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现在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就让诵读很多的经典,您认为这样合适吗?

不二蒙教


第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我们要将其继承和发扬下去。我们的孩子要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我怀孕的时候经常播放《三字经》《戒子规》《千字文》等经典著作的录音进行胎教。我的宝宝生下来后,我在哄她睡觉时经常给她吟唱或念一些唐诗宋词。她说话特别早,六个月就会喊妈

妈了,一岁半就会背王维的《画》了。

我只是多次重复诵读诗歌,并没有刻意去教她背诵,时间长了,她自己倒会背诵一两句了。现在我家孩子读小学了,古诗文经常读几遍就会背了,作文写的也很好。

第二,孩子毕竟年幼,教育方法要循序渐进,不能死板,不能硬性要求规定背诵的篇章。

有的小孩子活泼好动,不喜欢听《三字经》等录音,大人不能硬按着孩子不让他动,逼着他学,这样只会引起孩子对古典文化的反感。

第三,了解孩子的习性爱好,用多种方式培养孩子对经典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千字文》,我们可以给他听《三字经》的录音。有的孩子不喜欢听录音,我们可以放有音频视频的动画版《三字经》《唐诗》给他看。有的孩子喜欢听故事,我们就给他讲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守株待兔等这样又有趣的经典故事给他听。

兴趣培养很重要,孩子只有对经典文化产生了兴趣,才乐于去学习,才会喜欢上学习经典文化。

第三,传统文化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孩子们毕竟天生爱玩,注意力也不集中。我们要有个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愿意听成语故事,至于有没有记住,能不能背诵下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孩提时代 最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让他们多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之,孩子传统文化的学习离不开从小的培养,离不开对经典著作的诵读。但是在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时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天性,听说读看玩多重方式方法相结合,还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急功近利。





梅姨的智慧锦囊


你好,这里是“阳明悟行学宫”,很高兴能看到你的问题:

针对于你这个问题肯定有利弊的,所谓的致中和不正是这样吗?我就简单的分析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优点:

1、作为一个中国小孩,学点中国传统文化准没错的,不管是以后交际也好,谈吐也罢,整体会给人与众不同的气质,讲一个人的气质,内涵,不是都是中和这些方方面面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吗?

2、做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泱泱大国更是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唯一存下来的四大文明古国,这些传统文化,不单单是历史,更是我们发展的起源,这些金典更是积累着古圣先贤的大智慧,能灵活学用更佳,为什么还要我们去经历在总结呢。

3、何况语文高考传统文化分值将来可能加大。(有太多好处了,我都不一一详细诉说了,不然非得长篇大论不可)

坏处:

以弟子规为例,开辟的阅读路径,把美好的童年消耗在这种读物上,如果以后走不出来,就会影响三观一辈子。更有甚至,脱离社会,一直掉在自己书本的世界,而忘记了缺乏实践。现在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现在是由利益驱使发展的社会主义,学到了却不能更好的运用到当下社会,会让他产生错误的判断,而其左右思想。当然这也只是我为之想到的一点,肯定还有很多,这些都需要主要。

总结: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你已经知道答案了,读可以,但要适可而止。不读,不行,毕竟高考语文占了150分之多。适量,更得致中和。


阳明悟行学宫


年龄小,记忆力好,就应该尽其所长,多背诵多记忆。古文用字精炼,对于其文字水平的提升极有助益。而且华夏先贤圣哲之言,精准深远,言必有中,于事理性情的认识真挚诚恳且坦荡,并不会搞什么“不信我就是愚蠢”之类的道德绑架,对于培养孩子们的事理逻辑、通情达理极有益处。

