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這場疫情讓我們看到,原來大家一直在線上等著我們。”上海京劇院副院長呂祥沒想到,備受年輕人喜愛的嗶哩嗶哩網站居然有那麼多資深京劇迷,傳統戲迷的畫像在疫情期間被一次次直播和線上互動顛覆。這短短1個多月時間裡,上京在新媒體陣營裡翻出不少新花頭,經過一番勤學苦練之後,明顯“漲功”了。

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圖說:上海京劇院在新媒端多點開花 網絡截圖

  

看官方賣萌


   2月初,上京的微博粉絲數僅3.3萬,截至今天,已經漲到了8.5萬,這1個多月上京做了些啥?用呂祥的話來說,上京新媒體部門經歷了“瞬間成長”。

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圖說:上海京劇院的微博粉絲已經漲到了8.5萬

   上週上京在多平臺直播,官方賬號和網友在B站互動到凌晨1時。網友“青玉案”的評論被官方“翻牌子”後十分驚喜:“還不睡,一場直播漲了兩千粉,漲粉大王?”官方賬號不僅把表情包用得風生水起,還可愛地倚老賣老:“我一個65歲的院團想跟上你們年輕人的節奏,可不就得拼一點啊!”

   幾百條彈幕留言,有一大半都能得到官方賬號的回覆,極大提高了受眾粘度。不僅如此,在不同的平臺,上京的人設還不太一樣,在B站這個二次元及年輕人為主的平臺,小編會用一些網絡詞彙;在微博上,則更沉穩大氣,時常深入淺出地給網友科普京劇小知識。看到上京剪輯的疫情日常視頻,一名網友在轉發中表白:“上京是我考到上海讀博的動力。”

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圖說:上海京劇院在B站直播 直播截圖

  

聽名角玩梗


   京劇名家李軍,江湖渾號準叔,因早年在臺上演唱寫意灑脫常有“神來之筆”而得名。B站網友自發給準叔整理了演出“車禍”合集,一段“眾太保合力上山擒虎豹”的《數太保》堪稱“扛鼎之作”。上週的演唱會現場,李軍連珠炮似地自黑,接了主持人魯肅的“虎豹梗”。穿著紅色“工作服”上臺的李軍對著直播鏡頭說:“準叔不怕醜,有準就行。”這次沒唱錯的他獲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準叔有準的時候唱得相當不錯”。在家憋壞了的李軍還把個人抖音賬號取名為“沒準大叔”,還秀了一段自己在家做韭菜餡包子的視頻,引得真愛粉評論:“韭菜包子擒虎豹,大紅汗衫身上套。”

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圖說:李軍直播中觀眾反應熱烈 網絡截圖

   直播時,上京專門給魯肅準備了電視大屏,實時閱讀評論和彈幕,拉著嘉賓與網友互動,也因此被網友戲稱為是《魯肅有約》。藉著直播的機會,不少平時不大在網上露面的角兒們也成了年輕人心中的流量擔當。被網友稱為“神仙姐姐”的史依弘,一週前剛做了第一次直播,一開始很緊張,熱情的網友給了她很多信心和鼓勵。還有因為甜美長相被網友誇讚可愛的楊揚,她的最新微博動態還停留在2013年,因為太“老派”被網友喊話。楊揚在直播間非常不好意思地說,沒想到大家這麼關注京劇演員的臺前幕後,以後一定多發一些大家喜歡的內容。

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圖說:史依弘 官方圖

  

賞私家珍藏


   這次為上京吸粉立了大功的,除了可愛的上京人,還有每天更新的宅家賞戲系列視頻。大量沒有公開過的京劇名家演出錄像在疫情期間推出,發佈的順序按照行當及文武戲內容交替安排,讓上京成了戲迷心中的業界良心。1994年逸夫開臺慶典的一場《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演出陣容十分難得,視頻成功獲得10萬+的瀏覽量。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障日,上京推出了《四五花洞》,這出戏是四大名旦唯一合作過的作品,舞臺上很少上演,1987年上京的演出版本尤其珍貴,且主要情節就是“包公斷真假潘金蓮”,打假日看打假戲,高產的官博帶來的好感度蹭蹭上漲。

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圖說:宅家賞戲系列之 《四五花洞》 網絡截圖

   兩個月的推送裡,上京還調整了內容,對受眾喜好進行了兩次“試水”。4年裡上京修復了1.4萬餘張名家相片,既有梅蘭芳、馬連良、程硯秋等京劇大師1949年以前在上海留下的劇照組照,也有1955年上京建院後周信芳、李玉茹、汪正華、王金璐等名家照片。這次上京陸續在專題中放出了這些存貨。此外,還精心剪輯了老錄像中的核心唱段及精彩武戲,配上字幕和導賞文字,每段時長在10分鐘以內,方便網友入門。

傳統戲曲如何玩轉新媒體?跟著“漲粉大王”上海京劇院來看看

圖說:上海京劇院還放了修復版的名家老照片 網絡截圖

   看到上京這樣貼心的舉措,網友“盛世元韻”留言道:“在這種特殊時期,這真是一種特別好的方式,讓我們戲迷欣賞到喜愛的劇目,同時和演員還有互動。也可能只有在上京,這種創新的形式才能行得通。上海這個戲碼頭,有更多的包容,更大的胸襟。”而這條高讚的評論,恰恰體現出了眾多戲迷的心聲。(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