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一線成“主陣地” 企業專家當“主裁判”海曙區人社局赴企開展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直評

3月18日起為期一週,海曙區人社局在太平鳥集團、雅戈爾集團、獅丹努集團、博洋集團、雪狼戶外服飾、朗迪紡織品、法涵詩服裝7家公司主場,完成了171名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生產技術人員“直評助理工程師”現場評審認定工作。這是疫情期間在企業生產一線開展的職稱直評工作,也是海曙區人社局探索創新職稱評價模式方式首次赴企開展評審工作。

一是申報企業成評審“主陣地”,推進職稱工作的全覆蓋。此次“海曙區紡織服裝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評審”工作,打破了以往傳統職稱評審的壁壘,企業和專技人才的關注度更高。通過赴企業開展直評工作讓申報企業成為“主場”,讓企業、專技人才更深入、更全面地瞭解職稱工作,搭建好企業專技人才成長的“立交橋”。“評審會放在企業開,我們小企業想都沒想到,這讓我們很有責任感和儀式感,通過這次職稱申報和評審,我們企業和技術人員對職稱工作有了一個全新瞭解,這對專技人才培養能起到重要作用。”法涵詩服裝有限公司姚董事長說。

二是企業專家成評審“主裁判”,增強職稱評價的科學性。職稱評價如何更科學更公正一直是職稱工作不斷思索的問題。此次直評工作,海曙區人社局創新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成立“企業專家評審組”和“評委會綜合評議組”。海曙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專技人才在企業發揮的作用以及成果業績,企業專家更為熟知且更具發言權。因此,我們此次設立了由企業負責人和相關技術負責人組成的企業專家評審組,對本企業評審人員進行實績評價,這樣體現了職稱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在此基礎上,評委會綜合評議組結合現場答辯情況再進行綜合評價,同時體現了職稱評價工作的公正性、高效性。”此次擔任評委會綜合評議組的組長表示,海曙區人社局此次開創性評審工作和評價方式,同時將專家資源融合協同創新模式,不僅科學公正更接地氣,走進防疫集群企業,深入企業內部,結合企業實際,更有效地助推紡織服裝產業專技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

三是破除申報學歷限制,突出專技人才的業績貢獻。此次評審認定工作新增破格申報,破除學歷限制,突出疫情期間主持完成應急物資生產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從事技術崗位年限和業績貢獻,支持更多專技人才立足崗位做出實際業績和貢獻。“多虧了這次海曙區人社局開展的職稱申報,否則像我這種高中學歷這種情況,可能到退休都不一定能評上職稱,成為一名專業技術人才,感謝政府給了我這麼好機會,也是對我多年技術工作以及發揮作用的一種認可。”王輝高中畢業後來到獅丹努集團,從最基礎的技術員做起,成為獅丹努服飾公司技術部經理,帶領技術團隊解決各類技術難題,獲得專利和不少榮譽。像王輝這樣的技術人員不在少數,有些在技術崗位長達30多年一直默默地奮鬥在技術研發上。通過這一“綠色通道”,符合條件的優秀專技人才可破格申報助理工程師,得到了企業和專技人才高度認可,申報人員達到250餘名,破格申報人員近一半。“優秀人才有機會獲得破格申請的資格,對我們企業激勵專技人才創新起到積極作用,從而進一步促進行業的發展與壯大。”雅戈爾集團紡織材料研究院王慶淼院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