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縣南天門滿族鄉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紀實


興隆縣南天門滿族鄉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紀實


早春三月,乍暖還寒,疫情阻擋不住春意的萌動。為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防控對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興隆縣南天門鄉黨委政府有序有力推進復工復產,儘快恢復正常生活秩序。近年來,立足當地實際,南天門鄉確立了“文化興鄉、旅遊富鄉、生態立鄉、產業強鄉”的發展理念,民族文化、生態旅遊、高效農業等產業不斷髮展,實現了百姓穩定增收,人民安居樂業,一幅生機勃勃的滿鄉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妙筆精描 風情小鎮初放異彩

走進郭家莊村,一排排整齊的白牆青瓦、統一滿族格調門樓的住戶映入眼簾,村中心佔地20畝的滿族文化廣場,浮雕牆、八旗展臺、圖騰方柱,還有古樸的戲樓和牌樓,更彰顯著這裡濃郁的滿族民俗風情。

“八年前,這裡是一片亂河灘。自2014年以來,鄉黨委、政府結合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先後投資3000多萬元對外牆、門樓、院落和內部裝飾進行滿族特色改造,形成滿族風格的建築群。”鄉黨委書記李超偉介紹說,2017年10月,郭家莊村正式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同時,郭家莊村也作為首屆承德市旅發大會觀摩點,得到了文化旅遊界的認可和肯定,一座極具滿族風情的小鎮初放異彩。

妙筆揮就 全域旅遊強鄉富民

南天門鄉自然景觀獨特,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一線天、雙石井、十八盤、十里畫廊、臥佛山、南天麗景等景區每年都吸引著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等地數十萬遊客前來觀光、休閒、度假。鄉黨委班子加強旅遊規劃設計,高標準謀劃旅遊產業,推進鄉村旅遊發展,打造鄉村旅遊目的地。

在2017年全市首屆旅發大會召開之後,南天門鄉全域旅遊發展風生水起,精品項目紛紛落地,陸續打造了央美寫生基地、萬融文化影視基地等旅遊新業態,增收渠道不斷拓展,當地百姓直接受益,為富民強鄉增添了新動能。

妙手點睛 農業產業高效升級

以皇牛板栗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在牛圈子、分水嶺、大營盤、廟嶺、郭家莊等村建設3萬畝無公害板栗加工出口示範區,有效提高了板栗品質;以長國山楂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核心,在石廟子、八品葉、南天門、大窪發展優質山楂示範區,加快提質增效進度;以隆盛川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為統領,在楊樹嶺、大窪建設高效農業示範區,發揮了較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2019年,大窪、楊樹嶺兩個省級貧困村順利摘帽,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83元。同時,嚴格踐行“兩山”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守好

南天門鄉的碧水藍天淨土。

濃墨重彩 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從2017年開始,該鄉將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精準落實各項扶貧政策,通過產業、就業、易地搬遷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以滾石上山的勁頭、背水一戰的勇氣,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三年時間,實現168戶359人貧困群眾穩定脫貧,2個省級貧困村全部出列,綜合貧困發生率由5.5%降至0.2%,實現了零漏評、零錯退。

如今的南天門鄉滿族文化如火如荼,生態旅遊風生水起,高效農業亮點紛呈,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鄉村振興戰略正在有序推進。“新的起點,新的征程。我相信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下,南天門的未來會更美好!”對於未來,李超偉信心滿滿。

張永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