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王安石《梅花》中:數枝梅,獨自開,你認為這個邏輯對嗎?

深圳鄭海洲


邏輯無處不在,誰都不能沒有邏輯。

王安石的詠梅究竟有沒有違背邏輯呢?咋一看,貌似,其實不然。數枝梅與獨自開在語境上似乎是矛盾的,即然是“數枝”為什麼又是“獨自”開呢?然而,王安石的詩中,主題是梅,換句話說,在冰天雪地,能夠獨自開的只有梅花,數枝是什麼,是個量詞,只不過是修飾主語梅的,即便你有千叢萬縱卻還是梅花,獨自開合情合理。

其實這並不是王安石詠梅所要表達的真諦,所謂的獨自開是借梅喻己,改革不被人共識,認可,接納。喻示自己象梅花一樣,不畏身處逆境,陷入黨爭,革職流放,要象梅花一樣,孤芳獨妍,不隨波逐流,同時也表達了一種自己嚮往梅花冰清玉潔的情操。

王安石這首詠梅,算不上大氣,甚至非常壓抑。這與他寫作時背景有關。

眾所周知,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詩人。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大事件,結局暗淡以失敗而告終。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王安石有一種孤獨求敗的心情,但又不甘心。萬般愁緒,憂國又不得志,鬱郁而疾,只好借梅花喻示自己不畏嚴酷的環境,奮力爭勝的精神。因合者寡,所以而獨擋一面,就象梅花一樣,在冰天雪地,獨自綻放。

有詩為證

牆腳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不得不說這首詩格調不大氣,太壓抑,即沒有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園林仙風,也沒有陸游“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豁達與自在,更沒有毛澤東的“待山到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浪漫和豪邁。是王安石不及嗎?不是,王安石就是刻意這樣去寫,就是要渲洩自己的孤獨,渲洩自已的處境,渲洩自己孤掌難鳴的情感……我王安石就是梅花,就是不為勢利所迫,一技獨放。即便不是轟轟烈烈,那怕是在不起眼的牆角,我也要為自己操守踐行。

由此看來,無論從語法角度還是從詩的意境,獨自開完全合乎邏輯。


臥冰踏雪


回答一下,樹枝梅獨自開,覺得在大雪紛飛的時候,我親自看到一樹梅花,在岩石上開放,尤其是下雪的時候看的,特別的豔麗,他就是在岩石上獨立綻放,不怕寒冷?不怕艱苦,在我家對面那時候,我們在林場,很多人都愛看這個梅花,後來慢慢的變到了春天,她長出了果子,我就跑到那個岩石上,爬上山去,摘它來吃,酸甜的,真開胃,傲立雪中的梅花,會帶給人們,美好的欣賞😊,好了,謝謝,回答完畢


s劉老大


肯定是說的通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數枝梅,表明梅之早,獨自開,說明沒有其他的花一起開。如果認為“獨”和“數”還有邏輯問題,可以放開再多說幾句。

首先,梅是一種花,它是和其他花比較的,也可能王安石看到的是一棵樹上的數枝,但都不妨礙梅花這種花的整體性。因為沒有其他花一起開,顯出了花的先開,這是梅花的不懼嚴寒的精神在起作用。所以,它主要體現的是梅花的這種精神。

另外“獨自”是一種精神氣質,獨自就是不求人知,自顧自的開著,它不為誰而開,它只是為了自己,只是一種精神的展現,不為別人而媚俗,不取悅它人而損格,所以說的還是精神上的東西。

所以我認為這個邏輯上問題,當然如果改成“一枝梅”,我認為應該也是可以的。





無心隨墨


兩個概念。一樹之梅必生數枝;獨開者非與數枝相比較,而是指嚴冬季節百花無生,獨有寒梅傲雪競放。意在突顯其高潔和傲骨!


崑崙139100429


“數枝梅,獨自開”。有什麼邏輯需要推理呢?

難道應該這樣說:牆角有一根梅花樹,因為時間久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出來幾支樹枝。

因為梅花樹長出了樹枝,所以這棵長在牆角的梅花樹還活著!

大概是牆角泥土少的原因吧,在牆角處,梅花樹的四周,沒有其他的植物,更不用說,能夠開花的樹啦。

因為到了嚴寒,到了梅花開花的時候,所以梅花在樹枝上開花了!

因為是一棵樹,數支枝椏!數支枝椏上,都開滿了梅花。

所以,一顆樹上的梅花,每個枝椏上的花,是同時在開放。

那麼,一支枝椏上的梅花,只開一朵,可以說是獨自開!數枝梅上的梅花,不能夠說獨自開!

因為沒有了其他的開花的樹,你開花了,獨一無二,所以,你不合乎邏輯!

這樣推理,是不是荒誕無稽呢?

詩人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梅花,想到的是孤獨,沒有陪襯的花,互相爭豔!

數枝梅與獨自開,沒有邏輯上的問題呀?


1143160127


中國文學是無需糾結“邏輯”的。西方人認為的哲學是“對自明性的反思”,說著這個界定,我們來反思一下“邏輯”一詞吧。邏輯一詞在當下的心理預設是思維本身,但邏輯能代表思維本身嗎?不能!邏輯是西方基於“邏各斯”而建立的思維方式,講究形式推導,形式正確,所以又叫形式邏輯,如三段論,排中律之類,即是其推導中總結的認為顛撲不破的真理,但真是如此嗎?如排中律認為,非甲即乙,甲乙之間沒有任何他物,但中國的太極圖就不認可這一點,太極圖是陰陽互動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白魚這邊有黑點,即陽中有陰,陽極生陰,黑魚那邊有白點,即陰中有陽,陰極生陽。

因此,這個問題不可這麼問,應該問,這首詩的思維方式對不對,因為除了“邏輯”,還有其他思維方式,邏輯不是思維本身,他不能代表所有的思維方式。中國文化的思維,其基本特徵是不二元對立,有人稱它為意象思維,或者叫“比類取象”,從文字到文學到文化,莫不如此。

因此,中國文學不講“邏輯”實屬常見,如王維“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蘇軾“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又《增廣賢文》“錢財去糞土,仁義值千金”,千金也是錢財,根據邏輯中的傳遞律,a=b,b=c,則a=c,那麼不就可以推導出仁義=糞土了嗎?請問,這是作者的願意嗎?

讀中國文學,當如孟子所言,以意逆志。而意,往往有是通過“立象盡意”的途徑確立的,文字不直接表達“志”也即義理,先用文字立象,立象的過程包涵了作者的敘事訴求,透過這敘事訴求,最終可以知道作者要表達的義理(志)。如果在文字層面就走偏了,是不可能真正明白作者最終要表達什麼的。

諸君以為何如?



忻如國學館


肯定的說,“數枝梅”和“獨自開”在邏輯上沒有差錯。

先來讀一下《梅花》全詩: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數枝梅”的前面加上定語“牆角”,是為了襯托環境的幽靜,彰顯梅花的靜雅風格;“數枝”是為了表明梅花傲而不孤的品行。“凌寒”強調了梅花開放的特殊條件,進而引出“獨自開”的卓然不群。“獨自開”並不是指一枝或一朵梅花獨自開放,而是指它區別於普通的花類,在百花凋零的寒冷季節獨自開放。

所以說,“數枝梅”和“獨自開”不但沒有邏輯錯誤,反而更加確切的寫出了梅花清雅高潔,堅強獨立,傲而不孤的君子形象,給人以奮發向上的激勵。


一梅君


只有梅花開,多少朵也是獨自開啊


獨孤濟源


肯定對,若不對的話,就不能千古留傳!


東海328


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