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光鋒 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
丁香醫生作者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國外卻愈演愈烈。現在國外確診的病例已經超過了國內,歐洲更是大肆蔓延,不少海外華人和留學生紛紛回國躲避病毒。

然而,最近,一段發生在上海浦東某隔離點(某星級酒店)的視頻曝光,一位海外回來被隔離的女子堅持要喝礦泉水,否則就活不下去,自來水有味道等等。
雖然網上大部分人都在譴責她的這種行為,但也有一些人說自來水確實有味道,甚至還有很多水垢,不好喝。
我第一時間在微博就進行了分析。今天來跟大家詳細聊聊礦泉水和自來水吧。
自來水有味道和水垢
會不會有問題?
很多人覺得自來水有味道,加熱後還有水垢,尤其是北方的自來水。
之所以會有水垢、味道,主要是因為硬度稍微大一些。一些人可能會將它說成是「硬水」,甚至說喝了這樣的水容易結石。其實,這完全是嚇唬人。
自來水之所以會有水垢、味道,主要是硬度稍高一些,這也是它被人們說是硬水的原因。但是,這種水只是鈣、鎂離子含量高一點。但是,正常飲用並不會有任何問題。
實際上,我們喝的自來水都是經過自來水廠的處理的,在這個過程中就已經進行了過濾、消毒等處理,是很安全的。
只不過考慮到從水廠到我們家裡這個環節還有很長的管道,可能會發生二次汙染,所以我們一般不推薦大家直接喝。但是,在一些國家,比如美國、加拿大,他們的自來水就是可以直飲的。
至於一些人擔心的,有水垢的水、硬水會不會導致結石,其實也是杞人憂天。目前沒有證據能證明硬水會導致結石或其他健康問題。
硬水對人體無害,鈣和鎂都是人體必需的元素,而且多數人的鈣鎂攝入量都偏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硬度高的水,還能補充一部分礦物質。當然,也遠遠不夠日常所需,補充礦物質的正道,還是均衡的膳食。
當然,也正是因為硬度高,這些水往往會有點味道,口感不太好,很多人不習慣,但是這對他的安全性沒有任何影響。
礦泉水更健康嗎?
礦泉水,其實是從地下自然湧出或鑽井採集的水,它對水源地有嚴格要求,需經過地礦部門勘探評價、採取水源地保護措施。可以認為,礦泉水也是一種礦產資源。也正因如此,礦泉水通常賣得更貴,畢竟資源相對要少很多。
很多礦泉水在銷售的時候會宣稱含有豐富的「微量營養元素」,說礦泉水更健康。但是如果你信了,就是在交智商稅。
礦泉水的確會含有一些礦物質,比較常見的是鈉鉀鈣鎂的碳酸鹽、偏硅酸鹽等,也有一些其他元素,比如鐵、鋅、錳、鉬、釩等等。這些元素都是人體需要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必須通過喝水獲得。
實際上,人體攝取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主要來源是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米飯、肉類等,而非從飲用水中獲得。要知道,我們普通人一天飲水量不過2升,能夠攝入的礦物質實在太少。
水在人體內其實就是一個搬運工,它是體內各種代謝反應和運輸物質的載體,喝水主要是為了補水,而不是獲得礦物質,礦泉水並不會更健康,這不應該成為人們追捧它的理由。
喝瓶裝礦泉水
還是燒開自來水?
瓶裝礦泉水最大的優勢是方便。它在生產過程中就經過了消毒,然後密封、灌裝了。所以,拿到手就可以直接喝。如果你是出門辦事、旅行,尤其是去一些偏遠的地方,礦泉水當然更安全方便。
而自來水,一般都需要燒開之後再喝。但是,燒開再喝,就有一個問題——沒有那麼方便了。畢竟燒開需要時間,剛燒開太燙,放涼再喝也需要時間。所以,如果是出門在外、特別渴、著急的時候,確實不太方便。
但是,如果是自己在家,或者在酒店,並沒有什麼特殊事情,提前燒好放著,涼了之後再喝,根本沒有什麼問題。我從小到大在家都燒開水喝的,後來太忙才開始買桶裝水、或者去小區過濾機打過濾的直飲水。
現在抵抗新冠肺炎關鍵時期,回國是為了安全度過疫情,隔離在酒店又沒什麼事情,自己燒開水喝又有多大麻煩呢?
排版 小軒軒笑嘻嘻
閱讀更多 丁香醫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