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普安县“白叶一号”迎来采茶季 安龙香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

内容摘要:3月29日,CCTV13《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播出新闻《“携茶”迎来采摘季 千里帮扶情义深》,报道普安县“白叶一号”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中国黔西南综合报道 3月29日,CCTV13《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播出新闻《“携茶”迎来采摘季 千里帮扶情义深》,报道普安县“白叶一号”工程最新进展情况。

据悉,2018年,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向普安捐赠了“白叶一号”茶苗2000亩,目前,该批茶苗进入了打顶采摘的季节。在普安、安吉两地党员干部和茶叶专家的指导下,普安群众心怀感恩,喜采新茶,所采的茶叶由浙茶集团保底收购并进行营销。

这几天,在普安县,由浙江安吉捐赠的2000亩白茶迎来第一个采摘季,而这里生产的白茶也已经被注册商标叫“携茶”,意思是东西部携手合作脱贫奔小康。

普安县卡塘村的乡亲们说,这片茶园叫做“感恩茶园”。老百姓打心眼里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浙江安吉的无私捐赠和帮助。大家都希望“携茶”能带着他们走上小康路,都在用心用情去管护好茶园。

2018年4月,浙江安吉县的20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示,村里因为种白茶致富,吃水不忘挖井人,愿意捐赠茶苗帮助贫困地区。总书记回信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讲得很好,弘扬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此后,安吉县陆续向贵州普安、沿河,四川青川,湖南古丈3省4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共1500万株。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携茶”迎来了采摘季。前几天就赶到贵州的浙江安吉县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看着这些“远嫁”的茶苗开始开枝散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和盛阿伟一样,浙江的几位茶叶技术员也常年待在受捐地区,手把手地教当地农户,确保“携茶”能够种植好、管护好、采摘好。不仅如此,对“携茶”的加工、销售,他们也作了安排。负责这一块的,也是来自浙江的企业。

几十公里外,企业的加工车间正迎来下山的第一批青叶。公司负责人表示,这里所有的茶叶都将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保底价收购。目前,浙茶集团已搭建起多个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为“携茶”找好销路,让它成为真正的脱贫致富茶。

又讯 3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战疫情特别报道》报道了《贵州安龙香菇撑开脱贫“伞” 政府服务包起作用》,介绍近年来,安龙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之一,带动当地群众脱贫。

随着贵州省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位于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贵州省安龙县各行业也恢复了生产。近年来,当地将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

平寨村近2000亩土地上有1200多个食用菌大棚,眼下棚里的香菇进入采摘期,当地成立了食用菌产业专班,组织村民分批进棚采摘。

从2016年开始,安龙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全县的食用菌大棚超过1万个,已成为当地脱贫的主导产业。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当地在原来形成的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两个食用菌大棚的基础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做好企业和群众的服务工作。据介绍,在安龙县落户的食用菌企业都能领到政策服务包,企业要根据相关的内容带动当地群众脱贫。

目前,安龙县的食用菌产业覆盖了5437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共实现就地就近就业5000多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