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到了,各地都禁止上山焚烧,应采取什么方式祭祖比较好呢?

雨霏260



睡上铺的小懒猫


祭祀注重讲礼仪,

不必焚香化纸祭。

先人亡故不赞许,

诱发火灾坐牢去。

鲜花洒酒富贵有,

磕头跪拜寿长久。

继承先辈好传统,

男清女正人间走。


用户鹏展


因噎废食,就因为有时候会引起火灾就禁止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一年下来,有多少人死在车祸?是不是理解为汽车也要禁止?迷信,你可以不信,但不能滥用公权力去阻止别人相信吧?所以传承下来的东西必然有它存在的意义,要不然,端午节祭什么屈原?九月祭什么轩辕黄帝?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国家的含义是什么?不就是你我他组成?


用户6588447002671


清明节快到了,各地都禁止上山焚烧,应采取什么方式祭祖好呢?

清明节是中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随着春天的到来,桃红李白,柳绿风轻,万物复苏,人们在清明时节带上祭品踏青郊外,扫墓祭祖,悼亡思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往往连身在外地的人们都会在此时纷纷赶回老家祭祖扫墓。这一万民重视的节日,也得到了国家的体恤,特意为之放了公假,使这一传统文化节日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然而,扫墓祭祖的旧有流行做法是在坟地墓前摆上供品,点烛烧香焚纸钱,以求先祖保佑。这方法烟熏火燎,污染环境,传播迷信不说,还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在事后容易残留火种,而春天又是天干物燥、风大易燃的季节,常常因此引起山林火灾的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因此近年来各地都在禁止进山焚烧祭祀,提倡绿色环保的文明祭祀。

其实我觉得,清明扫墓祭祖着重于表达人们的追思和缅怀,重要的是亲情的延续,这是内涵,有心则可,心诚则灵。而用什么供品、怎样祭拜不过是一种形式和载体。人们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祭拜。例如 :一、在墓前摆一捧鲜花黄菊,供一盘水果糕点,奉一盏小酒清茶,或再点对电子香烛,其优雅品味,相信祖先逝者也是很喜欢的。二、网络祭拜。可以手机、电脑为载体,发一些有关陈年旧照片,撰一篇有关先祖逝者的文,写两句悼亡寄意的诗,点一柱心香,抒满腔情怀,也不失为清明祭祀的好方法,尤其是对那些身居外地不能返乡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今年清明,我囯还处在疫情特殊时期,人们都宅家抗疫,响应政府号召不大规模集聚扫墓,在网络上进行祭拜就显得更加合理有效了。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改变,我的家乡多年前就已迈开了文明祭祀的步伐,我们家也已坚持了多年清明节文明环保祭祀,我这样写,也是这样践行的,有以下诗、图为证:

七律·壬辰清明

刘亚平

莺歌燕舞柳丝黄,水秀山青草色香。

日暖风轻春正媚,桃红李白蝶尤忙。

虚逢美景心难赏,每至清明情更伤。

老冢新坟飘泪雨,肝肠寸断恨阎王。

2012.4.

七律 己亥清明

刘亚平

梦里依君故地游,蜂飞蝶舞日光稠。

十年漫漫黄泉路,尽夜绵绵涩泪流。

细柳邀风惊鸟唱,杜鹃沐雨惹人愁。

欢欣小子成家业,告慰亡灵不愧羞。

2019.4.

七绝 梅花山扫墓

刘亚平

每到清明痛断肠,焚香化纸屑飞扬。

而今改作文明祭,果饼鲜花悼念忙。

2015.4.

七绝.父亲生日扫墓

刘亚平

踽踽前行向远峦,父亲生日恐孤单。

黄花洒泪儿亲奉,寸草春晖欲报难。

2012.11.

戊戌清明

刘亚平

清明

心雨潇潇

思念无边蔓延

一如疯长的芳草

时光匆匆

眨眼十年

记忆

却定格在从前

广场上

风筝仍在高飞

碧水间

钓竿弯弓是谁

这四月

彼岸花开了么

抑或忘川也会荡漾

——怀念之波

2018.4.5.


