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面对农村一些种树不种粮的现象?

吴振革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种树不种粮,说到底,就是利益。

现在粮食收购价格低,农民种粮辛苦,收入很低,所以大多选择种植树木。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农民种植粮食,并且按照种植面积给予一定补助。

还有就是土地流转,让大量土地流到少数人手里,统一规划种植,机械化生产,减少劳动成本,提高利润,政府引导,多产粮。





一根小咸鱼


我在农村生活,我的很多朋友也在家栽种桂花树,万年青,红豆杉等经济林木,有的规模很大,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都有,我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也总结了他们种树不种粮的原因,现在分享出来,抛砖引玉吧。

一,种粮成本高

现在种地基本上是不挣钱的,有时候说不定会继续往里面倒贴几百。我在看过一个微头条(上面的图片我找到了),上面的账单显示,把种子,化肥,机器设备的支出,人工除开以外,利润是1块钱。虽然这个帖子很极端,但是利润薄弱,却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利润,农民自然不愿意种种粮食。

二,种树更容易实管理,和利润更高

树木一般是三五年成熟,种进下去以后,除了必要的挖坑,施肥,浇水过后,就不需要人怎么管理了,一般都是让它自由的生长。农民朋友可以有多余的时间去发展副业,而不用全身心投入到种树上面,副业可以让农民朋友获得更多的利润。并且,由于国家对于林业经济的补助政策的减少,也吸引了很多人种树不种粮。

三,农村发展快,为了征地时多要赔偿

我们当地就发生过这种情况,有些“资讯发达的农民”,当得到哪里需要征地的信息,就开始突击在田地里面栽种上林木,每亩地多获得三五千块钱的赔偿。算是违法的事情,但是因为有利润,所以很多朋友都不管违法不违法的。就是种树等待赔偿。

其实,农民选择种树,或者是种粮,并不意味着爱好,更多的是逐步回报。如此回报多,就种什么。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个人认为粮食,作为国家的根本,至少要可以满足自给自足,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甚至需要国家进行一定的市场,政策来转变,我等市井小民,就按照市场,政策的方向来做选择即可。


养鸵鸟的设计师


去年我们村唯一的一户人家种植了两亩水稻,他家年轻人出去打工啦,老人看着田里丟荒可惜,就把离家近点的两亩田种植了水稻。可结果到头来倒贴了几百进去,因为就他的两亩田里有稻谷周边的老鼠和鸟类都到他田里去了,本来没有这些东西都没钱挣的稻谷,这么一折腾产量减半。不过他还是想得开今年又种拉,我问它干嘛倒贴钱都还要种,他说自己也很无奈,主要是看着地荒着心疼,贴点钱进去就算是锻炼身体了,要是他不在拉再由着它们丟荒吧!


广西仔老李


农田种树不种粮食绝对是一种错误行为专家必须有一定责任。还有树木往城市种植都应该适可而止,如果凡事做到盲目就适得其反了。城市建设每年都有更新,有的甚至把山上的大树往城市搬迁,大量资金投入种树有时候让农村人不理解,这不是拆东墙 补西壁吗。农田种粮食虽然价格低廉,种树可以转化为高利益最终还是农村农民买单。什么资源都在三农领域获取,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越来越贫泛,实在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三农新忙人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农村都把自己家的地不种庄稼了,而改为种上了树木。

1我觉得是因为现在的庄稼产量比较低,而且农村很多年轻人都出来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自己种不了粮食,自己家的地在那空着也浪费了,不如地种上树木,等到长大了还可以买些钱

2地比较少,像我们老家,我家的地就很少,五口人就两三亩的地,种地抛出去种子,人工,在交几次水的钱,感觉不合适还不如去自己村里厂子里踏踏实实的打工合适呢

3还有就是现在老家浇地很麻烦,我们老家是这样,以前我们我记得小时候每家都种粮食,然后有水井,这家浇完了那家浇,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种种地了,现在老家地里连水都没有了。但是我们老家地里很多人不选择种小麦,会种玉米,就是等着天下完雨就把玉米种上,打遍除草剂,种的时候撒上化肥,就不用管啦。我们那很多都这样,种小麦的很少,觉得麻烦。而且现在农村很多一家人都出去打工了,也没有时间种地了