所以,诵读先贤圣哲之言,当然应该从小开始。


長風浩荡


这个问题要辩证看,不是所有孩子对经典对朗朗上口,我们普遍会背诵的长大还是《春晓》《静夜思》《咏鹅》这几首全诗,其余都是零星名句,而且数量有限。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父母逼迫孩子背经典呢,大概原因有三:一为自己记住能背的不多,而出口成章又是他们认为的能背经典的样子。二为攀比心理,看到熟识的朋友孩子有流利背诵的,羡慕嫉妒恨,巴不得自己孩子也展示一下。三为诵读只是简单记忆,无需理解,和尚念经般的重复,既可认为有收获,又可认为不浪费时间。

凡是诗词大会那些记住很多经典的孩子,一定是除了机械记忆还特别的对诗歌感兴趣的,否则基本难以为继。


第100遍读红楼


不合适

你让一个小孩子去诵读“四书”“五经”

姑且不说他能否理解

字认识吗?

字义能理解吗?

熟读四书五经干嘛?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想清楚了吗?

思想文化流传下来,有精华,有糟粕

小孩子能独立思考和选择?

学习传统文化,现实情况是,要么偏左,要么偏右。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去糟粕取精华

是根本。

小孩子从国学文化的“诗词歌赋”开始较好

从“诗词歌赋”的启蒙读物开始较好。从“琴棋书画”开始较好。

至于其它经典,还是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再接触更好。

除非,全世界,都像魏晋时期,光着膀子,嚼着虱子,谈着玄学。

《十三经》读透一部,可以为师。

21世纪小孩子应该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但是,诵读那么多经典,想干嘛?做古人吗?!


阳多过


认识事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习经典也是一样。

小时候,理解能力有限,很多知识都是理解不了的。

所以,这时候,背诵是最基本最牢靠的一种方法。

等学识长了,社会经历多了,自然而然,那些曾经滚瓜烂熟的诗句,文章就明白了。

在生活中遇到同样的场景,脑袋里瞬间就会跳出来曾经学过的某一句话,某一篇文章。

这就是当初背诵熟记的功劳。

某一天,感觉自己突然在某方面开窍了,某些文字词语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了,讲话也能引经据典,那也是读书了,背多了,自我的提升。

如果小时候,啥也不读,那以后从讲话上都能分辨出来学识涵养的高低。

读,理解不了,就学,实在学不了,就背。

某一天,某人会突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妫中梦


我的回答是:孩子虽然还小,但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经典的启蒙读物,早一点接触传统文化是有益处的。

首先给你推荐《唐诗》,中国的儿童非常幸运,一部《唐诗》便是世界上最好的启蒙读物,如果您听到谁家的孩子随口吟出一首唐诗,那字正腔圆的童音也会让你听得悦耳,这是外国人没有福气享受的,因为《唐诗》翻译成任何别国的语言,便失去了它的节奏之美和韵律之美。


学唐诗最益早教,在小孩子三四岁时就可开始,妈妈轻轻地吟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然后逐渐地教小孩子认识月亮,认识花草虫鱼等。唐诗的短小精悍又朗朗上口,易于儿童背诵,因为容易背诵便产生了兴趣,又在兴趣的引导下增强了记忆力。唐诗的精妙之处还在于言外之意,即可以入画又可以通过想象来延展,比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虽然那一叶孤帆已经消失在天际但情却还在,言虽尽了但意却还不止,中小学生以及儿童的想象力本来就很强,唐诗更能挖掘他们的这种能力。”当然品德的教育也很重要,整部《唐诗》不论借景抒情,还是叙事议论,都是积极向上的,充满了人文情怀,和《诗经》一样,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接着我给你推荐另一部经典启蒙读物《弟子规》,这是一部实践性的规范行为的著作,体现儒家以孝为道德起点的伦理哲学,用以校正少年儿童的日常言行。常读这些经典可以让他们尊师敬长,知书达理,明辨是非,这对于塑造少年儿童完美人格大有裨益,一个人若仁爱礼智置于心,必会像孟子所说:‘气色纯正和润,会显现在脸上,会充满在体内,会延伸到四肢。


《弟子规》是清朝落第学者李毓秀用十多年心血写成,我们不得不敬佩古人做学问的扎实。钱文忠教授曾说过一个实例:说北京某派出所的所长,义务为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后来越讲越觉得有些言不达意的地方,当他看到《弟子规》时才知道了差距,自己能表达出的和自己想表达又表达不出的,这本书上都有。但有些人会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再以《弟子规》约束,这些孩子受得了吗?