梧叶飘黄刘亚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到清明都不由自主地想起杜牧这首诗。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从小是反对清明祭扫的,认为这是在搞迷信活动。但长大后,多读了几本书,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了,我现在更愿意把清明祭扫看作是中华文明的一种习俗,一种对祖先对家人的缅怀。

由于各地的风土人情,乡约民俗不同,所以清明的祭扫方式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香、烛、纸钱、花、爆竹、三牲等是必备的祭品。问题来了,根据楼主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分以下几种情况区别对待。

一、对于当地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确实有些地方因清明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过度而连年引起火灾,以致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多年来都有报道,所以当地政府不得已才禁止的。如湖南岳阳平江县,好像清明祭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所以基于此,应该遵守当地政府规定,除烟花爆竹、纸钱、香烛外,备一些其他的祭品上山祭扫。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备一些电子烟花爆竹上山(在允许的范围内)也未尝不可。

二、当地政府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不是全国所有的地方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我们在祭祀时也应该文明祭扫,不要乱攀比,好像你烧得纸钱多,我要显得有钱,烧得比你更多。你放的烟花爆竹多,我为了显摆有势,我要放得更多更响。这其实是一种虚荣的表现,一种扰民的行为。不提倡!

三、 前往公墓山祭扫的。这是大多数的情况。这个情况又分两种,一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的(大多数),二是允许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的(少数)。这两种情况可参照前面的回答,但要注意一点的是避开高峰,相互理解谦让,减少摩擦,文明祭扫。

四、关于网络祭扫。现在的确是网络时代,有的人觉得不必要现场祭扫,在虚拟的网络上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我不赞同!因为这是一种中华文明的习俗,几千年来传承下来,以节日来界定它,我们的政府也以多种形式加以鼓励,如这一天高速免费等。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下去就必须现场祭扫。现场清理一下祖先及父母的坟头的清草,献上一束花,遥寄一缕哀思。这也是中华孝文化传承的一部份。在祭扫时约上兄弟姊妹们,带上孩子们,又加深了家族情感,这也是中华家族文化的一部份。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下去。


渔翁钓寒江


在清明节的时候,扫墓祭祖,焚烧钱纸是禁止不了的。那是古代遗传下来的迷信方式,,如果不烧纸钱,肯定做不到。只能说告诉大家少烧,或者是除非各地商店没有卖,那就必须禁止生产钱纸,就完全没有人烧了。

现在,只有用花祭祖实际是很好的,又很漂亮,美观,气派,大方是最好的选择。





快乐25225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各地的风俗可能不一样,但主题都是祭祖扫墓,在我们这里叫上坟。阳历三月份就开始了,在自家先人的坟墓添一些新土,做个坟头,这叫添坟,要中午前完成,再烧些冥币。我们这里不会引起火灾,因为坟地都在麦田中,而且上坟人的必须在冥币烧完后才能离开。自家的坟上过了,还要给亲戚家上坟,有些亲戚平时不太走动但坟必须上。我们这里,无论离家多远,工作多忙,在清明节前都回到家乡在先人的坟前烧把纸钱,这不是迷信是真诚。


超易学堂


提一个烧纸桶一路跟着走,不用放鞭炮和礼花之类,香可插但不用点燃,蜡烛就用电子烛,如果用供品就用装子或果盘盛放,供了马上带走。


桂梅杰


沙沙小观园,我来试试答。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怀念亡去的亲人节日。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弊端多多。烧纸污染环境,在春季风大时更易有火灾发生。

现在提倡的鲜花祭祀方式非常好,也出现了网上祭祀的方式怀念亡去的亲人。可以说我们传统上的许多观念和习惯,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还有科学的发展,可以改变。

但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有时是最难改变的。特别是祭祀亡亲时,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更难一下子去彻底改变。去逝的亡亲,多为父母等长辈,一生辛苦,生养之恩,最让人去要感恩怀念。用传统的方式,含义多,希望已进天堂的亲人,有钱花,有福享,更安好。况且我国依然是农村人口众多,传统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影响根是很深很深的。要让亿万农民改变过清明节的习惯,一刀切去做太难做好。

不如从思想和文化方式上去教育引导,改变的更有效果,再辅以必要的行政法律规定。过一个更文明,更有意义的清明节,让大多数人从心里去接受,真正认可,最好不过的。


沙沙小观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