90后北漂生活日常


大家好,面对农村种树不种粮食的现象呢,有很多依据的。像现在的农村,放弃种庄家,而选择种地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 每家每户都有几分到几亩田地,而且还不在一块,都是分开的,这有几分地那有几分地。每家每户是按人数分配的,种庄家还要时刻照顾它们,还要按时浇地,施肥打药,拔草,收成的时候还要拉回来,一个人在家还忙不过来,所以现在种粮食在农村一点也不吃香了。

第二 现在粮食的价格越来越低,还没什么收成一年下来有个几千块就不错了,芒里芒外的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养活一家人开支那是真的太难了所以许多人放弃种庄家而出门打工了,打工也比种庄家来的收入多。

第三 而有的人承包点别人不种的地,来种树,树苗非常便宜,树也比庄家容易存活。只要把树种上以后,平时浇点水就可以轻松把它养活。树生长需要周期比较长,不需要去刻意管理,非常省心。尤其种点好的树苗保护环境还能卖个好价钱,比种粮食的要划算的多。其不是一举两得,

总结来说面对种树不种粮的现象还是可以理解的,谁愿意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没点收入呢,更何况现在消费这么高,农民不找点高的收入怎么能供养一家人,尤其小孩要上学,也是一件必要的开销。这方面有的人做好了年入几十万也不是不可能的!那就要看自己的天赋了。

大家认为呢,现在出门打工的人太多了,村里留着老人小孩,也不能的田地荒废了,所以种点树在田地也属于自己的一份收入了。你们家长也出现了种树不种粮的现象了吗??







乡村阿南


农村兴起了一股“种树风”,就是把良田种上树,这种风气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可以确定的是,造成这种风气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粮价不景气,农民种粮食卖不到钱, 只好把田地种上树木。那么农民为什么种树呢,原因是种树有补贴,农民种植的树,都是当地政府给的树苗,种植成功了政府会给补贴。其次等过几年数结出果实了,还能卖出个好价钱,比种粮食强多了,而且种树还特别省心,种粮食的话,还需要定期打药、浇水和施肥,比起种树,种粮就麻烦的多了

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你被生活逼迫的走投无路,每天都要为温饱而犯愁时,你还会考虑别人的死活,还回去长远的考虑吗?很负责任的讲,哪怕你曾经是亿万富翁,你也不会去考虑这些事情,你所能考虑的,只有当下。记得有一个小故事,一个乞丐立了大功,国王问他要什么奖励,他说只需要国王第一天给他一粒米,第二天给他两粒米,第三天给他6粒米,连续给一个月,国王慷慨答应了他。按照常规的结局,国王应该会把肠子都悔青了,但现实情况却是,乞丐第二天就饿死了我们不能,因为如果你是农民,你能确保你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吗?纵使你知道良田种树这种事情,是错误的决定。既然你都不能保证,那又有什么权利去说农民呢?有一句话本人觉得十分有道理,“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因为你不是农民,你体会不到农民的心情,体会不到他们的无奈,因为你不知道,超市几十块一斤的水果,在农村的收购价只有几块钱,所以你只知道责备农民

农民良田种地,确实是一种“歪风邪气”,农民们的行为,大部分人也能够理解,但是从现在的情势来看,已经把良田种树的农民,早晚会后悔的,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三年,总之不会太长。本人认为,说那些大道理什么的,都没有什么营养,本人就说一句,国家现在这么看重三农,大力发展三农,足以看出国家对三农的重视。目前土地专家们,也在绞尽脑汁的考虑,土地该怎么去利用,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农业正在实行,这些我们都是可以看的到的,所以奉劝那些还没有把良田种上树的农民朋友们,再等等,给国家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想想吧。


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粮价太低,养不活自己,还不如不种




钱来也


做为普通农民,真的是太多的无奈。土地流转后,接了人家的流转费,还管得着人家种什么吗?假如你不参加流转,你那三两亩地,在人家大片的树林的包围之中,还能长庄稼吗?


老孙头电话


无奈之举。种植业收益低,还要搭上功夫,得不偿失。再就是,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打理良田,种上树还有点收入。对策:1、土地流转,向规模化农场发展,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2、加大种植补贴,粮食作为战略物资,通过进口弥补缺口,不是长久之计。据悉,近期疫情期间,部分粮食出口国已停止出口,这也是个危险的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