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1》

南国的春天,色彩艳丽。

刚山上时,车道两边的树(还是喊不出名字),刚刚落了黄叶,抽出新的芽,鹅黄色的叶子,点缀在枝干上,看着有几分骨感。

春天看树叶的萌芽,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啊!

今天再看这些树叶,竟然褪去了鹅黄色,变成了嫩绿色,阳光照射在上头,洒下好像碎金子一般的光芒。

熠熠生辉。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春天的绿色,是真的养眼。

尤其是茶园里,每一天看茶树,都有新感受。

最近气温回暖地快,春茶萌芽的速度,越发快了。

山上,有些地方的白毫银针,已经长成了特级白牡丹,照这生长速度,茶农们采茶,手脚要更麻利些才是。否则等到温度再升高的,茶叶生长速度快了,那就一天一个模样了。

高山茶春茶季,已经开始了两周,在这十二天当中,趣事多多,也听到了不少茶友们的问题。

忽而发现——春茶季都已经开始了,而你却连这些“潜规则”都不懂!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2》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

这个锅,该不该甩给绿茶呢?

众所周知,绿茶是每年春茶季,六大茶类当中,最早吹响采摘号角的茶类。

耳熟能详的,是乌牛早。这种在二月份就能采摘,三月就能喝到的绿茶,绝对是春的使者。别的茶叶,尚且在襁褓中,尚未萌芽。有着早生种身份的乌牛早,却早已可以采摘。

这一速度,果然是让武夷岩茶望洋兴叹啊!

比不过,比不过,武夷岩茶还是压轴登场吧。

兴许,是受了绿茶的影响。

有一种说法,在茶圈混的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

这句话怎们看,都像是针对武夷岩茶的。要知道,武夷岩茶的采摘期,要是没控制好,稍不留神都滑到立夏了。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好悬,幸亏及时刹车,武夷岩茶尚且有春茶开采。

不过,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却是个伪命题。

如果说,“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这句话只是针对绿茶来说,好像也有三分道理哦,那些名优绿茶,不也是采嫩的,这样才能卖出个高价?恩施玉露,雀舌,西湖龙井茶,图的就是一个嫩字。

但是,六安瓜片不同意啊!太平猴魁也不答应啊!

且不论绿茶同宗的茶类,因一句“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会生出嫌隙,其他茶类的,更是要愤愤不平。

不仅是武夷岩茶,还有桐木红茶,也要生出反对的声音。

谁说越早采摘,品质就越好的?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春茶采摘,不应贪早,而是要注重恰当。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瓜熟蒂落,这是自然规律。

就拿白茶当中的白毫银针来说。

白毫银针,是白茶当中采摘自茶树嫩芽的茶。有一片小叶壳护着,也有一个小护旗,一旗一枪的模样,甚是有识别度。

这种用嫩芽制作的茶,采摘时却有要求,并不是等到芽头发出来时,它就能够采摘下来,制作成白毫银针的。

它还需要生长,吸收养分,等到身体长到肥壮时,符合采摘要求后,才能采摘下来,制作成茶。

从发芽,到可以采摘,中间还隔着相当长的一段年时间,一周或十天,具体看当时天气状况。

只有等到芽头符合采摘标准后,才能开采。否则,这些刚刚萌芽的茶,即便采下来,风味也不佳。它们还尚未成熟,如同吃了一个没有熟的柿子,必然是麻口,难以下咽的。

是以,并非所有的茶叶,都讲究越早采摘越好。一切,讲究时机正好。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3》

春茶越早上市,越好?

对于茶农而言,早上市当然好啊,早上市,意味着可以早些把自己手里茶卖出去,减少库存压力,资金回笼。

古人向来讲究落袋为安,早些把茶卖了,变为现金,还可以投入下一步的生产,当然是好的。

而且有一些比较着急的茶农,还会不按照套路出牌。

甚至于为了能早一点上市,还会省去一些加工步骤,对于茶农而言,早一天上市售卖,是先机,是时机,更是商机。

但是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却要谨慎购买这些特别早上市的茶。

如绿茶,现阶段已经有绿茶上市了,还有人都买到西湖龙井了。

如果这个时候,买的绿茶马上着急喝,就有可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与其着急购买,倒不如缓一缓,再稍微等两天再喝茶。

还有白茶,也是一样。

最早采摘的白茶,未必是最早上市的!

