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高官嫉妒才華橫溢的狐狸精,痛下殺手是對是錯?

想得多一些,看得透一些,重新審視你所知道的文史。我是南街村夫。


晉朝高官嫉妒才華橫溢的狐狸精,痛下殺手是對是錯?

西晉司空張華


西晉惠帝時期的重臣張華是一個博聞強識的人,一個修煉千年的老狐狸聽說張華的名氣之後,很想當面切磋一下,結果悲劇了。如果老狐狸遇到的是姜子牙,結果可能就完全不同。

張華當時位居司空高位,家中藏書眾多,知識淵博,不但熟悉漢朝的典章制度,而且還知曉各種天下奇聞,並編輯了一本叫《博物志》的書,是《山海經》之後又一部包羅萬象的圖書。張華名聲在外,讓燕昭王墓裡住有一個老狐狸按捺不住,想和張華見上一面,一較高下。


晉朝高官嫉妒才華橫溢的狐狸精,痛下殺手是對是錯?

博物志


這個老狐狸經過千年修煉已經可以幻化為人形。有一天,他變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書生,對墓前也修煉成精的木華表說,以我的才華和俊秀的外表,是否可以有資格和張華張司空見一面呢?華表說,你才華橫溢,可是張司空見多識廣,你恐怕很難騙過他,到時候我擔心你一去不返,不但讓你的千年修煉毀於一旦,而且還會連累到我。你最好還是低調些,別在張司空面前逞能了。書生不聽,徑直到洛陽去拜訪張華。

張華見到這個氣質不凡的書生,非常開心,內心也頗為敬重。張華向來很注重提拔人才,哪怕身份低賤,只要有一技之長都會不遺餘力的推薦。在西晉,文人雅士坐而論道,空談玄學,也是一種時尚。張華和書生從文學詞章談到前代歷史,探討諸子百家,辯難老莊奧妙,所談話題非常廣泛。張華漸漸的跟不上節奏,在辯論的時候總是被書生問住,甚至很多事情,張華都是聞所未聞,便心生懷疑。張華說,你如此年少居然知道這麼多事情,如果不是鬼怪,一定是狐狸妖精。書生說,司空身居高位理當尊重賢才,容納人才,怎麼能夠嫉妒別人的學問呢?書生說完就要告辭,走到門口卻被士兵攔住。


晉朝高官嫉妒才華橫溢的狐狸精,痛下殺手是對是錯?

竹林七賢是晉朝文人的一個側面


書生說,您派兵士阻擋,這是不相信我,天下人才知道您的這樣對我,恐怕再也不會為您效力了,實在是替您惋惜啊。張華不聽,依然讓人死守大門。

這時候,豐城令雷煥也在張華這裡,他也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對張華說,聽說修煉成精的東西都怕狗。但是,狗來到書生身邊,並沒有什麼異常的表現。書生怒道,我傾心來拜訪您,您卻把我當成妖精,張司空真是徒有虛名。張華說,狗只能識別出數百年的妖精,千年老妖則不能,只要把千年之久的枯木點燃之後,火光一照,真偽便知。書生一聽,大驚失色,故意裝作鎮靜,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雷煥問何處去找千年枯木,張華說,燕昭王墓前的華表就是,派人砍掉就行了。華表看到有人來砍伐,嘆息道,這個老狐狸不知道天高地厚,果然是讓我跟著遭殃啊。華表變成了一個穿青衣的小孩,身高才二尺多點,大哭著消失在空中。人們砍掉這根木頭送給張華,點燃之後,書生瞬間變成一隻狐狸。


晉朝高官嫉妒才華橫溢的狐狸精,痛下殺手是對是錯?

西遊記中的杏仙


狐狸精書生僅僅是賣弄才華,滿足一下虛榮心,張華卻非要尋根問底,不惜動用人力去燕國故地砍伐華表以驗真偽,的確是有點過分了。類似的故事在《西遊記》中也出現過,第四十六回“荊棘嶺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談詩”中,幾個樹精和杏仙本無惡意,只是邀請唐僧過來吟詩作賦,雙方頗有以文會友的雅趣,雖然有意撮合杏仙和唐僧,但始終沒有動粗,一直是保持著風度。但是,最終還是被悟空和八戒連根拔起了,哪怕唐僧求情都不行。孫悟空此舉也有點矯枉過正的意思,或許和張華一樣,凡是妖怪一定要斬草除根。

狐狸精書生和荊棘嶺樹精到底錯在哪裡?大約是他們不守規矩吧。西遊記裡佛祖說,“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身在修煉中,自當是遠離紅塵是非,不可被貪嗔痴等情緒所左右。這些妖精凡心未死,非要賣弄一番,因此,早晚要再經歷一場渡劫才能真正的修成正果吧。

如果他們出現在正確的時候,遇到正確的人,展示一番自己的才華,或許能很快轉正呢。比如說他們出現在封神演義中,沒有被申公豹忽悠,下山去拜見姜子牙,說一番紂王無道,成湯江山氣數將盡之類的話,堅定地站在武王伐紂的大旗下,便能從此走上了一條金光大道。


晉朝高官嫉妒才華橫溢的狐狸精,痛下殺手是對是錯?

俊美的書生


所以說,在不能確定對方是張華還是姜子牙的時候,做事還是低調些好,過於張揚,尤其是為了顯擺自己,不惜讓別人處於尷尬的境地,哪怕有能力也不會得到重用。畢竟,給領導面子,讓領導認可,你才有機會把才華施展出來。

對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

不獵奇,不跟風,用心思考,從過去的歷史中尋找今天的共鳴。

覺得不錯,就加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