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熊市中“淘金”,這兩隻支付股成“香餑餑”?


美股熊市中“淘金”,這兩隻支付股成“香餑餑”?

上週五的股市表現令人失望地結束了這一週。 標準普爾500指數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上揚,這種情況近來很少發生。 昨日,美國股市反彈,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2.5% 。

考慮到這一點,投資者正全力以赴,準備迎接持續的波動。至於這種波動會持續多久,沒有人能完全確定,但專家提醒投資者,當前的經濟環境並不意味著華爾街所有人都將迎來末日。據分析師稱,少數幾家公司不僅有足夠的實力經受住風暴,而且還有望實現值得關注的長期增長,尤其是支付行業。

去年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合併之後,羅森布拉特證券(Rosenblatt Securities)的肯尼斯 · 希爾(Kenneth Hill)在一份關於幾家支付公司的初始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儘管短期內可能會出現波動,但隨著最近的危機重塑並催化了鞏固集團業務模式的行為(無現金、在線等) ,該行業的長期機遇與以往一樣強勁。”

為了找到一些隱藏的寶石,我們求助於TipRanks的數據庫。在投資平臺的幫助下,我們鎖定了兩家獲得希爾和其他分析師認可的公司,這兩隻股獲得“強烈買入”的一致評級。再加上巨大的上漲潛力,你就有了兩個引人注目的投資機會。讓我們開始吧。

全球支付(GPN)

作為領先的支付處理商之一,全球支付提供有效的支付和軟件解決方案,簡化商務,幫助各種規模的公司取得成功。儘管自2020年初以來,該公司股價已大幅下跌,但華爾街的幾位人士仍對該公司寄予厚望。

希爾是GPN的粉絲之一。推動他的樂觀論點的是該公司最近的併購活動。去年5月,GPN宣佈同意與TSYS合併,交易價值215億美元。

希爾詳細闡述了該協議的含義,他寫道:“考慮到與TSYS的合併,合併後的GPN將成為支付領域更主要的參與者之一。該公司擁有一流的商業解決方案業務,並得到全球業務,當地的關係,和廣泛的全方位/電子商務能力…我們預計這種組合將大於各部分的總和,特別是因為它將在業務的收入和支出方面產生積極的協同動力。”

未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整合上。管理層表示,計劃在交易完成後三年內實現1億美元的收入協同效應,有機增長預計將來自兩家高質量企業的合併。至於費用,美國商人業務的重疊、客戶服務成本的降低、平臺合併的能力和企業管理費用,這些都應該轉化為一些重大的節省。

考慮到GPN在商戶服務領域的強勢地位,這一業務可能佔GPN未來收入的三分之二,難怪希爾決定站在多頭一邊。除了以買入建議開始報道外,這位五星級分析師還設定了179美元的目標價。這意味著股價可能在未來一年飆升20%。

現在我們來看看華爾街的其他分析師,他們也看好GPN。強烈的買入共識評級分為過去三個月的18次買入和2次持有。平均目標價為205.45美元,比希爾的目標價更激進,上漲潛力為38%。

美股熊市中“淘金”,這兩隻支付股成“香餑餑”?

富達國家信息服務(FIS)

富達擁有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解決方案,以及740億美元的市值,在支付行業的巨頭中佔有一席之地。與GPN一樣,該公司股價今年以來也出現了下跌,但據分析師說,情況即將好轉。

在7月份與 Worldpay 合併之後,希爾對該公司大加讚揚。希爾也負責報道全球支付業務。 “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FIS 可能會受益於堅實的行業順風,但由於 Worldpay 的合併,該公司還自詡擁有最優秀的商戶和銀行業務,最近獲得了很大的推動。我們相信,在這兩方面的持續進步將是至關重要的,它將推動公司在未來的業績超越6-9%的內部收入增長目標,”他解釋說。

協同效應也可能是推動FIS前進的力量。“我們在FIS背後看到的另一個強大的推動力是在協同效應方面超越對手的能力。收入和成本的協同效應超過了預期(而且一直在增加),但在我們看來,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此外,FIS之所以脫穎而出,部分原因在於它能夠迎合大型跨國公司的需求,而不是像它的一些同行那樣只能滿足小型企業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這個支付名稱在美國國內和國際上都有著穩固的地位。

在銀行業方面,FIS已經取得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進步。在最近一個季度,該公司向大銀行上游進軍,與排名前10、前20和前30的銀行簽署了協議。希爾指出,“隨著內部遺留應用程序被雲原生的開放銀行解決方案所取代,該公司認為在未來十多年類似的交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事實上,在最近的一次電話會議上,管理層指出,在全球範圍內,針對下一代能力的核心銀行業務已經準備就緒。”

從這家支付巨頭所做的一切來看,希爾對富達的長期增長前景持樂觀態度應該不足為奇。這位分析師在報道這隻股票時,還發布了買入評級,並將該股的目標價定為140美元。考慮到這一目標,12個月的增長可能會達到13%。

在過去三個月16個買入評級和4個持有評級的情況下,市場傳言FIS是一個強勁的買入。如果明年能實現164.61美元的平均目標價,那麼33%的回報率足以餵飽投資者。

美股熊市中“淘金”,這兩隻支付股成“香餑餑”?

本文作者:Martin Tillier,美股研究社(公眾號:meigushe)——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道美國科技股和中概股,對美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