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要不要屯点吃的?

疫情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多国宣布禁止粮食出口

疫情对人类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传染、得病和死亡,而是会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极大影响。

比如,每个人都要吃的粮食

近日,很多国家纷纷宣布:限制或禁止本国粮食出口。

当地时间3月28日,埃及贸易和工业部长内文·贾梅决定,自3月28日起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

全球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要不要屯点吃的?

埃及贸工部称,这项决定是政府批准的全面经济计划框架内采取的措施,旨在保证埃及商品特别是基本商品的需求。这是埃及现阶段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取的预防措施的一部分。

除了埃及之外,上周已有多个国家开始采取粮食限制出口的相关措施。

越南政府上周三发布的一份声明说,越南在3月28日之前将不再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政府要检测国内大米供应是否能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期间的需求。

全球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要不要屯点吃的?

同时,越南海关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越南不仅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大米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大米进口国。

在中亚,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哈萨克斯坦宣布禁止出口小麦、糖、土豆和胡萝卜.

在欧洲,塞尔维亚已经停止了其葵花籽油和其他部分农产品的出口。

俄罗斯出口粮食的大门虽然依然敞开,但是该国称也将每周对粮食出口进行评估,在全球来看,俄罗斯是北非国家的关键粮食来源国。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国家加入他们的行列。

全球粮食危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高级经济学家表示,由于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各国民众和政府恐慌性囤积食品,食品通胀可能即将来临,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可能一触即发。

在病毒肆虐的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瑞士和英国之际,欧洲国家对边境采取了严格管控措施,这导致了几个欧洲国家的粮食供应中断。


全球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要不要屯点吃的?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宣布粮食储备告急。伊拉克近期宣布,在未来几周内,需要进口25万吨大米和100万吨小麦来保证其粮食储备并向国民提供食品。

印尼和菲律宾两国先后宣布粮仓告急,称储存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3个月,如果疫情不能尽早结束,他们恐将面临粮荒。

不仅如此,疫情还引发了人们在粮食安全方面的行为变化。

如果大宗商品买家认为他们无法在5月或6月收到小麦或大米发货,那该怎么办?

这可能会导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加剧供应危机。

在过去几个交易日以来,大豆、燕麦和小麦等期货商品价格一直在走高。

全球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要不要屯点吃的?

随着对主食(尤其是面包、面粉、面食和饼干)的需求上升,投资者开始大量买进谷物。

作为全球基准的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在3月份上涨了9%以上。

全球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要不要屯点吃的?

美国牛肉批发价格本周飙升至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鸡蛋价格也有所上涨。

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国泰国的米价,升至2013年8月以来最高。

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全球航运暂停,并非粮食短缺的唯一因素。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增多,病虫灾害呈高发态势,尤其是去年全球旱灾,使美国、阿根廷等多个主要粮食生产国出现减产,起源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和起源于非洲的沙漠蝗,已肆虐多国,给各国粮食生产造成的危害更甚以往。

在疫情、蝗灾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合力攻击之下,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粮食安全考验。

或者说,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全球粮食危机就一定会发生。

对中国的影响

那么,全球疫情会对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全球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要不要屯点吃的?

很多文章都千篇一律的指出,不会有大的问题,他们的理由如下:

第一,粮食自给率高。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

第二,粮食储备充足。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

第三,对外依存度低。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但事实是,去年3季度以来,国内粮食价格一直在攀升之中。

最直观的数据是1-2月的CPI,仍维持在5.2的高位,最主要就是拜食品价格所赐。其中,2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

全球粮食危机一触即发!要不要屯点吃的?

国外限制出口后,会对国内的大豆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大豆作为很多食用油的原材料,可能会带高相关产品价格。

此外,大豆也是猪饲料的主要来源,价格飙升的猪肉,今年有望延续涨势。曾经大家天天吃的猪肉,可能会离我们的餐桌越来越远。

玉米已经因为囤货需求涨势强劲了。

上周,北方锦州集港1885-1920元/吨,理论平舱1955-1970元/吨,周比上涨10-20元/吨。

总结一下,中国不会发生谷物等基本粮食的短缺,但对于一些非必需品,比如肉类、蔬菜类等,价格可能会延续上涨的走势。

也就是说,吃饱应该没问题,但质量就不要太强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