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歐美疫情一天不結束,出口企業沒訂單

本文為許小年教授3月26日晚

在中歐校友總會上與校友的分享精要

https://www.toutiao.com/a6810000918604415500/

1、歐美疫情一天不結束,中國出口企業沒訂單


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衰退時間會比較長。


中國防疫取得偉大成功,復工率其實沒啥意思,訂單在哪裡呢。產能可開動了沒有訂單是沒有用的。全球大家一起跟著走,防疫不那麼緊張,經濟形式還是一樣嚴峻的。


現在的活是春節前的訂單,四月份訂單會馬上銳減,經濟活動進入半停滯,那作為第一大製造國,國內市場無法消化。


網上議論國際的很多說法是愚昧,他們的疫情一天不結束,我們就沒訂單,工人沒有工資就沒有消費。


後半段我們跑不了,要陪著全球走完防疫的全程。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才能正常。


新冠疫情說明全球化一定要繼續進行下去。再次證明全球化要繼續推進,否則全球防不住疫情。


我們服務業遭受重挫,前兩個月工業產出下降13.5%,消費品下降25%,服務業重災區。一季度負增長是定局。我認為小於零,估計2季度也是負增長。


衰退週期一定超過2008年危機。


2、 千方百計救中小企業


企業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收縮下面講如何應對,其實我也沒啥好辦法。經濟好轉要看年底了。


本來隨著復工經濟恢復正常,但是幾十年的全球化中國經濟已經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也離不開中國,我們已經綁在一起。我們要跟全世界一起經歷下半場。


我們無法關起門來自己玩。我們不僅缺糧食缺石油,我們缺市場,我們缺訂單。我們的人均GDP是美國的1/5,歐洲的1/4,國內的購買力支撐不了我們如此龐大的製造能力。


我們還缺原材料,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的基礎原材料,必須從韓國從日本、德國進口。我們缺技術,關起門來技術無法快速發展。人均收入1萬美元,勞動力成本已經不是40年前,必須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來支撐。


我們過去開放政策中迅速縮小技術差距,第一大功臣是開放政策。如果自己關門搞,沒有希望。人均收入10000美元了,勞動力成本高了,需要高技術含量產品才能用得起。


不是用農民工的概念了,要用工程師。初級加工產品不能往下發展了。我們和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是關起門來搞不出來。包括互聯網有今天的成就,是靠開放。


在全球抗疫過程中,企業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收縮,救企業。企業還在就有希望。一旦倒閉了就會很困難,企業沒有十幾年功夫是站不住的。財政政策在這點上要學習別人救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占城鎮就業80%,保住他們就是保住社會穩定。


演講稿:歐美疫情一天不結束,出口企業沒訂單


3、腳踏實地一點,不要畫餅充飢


講下新基建。


這是畫餅充飢,不要提這個餿主意了,腳踏實地一點,不要談不著邊的事情。30萬億50萬億的錢從何而來啊?


目前財政要減稅的,財政已經很緊張,地方工資都發不出去。各地方政府胡報,銀行貸款有債務風險。


宏觀經濟總體負債率260%,2015年去槓桿虎頭蛇尾。要堅定不移去槓桿,問題都在濫發貨幣,鴉片止疼,但上癮就依賴。


有錢為什麼不直接給企業和老百姓,而去搞短期不見效益的項目,邏輯有問題。


所謂新基建,不著邊的事情,八仙過海,前四仙,人工智能、雲計算、工業互聯網、北斗導航。這需要多少投資?廠房?設備?全投資在智力上的,拉動不了需求和就業。


幾百萬大學畢業生有幾個能幹這些活的?這些創造不了就業。除了北斗導航,其他不是政府幹的事情。


後四個,5G,特高壓,充電樁,高鐵都是老基建了。不要過高估計5G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生活端5G還用不到。


演講稿:歐美疫情一天不結束,出口企業沒訂單


自動駕駛和工業互聯網是關鍵應用,自動駕駛遙遙無期,工業互聯網不是投資能夠砸出來的,和消費互聯網完全不同。


充電樁就是個加油站的概念,特高壓高鐵都是四萬億的活,老基建。


說到底,怎麼辦。企業謹慎經營,國家層面來說,過去的方針政策是對的,改革要需求,改革要效率,從改革要GDP。去槓桿可以放下,供給側改革要繼續推進。企業發展是關鍵,就業,需求的關鍵。


再說一遍:“保護私有產權,國退民進,放松管制,全面減稅”,反正我就這麼幾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