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宁”建设将有新进展

记者从西宁市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上了解到,如今的西宁,正在以“大西宁”为城市发展方向,建设高原上的精致城、幸福湾,以全新的历史姿态做好新青海建设的领头雁。

  塑造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独特风貌

  今年,西宁市将突出规划战略引领。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为载体,加快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体现“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

  推动“大西宁”战略规划落实落地,编制综合交通规划,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市县“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套机制”管控体系。编制青海国家高新区、朝阳物流园区等规划,提升产城融合、园城融合水平。挖掘提炼西宁城市特色,突出高原山水意境,传承河湟历史文脉,体现独特文化魅力,塑造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独特风貌。

  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强化刚性约束,健全用途管制,监督规划实施,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严肃查处擅自违反规划许可、改变规划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建现象,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

  创建高原美丽城市示范市

  越来越美的西宁还将加快创建高原美丽城市示范市。依托高原山水、人文资源禀赋,把握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机遇,打造以生态山水城市为主体、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为基础的高原美丽城市。

  以公园城市、智慧城市等十大行动为支撑,加快推动多巴、鲁沙尔、朝阳等区域和三河交汇“城市客厅”等平台建设,在生态环境、空间品质等方面,体现城市“共性美”和“个性美”。

  合理规划布局城镇空间,加快建设鲜花、果蔬、森林康养等特色小镇,分层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风情、民族特点的特色小镇和美丽城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百乡千村”试点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保护传统村落,守住乡村、记住乡愁、留住乡情。

  高标准打造重点片区

  “大西宁”未来的每个片区都会各具特色。为此,西宁市将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实施一批支撑性、骨干性工程,再掀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大场面。

  多巴城市副中心将启动核心区规模化土地整理开发,推进道路、污水处理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多巴湖湿地公园、支沟治理等工程筑牢生态本底,加快打造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南川片区将以国际会展中心等标志性项目为引领,加快区域整体开发,实施元堡子湿地、新唐道等配套项目,优化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功能布局,建设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

  鲁沙尔片区将坚持高点站位、规划先行,提升文旅产业园功能定位,完善塔尔寺大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做强陈家滩特色文旅产业,建设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四区三县差异化协调发展

  在“大西宁”建设中,各区县也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错位式、差异化发展,加快形成协调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加快完善北川工业园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双新公路设施农业,拓展生态游乡村游冰雪游产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铝镁合金高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湟中县按城区标准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更高站位谋划推进多巴新城、西宁文旅产业园、甘河工业园区三大增长极,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湟源县突出牦牛、饲草、中藏药材等特色产业,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品牌农畜产品加工强县。

  城东区深化与东川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加快建国路等区域商圈建设,打造集交通物流、商务办公、购物消费、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商务区。

  城中区围绕南部片区、南川轴线、中心城区三大板块,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商贸业高地。

  城西区以现代高端服务业核心区为重点,释放现代化城区聚集效应,建设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现代金融和现代商贸集聚区。

  城北区借助青海国家高新区、高等院校等优势资源,建设创新创业、人文高教、高端物流、生态宜居城区。(来源:西海都市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