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A发布2019世界篮球报告,CBA多项排第一却为何失利世界杯?

晃晃在线


失利世界杯,我个人认为还是国内球员缺乏在关键比赛承担关键角色的机会较少,在CBA各个球队在处理关键球的时候都是外援,国内球员只能充当配角,缺少处理关键球的能力和经验。以至于在世界杯对波兰的关键比赛出现失误,葬送了进军奥运会的名额,实在可惜😔


深圳峰峰


从FIBA2019年的篮球报告可以看出,CBA联赛是有多项排名世界前列。比如联赛的球队数量、比赛场次、场均得分、平均高度都达到了世界前列。


但CBA联赛也有很多的问题,而且都是挺致命的问题。

联赛整体上重进攻轻防守,这也为什么CBA的场均得分能排名世界前列,可重攻轻防导致球员不着重于身体对抗,长此以往CBA球员的身体对抗性会远远落于世界水平,今年世界杯就是很好的证明。可以说整个中国队,除了易建联其他球员均不足以与世界水平对抗。

虽然我们对外援的上场时间和数量有限制,但外援的上场时间仍高居世界第三。其次大部分CBA球队的外援在场时,几乎所有的战术都是围绕着他展开,说难听一点,就是他一个人拿着球,干就完了,这样也不利于对本土球员的培养。



CBA的人员留存率是排名世界第一的。这个其实不好,说明CBA就没什么人员流动,从某个方面来说这就可以体现出他们没什么竞争压力,不利于比他们进步。

所以整体来看CBA联赛与世界水平是有着明显的差距的,因而国家队与世界水平也是有明显的差距,所以世界杯失利并不是没有原因的。CBA联赛接下来还是要持续的进行改革、改进去缩小这些差距。


啾啾曰


没错,近期FIBA发布的世界篮球报告中,数据方面CBA占据多项第一,但这其中有价值的数据对比并没有什么。而世界杯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CBA水平的影响也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

首先我们要明白FIBA的报告中并不包扣NBA联盟,因为他们是独立的并不属于FIBA的统计范畴。这份报告中,我们对几项领先的数据来解读一下。

报告排名中首先是我们CBA的场均得分最高,这一点首先我们是在CBA的大环境中打出来的场均得分,与其他联赛所处的环境并不相同,因此没有什么实质的比较价值,并且历年CBA场均得分前20名,国内球员寥寥无几,这高得分反而只能证明CBA的防守不足,得分更容易。第二个是我们的平均身高与西班牙并列第一,这一点也正体现了我们这么多年的一个严重的选材错误认识问题,打篮球只选身高高的,导致很多年我们在后卫线上缺乏可用之才,以前中国男篮经常有一个很尴尬的课题,就是如何稳定安全的把球运过半场,当然这个问题这些年随着观念的改变也在改善,因此平均身高高并不见的就是优势。人员流动方面,CBA联赛以平均62.5%的留存率排名世界第一,这个数据更没有什么太大的代表性了,可以设想如果我们可以频繁的和NBA或者欧洲联赛进行人员更替,我们将是什么样的水平。

因此,这份报告并不能证明CBA是一个很高水平的篮球联赛,而篮球世界杯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映出了CBA的一些真实存在的问题,比如对抗不足的问题,在CBA有力量对抗优势的国内球员在国际赛场上却存在明显对抗能力不足。再比如训练系统问题,球员基本功不扎实,球员对抗后罚篮命中率低下等问题。当然CBA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男篮失利的全部原因。总之,中国男篮的问题不是仅靠一个CBA就能解决,而FIBA的数据更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依据。


长安十三朝之108坊


数据第一是好事吗?比赛的强度不够,而且国内球员的职业精神操守是到达什么程度。而且国内的选人永远是高度第一,不会因材施教。篮球是团队运动,球员之间一定要有默契,不要太多个人主义。有一次看到3V3,篮球爱好者能把体校那些正规生打到没声出的。你们有这样经历吗?


碧泉柠檬茶建


篮球项目是整体与个人能力结合的项目,多项排第一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比如说场均得分第一,只能说身体 对抗情度不够。对抗情度不够,有可能存在的是球员身体素质不过硬,另外,也说明防守强度不及其他国家,一到国际比赛就防守差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失利是必然的,打跌还得自身硬,CBA上表现的能力与世界杯不能相提并论的,多项第一也说明不了什么,中国篮球的球员缺乏使命感及球场上的血性,那怕是现有的国家队球员,大多都只是算半职业的,一边打CBA,一边玩综艺节目。比起老一辈的球员,对待比赛的态度差得太远了,目前中国只有“大哥”易在支撑着,世界杯上留了点脸面。什么周 X, 郭X伦真的很打脸。


阿木Rex


【2019世界篮球报告,CBA两项最高!】FIBA发布2019世界篮球报告,CBA是世界上场均得分最高的联赛,上赛季场均得分能够达到89分,澳大利亚联赛以场均88.9分排名世界第2,德国联赛以84.5分排名世界第3位。平均高度方面,CBA联赛和西班牙联赛并列最高,平均达到了198.2公分,前南地区的亚得里亚海联赛以平均198.1公分排在第2位。其中,八一男篮以平均200.3公分的高度并列排在世界俱乐部的第3位.

1 就所谓的平均身高第一问题,这个事情相对于我国运动员的较弱身体对抗以及力量,从篮球选材方面我国历来有重视身高的传统。可以肯定的说,类似阿根廷7号坎帕佐那样的苗子,在我国是被认为是没有培养价值的。这个是正面的,侧面来说我国联赛绝大多数球队都会选择一个中锋外援作为双外之一,当然了像强大如广东,因为有易建联的存在并且补强了苏伟之后,可以选择双高三号位而放弃4,5号位外援,无形当中更是拔高了平均身高。总言之,这个数据参考意义不大,与更强调均衡追求反击质量的国际趋势毫无联系。

2 就场均得分问题 事实上这个数据有点沮丧,只能说明我们联赛的整体防守质量不高。为什么呢?大家可以看看各个球队的得分王中,国产的数量真心不高。那么就说明,得分高并不是因为我们普遍强调速度突出反击,那样一来国产后卫线的得分一下子就上来了,反而说明更多时候是各队的外援在落阵地之前或者之中的个人强抡。比如说所谓亚一上赛季的高亮数据,很多时候有吃身体的成分,出洲际到国际这样干容易落肉盾阵里面,这个问题其实在奥运会里已经说明问题了。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回到国内就说联赛,如何改变联赛的竞争格局,如何让我们的联赛与国际趋势相符合。这个是大命题,让我们的队员走出舒适区,去睁眼看世界,去丰富技术动作,去科学训练去健康饮食,这是个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