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為真實記錄、全方位展現2020年抗擊疫情的歷史過程,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的珍貴記憶得以永存,近期,各地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紛紛向社會各界徵集抗“疫”見證物。

本著“為今天收藏昨天,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記錄下疫情中的點點滴滴,保留下這段特殊的記憶。為此,我們特推出“見證·抗‘疫’”系列報道,為您呈現這些抗“疫”見證物背後的精彩感人故事。‍


見證物:吉林援鄂醫護人員的防護服


講述人:吉林融媒體武漢報道組記者 張旭巖


見證物簡介: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由吉林省20多家醫療機構組成的吉林省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將家鄉吉林的美景、地標繪製在防護服上,醫護人員希望把家鄉最美的一面展現給患者,傳遞美好希望。一邊救死扶傷,展現人間大愛;一邊情繫桑梓,一片赤子之心!


我叫張旭巖,是吉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的記者。2月15日,我和來自吉林日報、中國吉林網的6名骨幹記者組成了赴湖北新聞報道組,代表全省新聞工作者,投身疫情阻擊戰的最前沿,奔赴抗擊疫情主戰場。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身穿防護服的張旭巖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張旭巖(左三)和吉林援鄂醫護人員


在武漢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發回了數千條新聞報道,深切體會到吉林省醫護人員在武漢疫情防控第一線的辛苦,他們不僅要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同時還要對病情逐漸穩定的患者進行極細緻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病毒的信心。為此,吉林省醫護人員也是絞盡腦汁想了好多辦法。


3月13日,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B棟10樓東區的護理組想出個新辦法,主題是“吉林很美 我在等你”。我在現場觀察到,為了保證不耽誤正常工作,在交接班之前,護理組就已經完成了防護服的繪製,查干湖的魚、長白山的雪、吉林的霧凇被醫護人員們一一穿在了身上。豐富多彩的“吉林故事”,讓病房生活不單調。吉大一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戴爽告訴我,想把吉林最美的一面展現給患者,讓他們看到美麗的吉林,更有信心面對康復之後的生活。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防護服上的吉林白城向海溼地的丹頂鶴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防護服上的吉林梅花鹿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防護服上的吉林人參娃娃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防護服上的吉林松花江臨江門大橋


3月14日,“吉林很美 我在等你”主題活動在吉林省支援武漢第二批危重症救治醫療隊所在的C區12樓西療區繼續升溫,來自吉林省20多個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都紛紛響應,拿起畫筆,把自己的家鄉描繪在防護服上,帶進病房帶給患者。交談中,大家們紛紛表示,一定要戰勝新冠病毒,待到疫情結束、疫區花開,也一定要到這美麗的吉林去看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護士朱師凡在自己的防護服上寫下了“吉林,我來了”,她說,因為我是同濟醫院的,“我來了”,就是希望疫情結束之後,我們能夠去吉林,跟他們很好一聚,欣賞一下他們身上各種吉林美景。


長白山的雪、查干湖的魚、吉林的霧凇、長春的淨月……吉林很美,我在等你。無論是吉林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誠摯的邀請,還是同濟醫院醫護人員的欣然承諾,其實大家最想要的,還是通過這樣的小小舉動,能夠讓患者們開心,讓大家在愉快中度過與病毒戰鬥的日子。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吉林醫護人員將黃鶴樓畫在防護服上


見證·抗“疫” | 援鄂醫護人員防護服上的“吉林故事”

吉林醫護人員在防護服上寫下名字為自己和同事加油


當這些可愛的畫面出現在武漢病房,當吉林的醫護人員把家鄉的美景美食“穿”在身上,我已淚眼朦朧。你們是戰“疫”中的勇士,不顧個人安危救死扶傷展現人間大愛,絞盡腦汁想辦法畫出最美的吉林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你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謝謝你們帶給武漢的溫暖,也謝謝你們對家鄉的深情,相信下次再見面的時候,我們已不是醫患而是朋友,摘下口罩,擁抱、歡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