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件包裹,14400吨防疫物资运抵武汉,这才是大国之重器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

1亿件包裹,14400吨防疫物资运抵武汉,这才是大国之重器

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全国焦点,众多企业早已投入到战“疫”中来,一大批有担当、负责任的企业得以涌现。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中国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精神,令人震撼。”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日本花王集团冈伸太郎如是谈到。


只有外界在如此评论时,大多数才会恍然回首。


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全国焦点,众多企业早已投入到战“疫”中来,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这期间,一大批有担当、负责任的企业得以涌现。


例如科技行业的华大基因。其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日均产能已达到8万人份/天,极大缓解了试剂盒供应压力。


又如医疗行业的迈瑞医疗。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与解决方案供应商,疫情初期就向全国交付了超过5万台设备,主要疫区的产品包括监护仪、呼吸机、移动DR、除颤仪备等疫区急需设备。


顺丰,则是物流行业的典型代表。


3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一级巡视员任虹表示,顺丰航空目前拥有我国最大的全货机机队,共有61架全货机。疫情期间,这支专业化高效的机队,出色完成了N95医用口罩运输。


不止如此,1月24日至3月11日,顺丰空运了超过4600吨、陆运了超过9800吨防疫物资到武汉。


这家物流企业,已然成为了连接疫区与外界的纽带。


1亿件包裹,14400吨防疫物资运抵武汉,这才是大国之重器

01

国内首家逆飞武汉的航空公司


如大家所知,顺丰是此次防疫工作中表现最突出的快递企业之一,从疫情爆发首日至今,都在全天候抗疫。


1月26日,顺丰就宣布捐助2000万,用于采购医疗用品、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护目镜等急需的救援物资。


早在除夕夜,顺丰就已经在行动了


当天下午2点30分,一架载有16吨医疗物资的飞机,在武汉天河机场安全落地。这是当天武汉迎来的第二架医疗物资飞机,第一架已于12:05抵达。


这两架飞机均来自顺丰航空,两次飞行共为疫区运送32吨药品和口罩。


这家民用航空的表现,甚至一度超过“国家队”。


除夕之后,顺丰航空逐步开启了从深圳、杭州、北京、潍坊、宁波、呼和浩特、长春等地飞往武汉的防疫物资运输航班。


1亿件包裹,14400吨防疫物资运抵武汉,这才是大国之重器


此外,其还恢复了去往美国、欧洲、印度等地的国际货运航线,并承运海外发往武汉的各类医疗防疫物资。


Airsavvi数据显示,1月25日至3月26日期间,顺丰航空支援武汉的航班多达242架次,居全国航空公司之首,超过东航和南航的总和


在3月23日披露的财报中,顺丰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0年1月24日至3月11日顺丰航空累计执行驰援航班190个,运输防疫物资超过4600吨;顺丰陆运开行1800多个车次,累计运输超过9800吨;顺丰全网合计运输超过1亿件包裹至湖北。


在这个过程中,顺丰甚至展现出“天网+地网+信息网”的复合作战能力。


2月12日上午,顺丰一架小型无人机降落武汉金银潭医院,将3.3公斤的医疗和防疫物资送到了医护人员手中。


从基地到医护人员签收,用时仅7分钟,构建起了疫区非接触式空中应急运输生命通道。


为缓解物资运输压力,顺丰早已在武汉、十堰、赣州、温州、哈尔滨五地相继投入无人机进行运营。3月14日,五地单日运送总量达1.8吨,飞行总里程超过1500公里。


而截至3月15日,顺丰无人机疫情期间已运营32天,飞行超3000架次,飞行里程近13000公里,运送超11吨的物资,其中包括防护服、手套、食品、药品等。


1亿件包裹,14400吨防疫物资运抵武汉,这才是大国之重器

02

抗疫背后的巨大成本


疫情刚爆发时,国家邮政局建议春节期间优先选用邮政、顺丰、京东3家企业寄递。


这无疑再一步增加了顺丰的业务量,也助长了顺丰的经营业绩。


3月18日,A股4家快递公司相继晒出2月营收。受疫情影响,圆通、韵达、申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顺丰却营收90.09亿,同比增长82.11%。


很多人只看到了顺丰的逆势增长,却没有看到顺丰在抗疫期间的付出。


就拿运送了11吨物资的无人机配送为例。为实现这些高科技应用,顺丰在2019年度科研投入就高达36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占营业收入的3.26%。


而当所有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归结到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顺丰面前其实摆着两件大事:


(1)杜绝一线快递员的感染风险


(2)规避快递包裹在运送途中的病毒寄附


目前,顺丰全国员工52万,其中有32万是一线快递小哥。他们在前线不但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更是冒着风险服务和救助各个组织。


为保护这群人的生命安全,顺丰每天至少为他们提供2个病毒防护口罩。核算下来,目前疫情两个多月,几千万个口罩,按2-5元/个的单价计算,这是多大一笔成本?


