們在史書記載上也能夠看出一二,而有趣的是整個漢朝歷史對於曹氏這位女子的記載非常的少,連五十個字都沒有超過。而曹氏為劉邦所生的長子劉肥也無緣皇帝。

曹夫人生齊悼惠王肥

沒錯,這就是事實

我們不得不提一個人性的問題,而人性是整個人類發展史中所面臨的、所需要解決的、所應對的最為複雜繁複的問題。

每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段所欣賞的對象,女子亦或男子都存在不同的標準。劉邦在最開始、最年輕的最沒出息的時候喜歡上了曹氏。

而劉邦有了自己的軍隊勢力,劉邦有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劉邦甚至一步登天當上了皇帝之後,對於曹氏,對於自己這個卑鄙之妻,必然是看不上眼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邦自然也沒有必要自討苦吃,非要拉著曹氏的手死不鬆手,私裡給一些恩惠就可以了,明媒正娶對於劉邦而言是吃了大虧的。

把這個問題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當劉邦當上皇帝之後,曹氏已經配不上劉邦了。當然至於是否迎娶曹氏主動權還是掌握在劉邦手中,畢竟貴為天子想娶誰就娶誰,完全可以無視他人的意見,而劉邦故意冷落曹氏,沒有娶曹氏為妻,估計也是自己的一種心理想法吧。

為了彌補曹氏,或者說劉邦為了表示對自己大兒子的喜愛之情,在公元前201年劉邦封劉肥為齊王,並且統轄70多個城市。在劉邦死後,呂后當權,把劉肥召喚至京城,打算殺死他。劉肥在謀士的提醒之下將絕大多數城市轉贈給了呂后的親女兒,才躲過此次危機。

【參考文獻:《史記·齊悼惠王世家》、《漢書·高五王傳第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