许多人觉着,你既然是最早采摘的茶,必定也是最早上市的,这是正常逻辑,没毛病。但您却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儿——白茶的制作周期,是会根据茶叶做出调整。

白毫银针,就是典型。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高山白毫银针,它里里外外有5-7层覆盖着白毫的嫩芽。这些嫩芽,每一层都有厚实的白毫作为保护。要把茶叶彻底烘干,需要时间,尤其是最里面一层的嫩芽,要把它也烘干,需要的制作周期就长。

从萎凋到干燥,白毫银针的制作周期,少说也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算上时间,要等到今年五月才能喝上新茶白毫银针,再看看日历,还不到四月,咱们且把心放在肚子里。

您是不是也发现了,最近已经看到有些人在卖今年的白毫银针了?

也不奇怪,这些白毫银针,其实是早产儿,制作工艺上,存在缺陷——含水量超标。为了提前上市,这些白毫银针在制作时,烘干就显得很潦草了,只是把最外面一层烘干,摸起来好像有干燥的手感,但实际上,水分却严重超标。

水分超标,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就是花了茶的价格,买了水。算起来,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而且这些水分含量太高的茶,不利于长期保存,存个三五个月,就会发霉、变质。

所以,春茶的上市,不贪早,而是要讲究制作到位。

如果制作不到位,再早上市,买到手了,到最后也是浪费。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4》

春茶,越新鲜越好喝?

当然不是!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凡事不能贪快。

喝春茶,也是如此,不论是哪一种春茶,喝的时候也是要讲究时机正好。

别的不说,就以最近上市的绿茶为例。在喝绿茶的时候,就不能贪早,尤其是炒青绿茶,刚刚上市的它,会带有一定程度的火气。

如果您的体质,是容易上火的那一类,那么,如果你喝多了刚上市的炒青绿茶,就有可能会上火。

故而,在喝炒青绿茶的时候,可以缓一缓,放个一周、两周再喝它。这个时候,等到火气没那么大了,喝茶的时候茶,才会觉得身心舒畅!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这一点,武夷岩茶也有发言权。

武夷岩茶的春茶在上市后,咱们买到手之后,也要注意,要让武夷岩茶褪火。

褪火,即让岩茶中的火气消失,岩茶达到最佳饮用期。

此时,火气消除,我们能感受到香气和滋味,才是最好的。

如果武夷岩茶没有褪火就喝,一来是没有办法充分感受到岩茶的香气、滋味,岩茶身上的这些优点,都被火气给遮盖了。二来,这些火气大的岩茶喝多了,容易上火。

所以,为了能更好地体验岩茶的香、清、甘、活,刚刚上市的武夷岩茶,要放一放再喝,火褪了,再来感受。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白茶,也不例外。

它未必是要越新鲜越好喝。甚至,你要让白茶缓一缓,它才能展示出最好的一面。

白茶,它经过萎凋、干燥之后,它内部的物质相当于参加了一次马拉松,体力已经消耗了,此时香气、滋味物质,散落在各处,元气大伤。

这个时候喝春白茶,未必是它最巅峰的状态。反而是要放一段时间,稍过一些时间,让茶叶中的物质重新聚拢,白茶还会更好喝一些。

且,符合国家标准的白茶,是可以长期存放的。

在长期存放的过程当中,茶叶中的各类物质,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香气和滋味,会改变。

故而,在不同阶段,咱们喝春白茶,它所拥有的风味,与众不同,各个阶段感受春白茶,会有惊喜。

所以,春茶,未必是要越新鲜喝越好。

春茶越早采摘,品质越好?未必哦,春白茶的这三个误区别再犯了

《5》

春茶,就如那阆苑仙葩。

它就像是茶界的明星一般,众星拱月。

春茶好,茶界公认。它的营养价值高,鲜爽感强,花香丰富,这样一款色、香、味俱全的茶,换作是谁都喜欢。

然,春茶虽好,却不能再陷入春茶的误区中。

唯有认清春茶,正确购买春茶,才能让喝茶,变得更加有趣。

从来佳茗似佳人。

也只有我们买对春茶,才能体会到个中精髓。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