这不用担心,就像十字路口的红灯是为了保障人车的通行一样,礼规并不让人生厌,让人生厌的只是一些繁文缛礼。如果带着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参加聚会会给家长加分,再说压力,其实对于儿童以及青少年来说,适当的压力反而有利于他们打好扎实的基础知识,有一所学校曾做过实验,在暑假期间将各年级的前两名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召回学校,把上学期的试卷重新做一遍,结果没有一个及格的。这说明如果没有一点压力是不行的,他们个个都会变成孙猴子。另外学校还应该培养学生做人处事的实践能力,不要考试全部都考纯记忆的死题,不要所有的分数都打在闭卷考试的试卷上,古时教育德先智后,现在教育智先德后,课外读《弟子规》,特别是读《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正可均衡这种德智方面的全面发展。

《论语》的对话体鲜活而显得真实亲切,二千多年前的古人仍有呼之欲出之感,开卷即如沐暖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特别是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今天东西方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共识。但时过事易,这些经典典籍中也会有一些封建糟粕要批判地看待,比如三年之丧的居丧制度以及不问农事的思想等。


《韩非子》中有个故事,说郑国有个人要他妻子做条新裤子,妻子问他怎么做,他说照旧裤子做就可以,裤子做好后妻子发现旧裤子上有个补丁,于是也在新裤子上也缝了一个补丁,我们读经籍可不要像这位笨媳妇那样,连补丁也学过来。从汉代以来,儒生一直到章太炎,都难脱以孔子为宗的桎梏,幸好我们今天的人理智的多,能正确地分辨出精华和糟粕,其实不论是国学经典还是西方经典,都要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有所怀疑才能使知识进步,这是读书的一大原则。大家认为呢? 请加关注,谢谢支持!


南言和北语


这个很正常,也很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就应该从小开始,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有几千年的文化过程。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理,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显,为这项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

相信许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既聪明,懂事又有修养的人,从小就会教孩子们读一些像《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书籍,孩子刚学习这些经典古文可能什么都不明白,不知道文中语句的意思,但是通过家长以及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不断的诵读,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品德。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正是这个道理,孩子会从中有所领悟!

所以说为了能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从小就开始接触古文诗词那是相当有必要的。





再来一回


完全可以,小时候记忆力强,可以多多读一些大中论孟之类的经典,这样在以后如果想要系统修行,还有很多小时候的记忆作为参考。

不过传统文化除了识记,最主要的是修行,从仁开始,什么是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顺父母,悌爱兄弟姐妹。这是最基础的。

然后是仁,什么是仁?仁为天地的要求,包括爱护动物,放生不杀,护佑生灵等等,所以这也是仁。所以平常常常带着孩子行仁,可以培养出慈悲心。仁心可以生义的。仁心也可以生礼。

然后是义,公平正义。礼,礼貌和礼俗,戒恶,不行恶。然后是智,智慧,信等等。

然后慢慢在这种过程中积攒福报。这个时候就要一方面知道尚书等,知道仁义原来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要知道中庸,越来越谨慎,谨小慎微,恪守善道。慎独,以止于至善等等。


师长366


是不合适的。

小孩子多大?先要保障健康权,不要读很多的经典。能把“三字经”读好就行。三个字一句就可以保障小孩口齿清晰了,太长了反而不好。老祖宗的文化,有道理的。

太小的孩子读书太多,容易近视。现在大半小孩都戴上近视眼镜了,非常让人心疼!

孩子的教育要有持续性,而不是在很小的时候灌猛药。持续性的学习传统文化,既能保障孩子健康,也能学到传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