而在口罩供应量极其紧张的疫情期间,就算能拿出钱采购,也未必能够买得到。毕竟,其采购量相当于一个小型口罩加工厂的产能。


1亿件包裹,14400吨防疫物资运抵武汉,这才是大国之重器


除此之外,这些小哥还在一线英勇抗疫的同时,拿到了来自企业的慰问。


据有关媒体报道,除夕至年初二,顺丰的工资直接涨5倍,初三涨3倍,疫情期间2倍工资。除正常工资和加班费外,还额外再发放1.5亿元的特殊激励金


此外,每一个快件途径的场地,每天早晚两次无死角消毒,这又是一笔怎样的成本?


我们曾得到一份影城的消毒数据。据专业消毒公司报价,2000-3000平方米的影城,全套消毒费用大概在5000-6000元。


截至2019年度末,顺丰仅快运业务就拥有51个快运中转场,约1300个快运网点,快运场地面积超过175万平方米。


就算快递场地的消杀标准低于影院,这样的规模按早晚两次消杀,成本可能也在百万级别。


1亿件包裹,14400吨防疫物资运抵武汉,这才是大国之重器


03

全凭一颗仗义的心


顺丰董事长王卫,对于疫情期间公司全员的风险总结为了五个字:

很累很心酸


网上不少人评论,顺丰小哥是唯一过年还在送口罩的快递员。


但他们不知道,顺丰的仓管员疫情期间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司机被困在路上没没喝;营运每天盯着变化修改路邮规划;采购则在为口罩防御物资打不停的电话。


这一切都未曾被外界所知。


外界甚至传来质疑和骂声。先是传言顺丰小哥截获口罩私自售卖,再到顺丰停运、快递延迟。尽管这些都被顺丰及警方一一澄清,但舆情依旧在刺挠顺丰。


在一次内部讲话中,王卫表示,我们默默无闻付出,还要承受谩骂,很累很心酸。


但为什么还要坚持去做?


王卫说,我们不是很赚钱的公司,不是能呼风唤雨的公司,更不是夸夸其谈的公司,我们来自于基层,我们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但我们有仗义的心。


顺丰一直是一家仗义的公司。


记得2016年4月,顺丰快递小哥和一小汽车车主发生剐蹭,车主动手打人,小哥没有还手。


王卫拒绝和解,最终为快递小哥争取到应有的权利,还请小哥参加了顺丰的上市仪式。


而52万顺丰人凝聚一起抗疫,就是大义。


《人民日报》就曾报道,武汉顺丰小哥汪勇,从大年三十开始,瞒着家人出来承担了医护人员接送、送餐等任务。


为此,中国邮局还发布表彰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递员”特别奖。


1亿件包裹,14400吨防疫物资运抵武汉,这才是大国之重器


和汪勇一样的顺丰小哥还有很多。


比如常州顺丰小哥庄华城、徐晓虎逆行武汉运输支援物资,两人24小时待命,连续吃了7 天方便面。


比如南京顺丰小哥谢兆平,为赶回到工作岗位,他徒步180公里,晓行夜宿花了三天时间。


当我们将这一群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来自基层的人展开去找,你会发现,他们不止于顺丰。


华大基因各地的团队放弃了春节假期,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病毒检测实验室、各地疾控中心、救治新型肺炎的一线医院,且至今仍在抗疫一线奋战。


为确保医疗设备及时发往湖北地区,迈瑞医疗制造中心1400多名员工提前复工。早在2月之前,就加急生产了6000台医疗设备。


3月29日下午,王卫发了一个朋友圈,他说:我只知道这一次的疫战没有人是赢家,我只知道这个疫情我们还在战斗中。


这不是说给王卫自己或是顺丰的。对于华大基因、迈瑞医疗以及众多抗疫一线的企业而来,他们不是赢家,他们也依旧在战斗。


仅凭一颗仗义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